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3 18:30
(来源:动脉新医药)
编者按:
全球视野下的跨国药企深度洞察——创新、博弈与中国答卷
在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中,跨国药企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既是科学前沿的探索者,也是大多市场规则的塑造者,更是各国医疗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从FDA到EMA再到NMPA ,从成熟市场到新兴市场,跨国药企的战略抉择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兴衰,更深刻影响着全球患者的健康福祉。而在这一版图中,中国市场也正从“可选项”到“必选项”再升级为“决胜场”,其独特的政策环境、临床需求和创新潜力,为跨国药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拟打造《跨国药企洞察》栏目,致力于以全球视野观察跨国药企的发展逻辑,既关注MNC巨头的顶层战略——辉瑞如何平衡新冠红利后的增长焦虑,强生怎样通过拆分重塑竞争力;也聚焦区域市场的关键战役——中国医保谈判中的定价艺术,ADC领域中日韩创新药企的竞合博弈;更试图揭示行业本质问题:在细胞与基因治疗、GLP-1等颠覆性技术浪潮下,未来诸多面临“专利断崖”的跨国药企护城河是正在加固还是被瓦解?
与此同时,中国篇章亦无疑是这一洞察的核心维度。无论是将中国纳入全球早期研发体系,还是以“中国优先”策略押注中国市场,亦或是本土Biotech与MNC从License-in到License-out的范式转换,这些案例无不印证:跨国药企的中国战略已从“规模游戏”进阶为“创新游戏”。在这里,您将看到:默沙东如何凭借HPV疫苗与K药续写“中国奇迹”;诺和诺德怎样将减重赛道“爆款”转化为长期市场优势;AZ、罗氏等巨头又如何通过BD合作构建创新生态……
本栏目将记录领军者们的战略抉择,解析重磅管线的研发进展,剖析商业化排兵布局策略,解码本土合作的商业逻辑,观察政策与市场共振下的行业变局。我们既记录成功者的方法论,也分析折戟者的警示录,试图为行业提供真正具有全球坐标系的本土洞察,以全球视野解读中国机遇,以行业高度审视企业决策,呈现跨国药企如何在中国这个广袤市场的平衡速度与耐心、全球化与本土化、科学精神与商业智慧。
变革已至,未来已来。我们期待与您一同见证!(朱萍)
跨国药企洞见系列文章:
2025 年 9 月 22 日,辉瑞公司(NYSE:PFE)宣布将以最高 72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减肥药物开发商 Metsera(NASDAQ:MTSR)。根据协议,辉瑞将以每股 47.50 美元的现金收购 Metsera,并在达成特定里程碑时再支付每股 22.50 美元。
这场交易不仅创下近年来肥胖治疗领域单笔并购金额之最,也意味着辉瑞将动用其超过一半的现金储备(截至2025年Q2,辉瑞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为132.49亿美元)掏出近半个 “身家” 收购 Metsera,来完成这场“减肥梦”的救赎。
这一决策背后,是辉瑞对减肥市场的势在必得。但在诺和诺德、礼来两强称霸,众多药企纷纷布局的减肥赛道中,辉瑞又为何选择“重注”而非“试水”?这笔交易能否帮助辉瑞在竞争白热化的减肥赛道中“逆风翻盘”,成为减肥赛道的 “优等生”?
01.
