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方正化工】聚氨酯外企专题:25Q2业绩承压,成本结构性优化加速

2025-09-23 08:2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9月22日发布的报告《聚氨酯外企专题:25Q2业绩承压,成本结构性优化加速》,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张汪强 S1220524120002

林建东 S1220524110002

核心观点

海外聚氨酯企业25Q2量价承压,业绩同比下滑:

据各公司财报,25Q2巴斯夫、科思创、亨斯曼、陶氏营收同比-2%、-8%、-7%、-7%,EBITDA同比-6%、-16%、-44%、-53%,看营收影响因素,各公司销量同比+4%、-0%、-2%(PU板块)、-1%,价格同比-6%、-5%、-3%(PU板块)、-7%。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受全球需求疲软、价格竞争加剧、汇率不利及上游化学品产能过剩影响。各企业积极应对,巴斯夫通过成本节约计划和本地化生产缓解压力,科思创释放奖金准备金并实施应急成本措施,亨斯曼推进全球重组计划以降低固定成本,陶氏则削减资本开支并优化资产结构。

欧洲聚氨酯产能未来恐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国内龙头长期受益:

当前全球MDI产能近1140万吨,欧洲占近1/4,2024年全球MDI需求854万吨,近四年CAGR~4%。一方面,欧洲能源成本高企持续带来压力,巴斯夫寻求长协天然气采购,亨斯曼关闭欧洲和中东的三个下游聚氨酯设施,陶氏关闭欧洲PO工厂以提升运营韧性和成本竞争力。另一方面,近两年来欧洲异氰酸酯设施频繁出现因原料供应导致的不可抗力,近期科思创德国DormagenTDI工厂上游氯碱工厂所在园区一座外部变电站发生火灾,直接导致了其30万吨TDI产能不可抗力,TDI价格短期跳涨。中长期看,鉴于欧洲能源问题解决遥遥无期,而北美MDI产能仅够自给自足,未来一旦欧洲MDI产能供应出现问题,MDI行业可能进入紧平衡状态,且行业高度垄断,万华作为行业龙头,业绩弹性巨大。

各公司普遍下调2025年业绩或Capex指引,预期偏谨慎:

巴斯夫预计2025年特殊项目前EBITDA为73~77亿欧元(之前预期为80-84亿欧元),资本支出侧重湛江基地,下调全球化学品产量预期;科思创将全年EBITDA指引下调至7~11亿欧元(之前预期10~14亿欧元),25Q3EBITDA指引为1.5~2.5亿欧元(24Q3为2.87亿,25Q1为2.7亿欧元),资本支出维持7~8亿欧元;亨斯曼聚氨酯板块25Q3调整后EBITDA指引为3500~5000万美元(24Q3为7600万美元,25Q2为3100万美元),全年资本支出计划1.8~1.9亿美元;陶氏将2025年资本开支从35亿美元削减至25亿美元,预计25Q3EBITDA约8亿美元(24Q3为13.82亿美元,25Q2为7.03亿美元)。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万华化学美瑞新材等。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双反影响超预期,中美贸易关税风险等。

正文如下

以上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查看《聚氨酯外企专题:25Q2业绩承压,成本结构性优化加速》。

   方正化工团队  

张汪强

方正证券研究所

化工首席分析师

张汪强:化工首席分析师:本硕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两年多上汽集团实业经验。15年开始从事化工行业研究工作,曾任职于西南证券,国投证券和西部证券等公司。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化工周期品景气和新材料等方向。覆盖内容:全行业覆盖。

韩翀宇:石化方向。

林建东:基础化工。

刘旭升:氟化工、农化、膜材料、添加剂、新材料。

杨宇禄:化肥、轮胎等偏周期方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