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东宝建区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场发布活动

2025-09-23 23:26

转自:荆门发布

9月23日,东宝区建区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场发布活动,介绍东宝区建区以来在项目建设、工业经济、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经历和成就,东宝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东宝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郑宇在发布上介绍,40年来,东宝区实现了从传统工业主导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深刻变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宝特色的工业强区、产业立区之路。

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在综合实力方面,东宝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7.22亿元跃升至444.08亿元,增长超60倍;工业总产值由15亿元提升至344.59亿元,增长逾20倍;财政收入从740万元增至13.2亿元,增长近200倍。东宝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04年突破50亿元后,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相继于2008年突破100亿元、2012年突破200亿元、2017年突破300亿元、2023年突破400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东宝区构建了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资料图

资料图

一、产业集群聚链成势。绿色磷化工产业依托新洋丰、凯龙化工等龙头企业,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驱动,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为核心,推动传统磷化工转型升级。2024年两家企业双双入选“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绿色家居建材产业逐步完成从“一块板”到“一个家”的产业升华,先后获评“中国绿色家居之都”“中国建材园区20强”等称号。数智经济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集聚了弘毅电子、永创鑫电子等80余家产业链企业,2025年LED封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湖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现代农业突破发展。成功培育出湖北省首个自主培育的山羊新品种“楚宝黑头羊”,荆门市首个国家一类中药新药“儿茶上清丸”,以及湖北省首批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朱顶红新品种。

资料图

资料图

三、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建成电商产业园2个,2024年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圣境山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开街,成为荆门文商旅融合的新地标。

荆门市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人气如潮

四、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东宝区两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连续11年获评“湖北省科技创新优秀县市区”,2023年成为全市首个“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

截至2024年底,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3家,省级“瞪羚”企业1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2.54亿元。

营商环境建设:全方位赋能、全周期服务

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东宝区围绕“全方位赋能、全周期服务”,全面提升产业保障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免申即享”机制,2024年兑现奖补资金1.1亿元,惠及企业500余家;创新“政银企”对接机制,2024年提供融资62.2亿元,信用贷款占比超过30%。实施“东宝英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余名,建设人才公寓500套,2024年帮助企业解决用工7650人;建成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4年专利授权量增长25%,商标注册量增长30%。东宝工业园区自2008年筹建以来,已发展成为以数智经济、绿色家居建材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集聚规上工业企业近100家。2019年启动建设的东宝化工循环产业园目前已建成D级较低风险园区,配套日益完善,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平台。

“十四五”期间,

共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92个

东宝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邵选锋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东宝区共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9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6亿元,连续六年获评“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在推动项目建设上,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施策:一是全程赋能,做优服务促建设;二是保障要素,做强支撑提质效;三是高效调度,协同推进加速度。今年以来,全区144个项目稳步推进,龙跃新材料、洋丰众为钙基等42个项目开工,36个项目建成投产。

工业经济展现“亮眼突破”

东宝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翔在发布会上介绍,四十年来,东宝区工业经济实现了从“蹒跚起步”到“加速奔跑”的历史性跨越,展现出三个方面的“亮眼突破”。

一是规模突破,东宝区工业经济实现了从“小作坊”到“百亿集群”的阶梯式跃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建区初期不足1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146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最初不足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4.59亿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资料图

资料图

二是产业突破,三大主导产业“挑大梁”,筑牢“1311”根基。2024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3.7%,其中,绿色磷化工产业依托新洋丰、凯龙化工等龙头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精细化转型升级,2024年产值突破2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从零起步,已集聚弘毅电子、永创鑫电子等80余家企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30%,成为华中地区LED半导体材料及封测产业重要承载基地;绿色家居建材产业依托万华禾香板、中建三局等头部企业,持续擦亮“中国绿色家居之都”名片。

弘毅电子 资料图

弘毅电子 资料图

三是服务突破,东宝区实现了从“基础保障”到“精准赋能”的转变。通过聚焦服务优化和数字化转型,构建全生态企业服务体系。累计推进22家中小企业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培育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3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5家。

高翔表示,东宝区将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区、产业立区”战略,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的目标,全面建成具有竞争力的“1311”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推进三大战略举措:在产业能级提升方面,将构建多层次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企业培育方面,将实施“雁阵式”发展计划;在服务优化方面,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产业由旧转新

园区日趋成熟

东宝区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亚苗介绍,自2008年东宝工业园区筹建以来,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产业由旧转新。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绿色建材产业实现“有中做强”,绿色磷化工产业实现“由粗到精”的转变。

二是园区日趋成熟。东宝区坚持项目招商与园区建设并重,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专业化园区。目前已建成省级化工循环产业园、线路板产业园、柔性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及绿色建材产业园等一批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

围绕荆门市加快建设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和全省重要增长极的战略目标,刘亚苗表示,东宝区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一是在目标上,强化外招内育;二是在方式上,突出合作共赢;三是在环境上,打造成本洼地;四是在服务上,优化营商环境。

五大路径持续发力,

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东宝区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介绍,东宝区通过主体培育、平台搭建、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环境优化五大路径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稳居全省创新高地行列。

一是培育科创主体,壮大创新梯队。截至2024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3家,省级“瞪羚”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47家,形成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创新梯队。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打造“骨干企业有研发中心、规上企业有合作高校院所、小微企业有指导专家”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科创平台49家。

三是聚焦成果转化,激活创新动能。东宝区坚持以“用”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成功推动一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四是瞄准重点难点,破解创新瓶颈。以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活动为契机,推进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三年来累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0个,争取科技惠企资金3500余万元,支持100余家企业开展创新研发。

五是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东宝区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再次认定的给予10万元奖励。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府购买科技中介服务”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研项目规划等全方位服务,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