千亿赛道诱惑
肥胖症已成为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肥胖症与超过200种疾病相关,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流行病学数据:全球超6亿成人患肥胖症,中国超重/肥胖率已达50%(成人)及20%(儿童),预计2030年将升至65.3%46。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基于GLP-1疗法的成人肥胖症治疗新指南;中国政府启动了由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推动的于2025年启动的健康促进活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据Evaluate Pharma与IQVIA联合预测,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将在2030年突破1500亿美元,成为制药史上最大的单品类市场之一。
Evaluate指出,到2030年,GLP-1激动剂及相关复方制剂将占所有处方药销售额的近9%。基于GLP-1的药物如今已自成类别,预计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销售峰值,并预测2030年礼来的糖尿病/肥胖治疗药物Mounjaro将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药物,创收360亿美元,而该公司的肥胖症药物Zepbound将以255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三;诺和诺德的三种GLP-1药物将跻身全球前十:Ozempic(244亿美元)、Wegovy(181亿美元)和尚未获批的下一代肥胖症药物Cagrisema(152亿美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辉瑞显然不愿再错过。
辉瑞在减肥药物研发上并非“新手”,但其管线却屡战屡败,也历经过从希望到绝望的“减肥梦碎”过程。
最早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 GLP-1 药物 Lotiglipron,曾被辉瑞寄予厚望。该药物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一定的减重效果,但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其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发生率高达 6%,远高于安慰剂组的 1%-2%,存在潜在肝损伤风险。出于安全性考量,辉瑞于 2023 年 8 月宣布终止 Lotiglipron 的全球研发。
Lotiglipron 失败后,辉瑞将重心转向另一款口服 GLP-1 药物 Danuglipron。初期数据显示,Danuglipron 在 12 周治疗期内可实现 10%-12% 的体重降幅,与同类在研药物效果相当。但随着临床试验推进,其耐受性问题逐渐暴露 ——38% 的患者因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事件选择停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20%);同时,该药物需每日两次服用,相较于诺和诺德、礼来的每周一次注射剂型,患者依从性差距明显。多重因素叠加下,辉瑞在 2025 年正式宣布全面放弃 Danuglipron 的研发 。
截至收购 Metsera 前,辉瑞减肥管线中仅剩 GIPR 拮抗剂 PF-07976016 处于 2 期临床阶段。但该药物采用的 GIPR 拮抗机制尚未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验证有效性,且当前减重数据(12 周体重降幅约 7%)远低于 Wegovy、Zepbound 等已上市药物,在市场竞争中几乎不具备优势。
持续的研发失利,让辉瑞意识到仅靠自主研发难以突破困境,收购成为其拯救 “减肥梦” 的唯一选择。
为此,作为以“买买买”的曾经宇宙大药厂,为能分享减肥药的市场“大蛋糕”辉瑞又一次选择了“买”。在最新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更是直言不讳“买买买”策略,并计划以“小额多笔交易”的方式,扩充其肥胖与心代谢疾病等领域管线。
辉瑞此前与多家中国减重Biotech传出BD“绯闻”,不过在9月22日辉瑞收购 Metsera消息传出后,A股减肥药概念股大跌,博瑞医药(维权)盘中最高跌超15%,收跌13.15%;众生药业盘中最高跌超9%,收跌6.28%,泰恩康、普蕊斯、普洛药业、科兴制药等也都跟跌。
有分析称,之所以未选择中国 Biotech ,因为很多公司减肥管线约 70% 处于临床前或 1 期阶段,仅有少数进入 2 期,且缺乏具备竞争力的临床数据,即便辉瑞选择合作或收购,也需等待 3-5 年才能推动产品上市,远无法满足其 “快速切入市场” 的需求。此外,地缘政治与商业化适配性也是重要考量,如Metsera 作为美国本土企业,其临床试验设计、数据标准完全符合 FDA、EMA 等欧美监管机构。
02.
为什么是 Metsera?
