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3 20:04
(来源:大公馆)
睿知睿见
美联储降息前夜,人民币终于逼近7.1!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正好是在中美谈判之后。
所以呀,很多东西其实是ZZ的产物,不要单纯的看待经济。
虽然美联储只降了25bp,汇率也有所反复,但并不改未来的大趋势。
本轮中美谈判,表面上主要针对TIK TOK,但背地里谈的东西才更加重要。TIK TOK是一个谈判的筹码而已。
TIK TOK对于川普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舆论和宣传工具,对他的吸引力很大。
所以抛出这个可谈的诱饵,东大肯定是要拿到它想要的好处。
是啥好处呢?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了。
说回汇率和政策上来。
一、没有上台面的东西
刚谈判结束,汇率就逼近7.1,那么汇率一定是双方谈判的一个重点。
对于川普来说,他希望人民币升值,将中国滞留在美国的热钱召唤回去。这次能顺利的完成降息,从而实施他的大美丽法案,并平衡国际收支。
对于东大来说,人民币缓慢升值也有利于国内需求复苏。
其实这本来就是双方共同的愿望,只不过在涉及大国博弈时,肯定不能美国想怎样就怎样,咱们得有以我为主的姿态。
于是人民币升值就一拖再拖,拖到美国被高血压冲得头昏眼花。
这样有助于我们拿到更多想要的东西。
汇率背后还有很多没有放上台面的东西。
比如,美国那边会与我们商谈降息的节奏,我们这边会根据降息的节奏调整国内的政策。
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增量政策将落地
中美刚结束谈判,国内就公布了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又是这么巧?
这世界上没有这么多巧合。
我们之前做了不少提振内需的努力,但效果不明显。
这并不是说政策没用,只不过还缺天时。
我们通常都说降息是利好,因为这能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需求。
但这是对于封闭经济体而言的。对开放的经济体来说,如果海外利率比国内高,那么国内降息就可能会加剧资金外流,反而对需求起到抑制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降息实际是上在帮美国宽松货币,我们成了美国的央行。
理清了这个逻辑,我才能明白,美联储降息对国内才是真正的降息。
任何经济政策都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就是那个天时。
所以当美联储进入第二轮降息后,国内也会开启新一轮的稳增长政策。扩大服务消费只是一道开胃菜。
估计四季度会有更多增量政策落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增量政策给力,股市的预期也会变化。风格可能会往顺周期方向切换。
最近顺周期板块被科技股大量吸血,这种行情是不健康的。
市场需要雨露均沾,才能走得更健康。
不过,短期而言,涨跌是很难预测的。资金疯狂抱团时,可能会报很紧,走得很极端。
最后,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那就是要素市场化试点。
最近市场一股脑的在炒科技,完全忽视了这个可能影响未来中国至少10年的重大政策。
一旦试点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咱们国家的经济将翻开新篇章,而还会伴随大量的创业,就业,投资机会。
未来有时间我再给大家解读。
三、国内会降息吗?
这取决于美国9月降息的幅度。
既然美联储只降息25bp,国内大概率不会跟随。
如果本次降息50bp,国内很可能会跟随降息10bp左右,从而对冲海外资金流入过快。(很早前就跟大家分享过了)
注意,国内降息不是为了刺激经济,而是为了控制跨国资金流动的节奏。
为了控制节奏,央行还可以:
1. 投放货币,比如,买入国债,买断式逆回购,OMO等。
2. 减少人民币掉期点的补贴。
最近人民币掉期点补贴减少的幅度很大。于是债市的压力山大。
掉期点补贴的较少十分有利于股市,如果继续减少,楼市也会有一些受益。
四、汇率暂时会保持稳定
基于央行在通过减少掉期点补贴的方式对冲美联储降息。
那么人民币在短期内还不会有效的突破7.1?
啥时候会突破了,我猜测很可能是跟川普达成一定协议的时候。
现在中美已经朝着阶段性休战的方向去了。
川普也需要咱们的帮助,一边制衡美联储。
至于这两天股市的动荡,主要是存量资金调仓博弈带来的扰动。
正如上面所说,增量政策很可能会扑面而来,资金也将闻风而动。
短期走势极为随机,没必要去猜,我们做决策应该致力于长期。
有三点极为重要:
1. 降息周期开启,不会轻易结束;
2. 国内政策有了天时,就会加码;
3. 中美关系正在走向阶段性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