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股市场一年变迁:十大关键变化回顾

2025-09-23 23:01

(来源:ETF炼金师)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自政策“组合拳”实施以来,已迎来一周年。回顾过去一年,A股市场表现出色,活跃度显著提升,并在多个方面实现深刻转变。

  **1.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近四成,多个指数翻倍**

  在过去一年中,上证指数累计上涨近四成,深证成指上涨超过六成,而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及北证50指数亦均实现翻倍。总体来看,A股市场呈现出典型的牛市特征,稳健的上行趋势贯穿始终。尤其是自2024年4月以来,上证指数经历了两轮较大级别的行情,尽管近期涨幅相对温和,但持续时间较长,显示出明显的“慢牛”特征。此外,A股主要股指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也相对突出,领涨其他主要市场。

  **2. 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年增幅逾四成**

  伴随市场的上行,A股市场的整体市值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截至2025年9月22日,沪深北三市总市值合计已达104万亿元,较去年9月24日的71万亿元增长超过30万亿元,增幅超过40%。这一变化标志着A股市场的市值在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逐步增强。

  **3. 成交额显著提升,超两万亿元成为常态**

  随着市场持续上扬,A股的日成交额也突破了新高度。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自2024年8月13日以来,A股市场的单日成交额已连续30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相较于去年同期每日成交额仅为几千亿元,目前的成交额水平显示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此外,自2024年6月24日起,沪深北三市的日成交股数已连续66个交易日超过1000亿股,进一步反映出交易热情的高涨。

  **4. 整体估值水平明显提升**

  在过去一年中,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也经历了显著提升。根据同花顺iFind的统计,截止2025年9月22日,A股的滚动市盈率(TTM)由2024年9月24日的15.69倍上升至22.18倍,估值水平累计提升约40%。不同板块之间的表现有所分化,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的估值提升幅度相对更为显著。

  **5. 两融余额频创历史新高**

  随着投资者信心的增强,A股市场的两融余额不断攀升,至2025年9月22日已达约2.4万亿元,年内累计增幅超过70%。特别是在2024年8月份以来,两融余额陆续突破了2万亿元、2.1万亿元、2.2万亿元、2.3万亿元,以及2.4万亿元等多个整数关口,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尽管两融余额持续扩大,但其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仍保持相对稳定,且与历史高点仍有一定差距。

  **6. A股头部公司市值排名变化**

  市场行情的演变也使得A股市场的头部公司市值排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9月23日,A股市场总市值前十的公司依次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贵州茅台中国移动宁德时代中国银行中国石油工业富联招商银行。与去年同期相比,贵州茅台和中国石油的市值排名出现下滑,而工业富联则成功跻身前十,显示出市场结构的变化。

  **7. 低价股数量大幅减少**

  随着市场整体的上涨,低价股的数量也明显减少。截至目前,A股市场中低于2元的股票仅有32只,达到年内低位,而去年同期则高达161只。当前低价股多集中于主板市场,并且“地产链”股票数量较多,业绩不佳的因素也导致部分股票形成低价股。

  **8. 百元股数量显著增加**

  作为市场热度的重要指标,百元股的数量在过去一年中大幅增长,当前A股市场中股价大于或等于100元的股票数量为167只,创下近年高点。而在2024年9月24日,这一数字仅为38只。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股价超过1000元的股票有两只,分别是贵州茅台和寒武纪-U,而去年同期仅有贵州茅台一只股票超过1000元。

  **9. 科技板块表现突出**

  过去一年,A股主要行业板块普遍实现上涨。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划分,通信、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和汽车等板块整体涨幅均超过100%,而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家用电器、国防军工和综合等行业涨幅亦名列前茅。相比之下,煤炭和银行等板块在此期间的表现相对滞后,表明科技板块在市场行情中的主导地位。

  **10. ETF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过去一年,ETF的规模不断扩大,最新统计显示,市场总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2025年9月22日,全市场ETF的总规模约为5.3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超过80%。与此同时,ETF规模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也从约4%提升至约5%,进一步凸显了ETF在A股市场中的日益重要的影响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