对于Metsera,辉瑞选择的是“整体收购”而非“管线引进”,是一次从0到1的系统性重建,而非“补漏式”布局。对此,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尔拉表示:收购Metsera符合其专注于将投资投向最具影响力的机会的策略,并推动辉瑞进入这一关键治疗领域。
此次收购,首付款达到每股47.50美元,达成特定里程碑时再支付每股22.50美元,使得交易总价值达到73亿美元。并且辉瑞透露,潜在支付的里程碑包括3项:若Metsera的MET-097i+MET-233i联合方案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则支付每股5美元;若FDA批准MET-097i单药疗法,则支付每股7美元;若FDA批准每月注射一次的MET-097i+MET-233i联合方案,则支付每股10.50美元。
公开信息显示,Metsera 由 Population Health Partners 和 Arch 于 2022 年创立,Whit Bernard及Clive Meanwell是两位联合创始人,亦是Population Health Partners的共同创立者。
自2024年成立以来,凭借2024 年 4 月 Metsera 完成 2.9 亿美元首轮融资及11 月完成 2.15 亿美元 B 轮融资、从伦敦生物技术公司收购肽库、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达成口服治疗候选药物许可协议以及与印度制药商Amneal达成制造协议,迅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2025 年 1 月,Metsera 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上市。收购消息出来后,北京时间9月22日晚间,美股开盘后,Metsera股价大幅飙升,盘初一度暴涨超63%。
之所以市场给予积极反馈,实则是对Metsera管线及其平台的看好。
上述提到的 MET-097i是一种每周和每月注射的 GLP-1 受体激动剂(RA),均处于 2 期开发阶段;MET-233i则是一种每月一次的胰淀素类似物候选物,被评估为单一疗法,并在 1 期开发中与 MET-097i 联合使用;两种口服 GLP-1-RA 候选药物预计即将开始临床试验;以及额外的临床前营养刺激激素疗法。
在上述产品管线中,MET-097i 和 MET-233i 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两款产品。其中,MET-097i 是一种 GLP-1 受体激动剂,已进入 Ⅱb 阶段。在为期 12 周的 Ⅱ 期试验中,受试者体重减少了 11.3%,且副作用有限。该药物采用 Metsera 的 HALO 脂质化平台设计,半衰期达到 380 小时,有望实现每月一次给药。
而 MET-233i 作为长效胰淀素类似物,是另一个关键资产。该药物设计为每月一次给药,针对肥胖和超重人群。科学家和投资者期待胰淀素能成为有效的食欲抑制剂,同时避免 GLP-1 疗法导致的肌肉流失等副作用。
市场不应仅关注 Metsera 的临床阶段资产,其核心价值在于 HALO 和 MOMENTUM 两大技术平台。HALO 平台能实现每月一次的给药频率,MOMENTUM 平台则致力于解决口服多肽的生物利用度难题。
有意思的是,Metsera采取的也是“买买买”策略。据了解,在其筹备阶段,该公司拜访了该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 200 多家公司,并基于这些技术创建一家新公司。最终考后,Clive Meanwell 等找到了具有潜力的技术,并收购了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糖尿病和肥胖生物技术初创公司 Zihipp,这家公司拥有一个包含 20,000 多种肠道激素肽的专有库,这些肽可以“像乐高套件一样”混合搭配。Zihipp 的主席 Stephen R. Bloom 现在也加入并担任 Metsera 的研发高级副总裁。
Metsera还与 D&D Pharmatech 达成了一系列资产的许可协议,后者拥有肽递送技术,可实现口服肽。据悉,这笔交易的许可费和里程碑付款总价值超过 1 万亿韩元(即 7.4 亿美元),涵盖 6 种肥胖候选药物的授权许可。
03.
辉瑞胜算几何?
