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3 20:47
当画笔蘸取善意,当行动承载希望,当平台聚力协同,艺术与公益的相遇,便为人们搭建起一条走进美好的路径。
9月22日,伊利集团携手新周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举办的“让美好发声”伊利公益美好周互动体验展,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启幕。腾讯、联想等众多头部企业、公益组织、生态圈伙伴、艺术家及媒体朋友共同观展,见证这一美好时刻,一起让美好发声。
▲各界大咖云集,携手让美好发声
正如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所言,“公益的美好,在于日积月累的坚守,更在于万众同心的接力。”此次伊利携手多方力量打造公益展,正是对这份“坚守”与“接力”的生动实践。展览以“看见、听见、在场”三大板块为核心架构,不仅集中呈现了伊利6大长线公益项目中数百个触动人心的温暖瞬间,更展出了4位青年艺术家以公益为灵感创作的“美好艺术品”。这种创新形式,真正将公益从远方的行动,转化为观众触手可及的可感体验,也让更多人在观展过程中真切发现:美好,其实就在身边。
▲“让美好发声”伊利公益美好周互动体验展
跨界融合:
艺术为桥,让美好声声不息
一直以来,伊利都在探索公益的多元表达,力求让善意突破距离的限制,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此次公益美好周互动体验展,便是伊利将艺术与公益深度融合的又一次创新实践,通过艺术感染力,让公益成为可听、可看、可参与的真实体验。
开展仪式上,多位“公益搭子”分享协同推动公益的举措与愿景。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们,共同缔造美并传递美的故事,用艺术之美来传递公益之美,也希望大家共享健康之美。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郭阳肯定伊利公益持续投入,并希望在追求美好梦想之中能有更多搭子,一起创造一个人人享有人道,人人享有美的世界。
新周刊杂志社社长孙波、北京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吴奕萱,分别从媒体与艺术机构视角,强调合作对放大公益影响力的重要性。
伊利集团可持续和社会价值副总裁乔璐回顾,艺术与公益碰撞对伊利并非首次。2023年,伊利举办“伊利营养2030”公益行动艺术体验展,让公众借艺术感知公益温度,此次展览更是过往基础上的升级,以“sparking joy with us(让美好发声)”为主题,汇聚每个参与者心中激发的善意火花,进一步打破个体与公益间的距离感。
展览中,四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成为连接公益与公众的纽带。他们也阐述了创作内核。《无声的告白》由何文文与黄松晟两位艺术家创作,这是一件向失语者发出的发声邀请,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身的美好,观众戴上耳机,便能聆听失语者心底的“美好告白”,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设计,让每一句无声的话语都得以“发声”。
▲动漫艺术家何文文和设计师黄松晟的公益作品《无声的告白》
艺术家刘宝亮的《我在现场》,以废墟与鲜花构筑的蒙太奇叙事,将灾害后的重生与希望具象化,让观众在视觉冲击中感受“具体而临近的美好”。
▲雕塑艺术家刘宝亮公益作品《我在现场》
艺术家刘洋的《彼时此刻》,用日常物品与多媒体技术打造诗意空间,借助AI生成的“一老一小”生命影像与声音,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时光流转中的生命之美。
▲灯光艺术家刘洋的公益作品《彼时此刻》
廿载深耕:
长线守护,让美好持续生长
公益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坚守。20年来,伊利深耕多个公益维度,为童真和梦想发声,为岁月和健康发声,为生态和未来发声,让美好在时光中不断生长。此次展览里,每段声音、每帧照片背后,都是伊利用时间书写的温暖故事。
▲展览现场的照片墙
云南鲁甸鹊落小学的重建,是伊利长线公益的一个缩影。2014年8月鲁甸地震摧毁校舍后,伊利捐资300万元将其重建为“减灾示范校园”。此后多年,通过“伊利营养2030”,该校学生每年都能收到营养奶,还能参与急救培训、梦想激励等活动。当年在临时校舍上课的孩子,如今已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逐梦。这所“震不倒的小学”,成为伊利持续守护的见证。截至2024年底,“伊利营养2030”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2万儿童从中受益。
在儿童安全领域,伊利坚信“最好的保护,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2012年启动的“伊利方舟”项目,致力于改善偏远地区儿童安全教育状况。13年来,已将安全教育带入全国600余所学校,守护超38万儿童成长。如今,这些孩子有的成为教师,有的成为大学生,有的成为吊车司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将安全意识传递给身边人。
▲展览现场的照片墙
伊利还将公益脚步延伸至更多领域:“伊利童梦同宇”让科普知识走进大山深处,助孩子点亮天文梦;“伊利家园行动”化身“种草人”“种树人”“护鸟人”,守护生物多样性;“老年营养改善工程”深入社区与养老院,为银龄群体提供营养支持和健康科普;“自然灾害救助”公益构建灾害救助体系,在汶川地震、鲁甸地震、榕江洪涝等灾害中,第一时间送去温暖与希望。
20年里,伊利公益从未停歇。它不似短暂烟火只留一瞬光亮,而是涓涓细流,持续滋养需要帮助的人,让美好在每一个被守护的日子里,慢慢生长、愈发繁茂。
互动体验:
公众参与,让美好触手可及
公益不应是“单向输出”,而应是“双向奔赴”。此次展览,不仅通过艺术与故事传递善意,更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互动装置,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体验中感知公益的美好。
在“看见”区域,当你老了“时光机”装置最受欢迎,观众拍照即可穿越时光遇到老去的自己。这一充满趣味的设计,不仅吸引了众多嘉宾打卡,更悄悄唤起人们对岁月与陪伴的珍视。同一区域的“人物特写幕布”同样动人:幕布上,山区孩子捧着营养奶的笑脸格外纯真,社区老人接过慰问品时的笑容满是慈祥……每一张面孔都承载着真实的温暖,让人直观感受到公益带来的改变。
“在场”区域的“问答墙”,成了观众表达心声的窗口。墙上贴着“你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吗?”“你害怕老去吗?”等四个“灵魂发问”,观众用贴纸选择“是”或“不是”,看展当天“是”的区域便贴满贴纸。旁边的美好周“专属印章”互动点也十分热闹,观众可在纪念卡上盖公益理念印章,将展览的记忆带回家,也让公益的种子在心中悄悄扎根。
这些互动让展览告别静态,营造无距离、无陌生感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参与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触摸到公益的本质,美好从不是遥不可及的词汇,它藏在每一次互动、每一张照片、每一个传递善意的瞬间里。
公益不是孤立的善举,而是美好行动的接力。伊利始终以协同之力推动公益实践,今年5月20日,联合腾讯、联想等多家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让跨界合作的善意持续落地为具体行动;9月6日,又与亚洲公益联盟等签订战略联盟协议,为中国公益事业的推广与跨区域协作开拓更多可能。
此次伊利公益美好周,既是对过往公益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携手“公益搭子”迈向未来公益新征程的全新起点。未来,期待有更多人加入这场“美好接力”,让善意突破距离的界限,让这份美好在传递中生生不息。
(伊利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