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3 14:28
01 从定位中端的轻居卖了600块说起
最近去上海出差,在人民广场附近住了一家轻居,这家中端酒店,挂牌价有670元+。
熟悉上海的朋友要说了,在寸土寸金的人民广场,这个价格有什么好奇怪的。
也是,距离这家轻居步行700米的地方是动辄6000块一晚的宝格丽酒店。让我惊讶的不是它的卖价,而是中端酒店怎么和宝格丽酒店开在一个片区。
众所周知,酒店业是很吃点位的行业。一个好的点位选址,就约等于好的入住率和盈利空间。
说起轻居酒店,它是$ATAT(ATAT)旗下的中端品牌,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营酒店数量只有179家,但是开业速度很快,甚至连续多个季度显著高于全季等同档次酒店品牌。
轻居在加盟条件中明确:选址要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或二线及以下城市核心商圈。我又查了下北京和上海的轻居,无一不是布点在优势区位。从卖价来看,回报应该还不错。
02 头部中端酒店的密度悖论
中端酒店一直是连锁酒店行业增长最为迅猛的产品之一。虽有观点认为中端酒店正趋于饱和,但我认为所谓“饱和”只是总体规模的表象,产品的结构性分化依然存在。
这表现为“不同品牌因布局密度差异,投资前景或大相径庭”。底层原因就是连锁品牌的“密度悖论”。
品牌若密度不足,则难形成规模效应,会导致单位供应链成本高、会员导流效率低、品牌辨识度弱等弊端;若密度过高,则不可避免地引发同品牌门店之间的客源分流,甚至导致单店收益下滑、投资回报周期拉长,最终损害加盟商效益与品牌生态健康。
目前,头部品牌如全季(全国超3200家)、丽枫(约1500家)已在多个核心城市和商圈高度覆盖。在饱和区域中,若继续加密布点可能触发“自相竞争”,削弱整体网络效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住集团等头部酒店集团将战略重心转向低线市场。华住Q2财报显示,一、二线城市酒店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9%降至57%。
头部品牌在一、二线城市加密空间有限,对于轻居来说,无疑是一次机遇。
03 轻居的“反周期”高效布点
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酒店加盟商和消费者都更加理性。对于加盟商来说,手上可能有好的点位,但是高端甚至奢华酒店超高额的投资门槛,在当前面临一定回收周期的不确定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多项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居民出行意愿增强,但是出行花费金额却没有显著增长。核心就是,消费者都爱“精打细算”了。而中端酒店,恰恰是一部分用户消费降级和一部分用户消费升级后的汇合地带。
对于那些“不愁卖”的优势点位,显然轻居这类回报周期更良性的产品将受到拥趸。目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持续走低,酒店租金水平约为2019年的7折,而经营数据已略微优于2019年水平。
尤其像一二线城市,进入焕新周期的优势点位,存在存量物业改造窗口。加盟商采用正确的方式投资酒店的回报率更加可观。
我查了下,我住的那家人民广场轻居酒店,实际单房投资额约10万元(不含空调、运营屋资和店招),RevPAR可达约600元。根据经营数据推测,这家店的投资回报周期为3年。
轻居的加盟测算要求RevPAR不低于280元(这个价格比很多中端品牌的RevPAR都要高了)。相比于产品过密的全季,新加盟商选择密度较低且各环节成本不输全季的亚朵轻居赢面更大。
此外,轻居间夜定位多在300元-450元之间,匹配差旅人群报销额度(多为350-500元/间夜),有望成为差旅一族的心头好。
04 亚朵的“战略后手”
从亚朵内部来看,轻居已经是旗下主力品牌中开店增速最快的。有理由推测,轻居可能是亚朵新成长曲线的“战略后手”。
梳理亚朵高层在业绩沟通会上披露的内容,轻居酒店正被倾注集团核心资源,有望被打造成下一个千店品牌。
可以用马拉松配速来理解这种策略:即不追求起步速度,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在合适的时机发力尚未饱和的价值洼地。
这种“后手”思维与腾讯之于社交、拼多多之于电商类似。腾讯、拼多多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却懂得如何在合适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