对于辉瑞而言,此次收购不仅是业务补充,更是战略必需。随着股价较新冠疫苗巅峰时期腰斩,辉瑞业绩压力日益增大。为此,公司此前曾表示将在 2025 年完成两到三个交易,并准备了 150 亿美元的预算。
近年来,辉瑞也面临着增长压力。与此同时,辉瑞还面临着严重的 “专利悬崖” 问题。据统计,辉瑞将在未来几年内失去多款重磅产品的专利保护,包括立普妥(Lipitor)、络活喜(Norvasc)、恩利(Enbrel)等。这些产品的专利到期后,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预计将导致辉瑞的销售额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减肥市场成为了辉瑞寻求新增长的重要方向,减肥市场无疑是一个公认的突破口。
但在这片蓝海市场中,竞争也异常激烈。目前,全球减肥市场主要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巨头主导。财报显示,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间,诺和诺德营业利润达到722亿克朗(约合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肥胖症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58%至387.96亿丹麦克朗(57.40亿美元)。(丹麦克朗兑美元汇率按 2025 年 6 月 30 日央行中间价计算,1 丹麦克朗≈0.144 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降糖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上半年销售645.20亿丹麦克朗(9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口服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销售113.48亿丹麦克朗(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5%;减肥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创收368.88亿丹麦克朗(54.58亿美元),同比增长78%。
而礼来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则显示,上半年营收282.8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业绩增长引擎 GLP-1/GIP 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 —— 其降糖版替尔泊肽 Mounjaro 和减肥版 Zepbound 上半年合计销售额达 147.34 亿美元
除了诺和诺德和礼来外,众多药企也纷纷布局减肥市场。例如,罗氏与 Zealand Pharma 合作开发长效胰淀素;默沙东则买下中国翰森制药口服减肥药全球独家许可权;安进也有一款药物进入 Ⅱ 期临床阶段。此外,国内的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药企也在积极布局减肥药物领域。
在众多竞争者的入局形势下,全球减肥药市场正从诺和诺德和礼来的 “双雄争霸” 走向多方混战格局。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辉瑞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对于辉瑞而言,收购 Metsera 只是其进入减肥市场的第一步,未来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临床数据的挑战。虽然 Metsera 的产品管线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但距离上市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这些产品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 MET-097i 为例,虽然在为期 12 周的 Ⅱ 期试验中,受试者体重减少了 11.3%,且副作用有限。但这只是短期的数据,长期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MET-097i 与其他 GLP-1 受体激动剂相比,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是否具有显著的优势,也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来支持。从现有数据来看,礼来的 Zepbound 在 Ⅲ 期试验中实现了 15%-22% 的体重降幅,诺和诺德的 Wegovy 也有 15%-20% 的体重降幅,MET-097i 的短期减重效果尚未形成明显领先。
同样的,MET-233i 作为长效胰淀素类似物,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成为有效食欲抑制剂的潜力,同时避免 GLP-1 疗法导致的肌肉流失等副作用。但在实际的临床试验中,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此前,Amylin Pharmaceuticals(已被礼来收购)曾开发过胰淀素类似物 Symlin,但因需每日注射、低血糖风险较高等问题,市场表现不佳,这也为 MET-233i 的研发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次是商业化的挑战。即使 Metsera 的产品能够顺利上市,辉瑞也面临着如何将其商业化的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减肥市场中,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进行精准的市场推广,都是辉瑞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从价格来看,当前主流减肥药物的定价较高。以美国市场为例,Wegovy 每月治疗费用约为 1349 美元,Zepbound 每月治疗费用约为 1300 美元。辉瑞若想在价格上形成竞争力,需平衡成本与利润 ——Metsera 的 HALO 平台虽能降低给药频率,但前期研发和生产投入较高,可能限制其降价空间。此外,医保报销也是影响药物渗透率的关键因素。目前,美国医保对减肥药物的报销较为严格,仅少数保险公司将其纳入覆盖范围,辉瑞需投入大量资源与医保机构谈判,以提高产品的可及性。
在销售渠道方面,诺和诺德和礼来已建立起覆盖内分泌科、肥胖专科、初级保健机构的完善销售网络,并与药房福利管理机构(PBM)如 CVS Caremark、Express Scripts 达成深度合作,确保药物的供应和处方流转。辉瑞虽然在肿瘤、疫苗等领域拥有成熟的销售团队,但在肥胖治疗领域的经验相对不足,需重新组建或培训专业化销售队伍,这将增加其商业化成本和时间成本。
最后是市场教育的挑战。目前,减肥药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消费者对于减肥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相对较低。此外,减肥药的使用还涉及到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是否会导致滥用、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等。因此,辉瑞需要加强市场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于减肥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同时消除消费者对于减肥药的疑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