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4 14:14
(来源:中国电力报)
转自:中国电力报
坚持创新驱动 激活发展新动能 努力打造“人工智能+”一流企业
中国石油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周松
发展之道,创新为要。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时代最具颠覆性和创新性的技术之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能源企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7年、2030年两个阶段加快构建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和愿景目标,部署了“人工智能+”电网、能源新业态、新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煤炭、油气等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了数据、算力、模型等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强调了组织实施、协同创新、标准规范建设、人才生态培育等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路径指引。
一、全面落实《实施意见》总体要求,持续优化“人工智能+”顶层设计
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强化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大力推动“传统产业+AI”和“AI+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坚持前瞻性谋划。《实施意见》面向2027年,提出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的阶段性目标,面向2030年,提出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愿景目标。中国石油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持续增强“看桅杆”的能力,勇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聚焦“人工智能+”能源,研究制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的重点举措重点任务。
二是坚持系统性布局。《实施意见》提出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业务场景赋能。中国石油将强化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以产业需求牵引创新方向、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策源地,以产业应用加速创新迭代、打造新模式新业态聚集地,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三是坚持体系化推进。《实施意见》提出以拓展人工智能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场景为重要依托,以提升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石油将围绕持续推动能源生产、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科技研发、公司治理的变革升级,把人工智能广泛深度融合全产业链作为重点工作,着力推进单点智能迈向全产业链智慧。
二、聚焦数据、算力、模型等关键要素,不断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
深入开展数据、算力、模型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昆仑大模型能力演进,是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的技术基础。
一是打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数据智能标注、智能增强、数据合成等技术应用,加快形成能源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中国石油将深入实施数据效能提升行动,统筹推进行业通识、专识数据集建设,高质量开展数据收集、处理、标注等工作,用好存量数据,做优增量数据,持续提升行业数据质量和多样性,建立数据贡献考核机制,切实提高训练数据质量,推进行业数据规模化、常态化供给,夯实大模型发展基础。
二是筑牢算力基础。《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多元异构算力统一调度、算力池化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智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算力中心绿电比例。中国石油将集约化开展绿色智算中心建设,适度超前配置通算、超算、智算等多元算力,推动“云边端”算力泛在分布、协同发展,打造自主可控、灵活扩展、智能调度的算力底座,为模型的训练、推理和应用部署提供强大的计算保障。
三是加速行业大模型能力演进。《实施意见》提出加大多智能体协同、可解释性、模型轻量化推理等技术的研究,持续深化机器视觉、多模态、时序预测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国石油将持续优化行业大模型攻关方向和实践路径,进一步细化行业、专业和场景大模型的功能定位和划分原则,统筹做好各层级大模型迭代升级,持续提升行业大模型的知识问答、深度推理、多模态内容理解与生成、科学计算等能力,更好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行业发展。
三、锚定“人工智能+”油气,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正在引发链式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油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石油将加快提升研发、生产、经营、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驱动“技术—产业”双向赋能,打造更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广泛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
一是着力拓展“人工智能+”油气的深度与广度。《实施意见》提出聚焦跨专业协同研究、现场作业操控、生产运行管控等方向,推动勘探地质目标智能评价、开发方案智能优化、钻井压裂等作业参数智能调整、炼化装置智能运行。中国石油将围绕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炼化生产、新能源等领域,加快智能体研发,推动应用场景创新,改变人机交互方式,提升勘探精度与开发效益,优化装置工艺参数,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以技术突破、模型普及、数据流通和生态繁荣推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二是积极推进具身智能研发应用。《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智能钻机、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感知系统等智能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油气产业链智能化建设。中国石油将深入开展具身智能感知、交互、决策及执行算法研究,加快多模态感知、自主导航、灵巧作业等技术攻关,研发加油、巡检、消防等系列机器人,加快规模化应用。着力攻关生产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加快打造智能化无人场站。
三是深入发掘数据要素价值。《实施意见》提出优化数据分享机制,确保能源数据全流程安全可靠。中国石油将强化数据统一管理,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完善覆盖油气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打造多方协同、共建共治的生态体系。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培养具备能源系统知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产教协同增加复合型人才供给。中国石油将持续完善创新组织体系和攻关机制,将“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落实到研发一线。加大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方面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既精通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油气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在“年轻的事业”中展示才华、大显身手。
中国石油将全面落实《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用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数智石油”新篇章,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