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强强联手!上海石化 48K 大丝束碳纤维解锁风力发电新可能

2025-09-24 16:46

(来源:劳动报)

转自:劳动报

9月23日,两辆货车满载着48K大丝束碳纤维,从上海石化驶向中国中车集团旗下南京海拓公司。两个“中”字企业强强联手,共筑风电“脊梁”。

2022年10月,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旗下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一次成功,在碳纤维生产和装备上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

上海石化生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领域。

传统的风电叶片通常使用玻璃纤维制造,长度超过120米时,就达到自身材料的性能极限,而48K大丝束碳纤维突破了这一极限。三一重能公司一已应用上海石化生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风电专用料,成功制造出全球最长的陆上风电叶片,长度达131米,一个风电机组的扫风面积就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

今年7月,中国石化与中国中车签订了上海石化48K大丝束碳纤维供应合同。“双方深度合作,意味着从材料研发到风电装备制造,形成了完整的国产化链条,不仅成本更低、供应更稳,也为风电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材料支撑。”上海石化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晓军表示。

近年来,中国石化在48K大丝束碳纤维基础上,推动碳纤维向更大丝束延伸发展。随着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的问世,上海石化将打开与深海海上风电领域企业合作的新空间。

头图为中国石化供中国中车风电专用48K大丝束碳纤维发运仪式。上海石化供图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