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京东工业港股IPO获备案,刘强东将收获第6个IPO

2025-09-23 15:46

9月23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日前发布关于JINGDONG Industrials, Inc.(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工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该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上市进程显示,京东工业于2023年3月首次递表港交所,次月向中国证监会递交IPO备案申请,后招股书失效。2024年9月,京东工业时隔18个月重启港股IPO,并于今年3月更新招股书。

若顺利推进,京东工业将成为京东序列里的第6个公开上市平台——前五家分别为京东集团(2014,纳斯达克;2020,港交所二次上市)、达达集团(2020,纳斯达克)、京东健康(2020,港交所)、京东物流(2021,港交所)以及德邦股份(2022,A股借壳)。

京东工业的历史,要追溯到数年前。

2017年,京东把面向企业客户的MRO(维修、运营、耗材)采购业务单独拉出来,先放在企业业务事业部里孵化,随后独立成子集团。它的一个目的,是把京东最擅长的“多、快、好、省”翻译成“B端语言”:让央国企、民营工厂、能源公司、地铁运营商这些大客户,也能像个人消费者一样在线上下单、次日收货、统一开票,同时还能把采购流程、审批节点、预算控制、供应商账期全部数字化。

可以说,京东工业瞄准了“企业找货、货走企业、账走财务”的全链路,当然,近年来京东工业也加大了在AI领域的投入。

今年5月,京东工业发布了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并于9月亮相2025电子商务大会产业电商专场,基于行业痛点与需求,推出满足京东工业及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需求代理、运营代理、关务代理等AI智能体,以及服务供应链下游企业用户的商品专家及集成专家等AI产品,并明确了打造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力电网等重要垂直行业工业大模型的目标。

京东工业太璞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刘衍作在之前的一场大会演讲时表示,京东工业大模型并非通用大模型的简单迁移,而是基于京东在零售、物流、供应链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与实战经验,深度融合工业制造、能源、电子等细分行业的专业数据训练而成的“行业专家型”AI引擎。它不仅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与推理能力,更内嵌了对工业品品类、技术参数、采购标准、供应链流程的深度认知,真正实现从“懂人”到“懂货、懂产线、懂协同”的跨越。

业绩方面,从招股书披露的数字来看,京东工业的收入曲线足够陡峭,增长迅猛;但相较而言,利润表现却显得有些“骨感”。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然而,其盈利能力依然是市场的关注焦点。根据招股书,公司同期的整体毛利率在16%至18%之间。这一数据远高于市场传闻,但其背后是不同业务利润水平的差异:占收入绝大部分的商品销售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而高毛利的服务业务仍在成长中。

当然,其内在原因也不难理解:工业品本身单价高、价格透明,平台抽佣率普遍不高。在供应链环节,留给京东工业这样“服务型平台”的利润空间本来就不大。

在工业供应链领域,同样引发外界关注的是账期问题:通常而言,大客户内部审批流程长,普遍要求60—120天账期,京东工业整体上要服从这一标准。这会带来一个潜在问题:收入规模越大,应收账款膨胀越快,财报也显示,其2024年6月末应收款项已占流动资产的一半以上,导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再度转负。京东工业虽然强调“轻资产”,但实质上需要不断垫付营运资本,现金流缺口只能依靠股东借款和循环银行授信等方式填补,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经营现实。

可以预计的是,京东工业上市后的现金流健康度,也是二级市场最敏感的风向标。

毋庸置疑的是,京东工业正在成长为工业供应链赛道的“隐形冠军”。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京东工业已提供约5710万个SKU(库存量单位),其供应网络由超过12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和代理商组成。 在2024年上半年,其重点企业客户包括了约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和超过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京东工业前景可观,但挑战也不少: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中国MRO市场规模虽大,却长期散落在线下的“五金街”“机电城”里,线上渗透率仍处于10%左右的较低水平,理论上空间足够“坡长雪厚”。但这个赛道不乏竞争者:震坤行、西域、鑫方盛等垂直平台先发了十年,阿里旗下的1688工业品频道也有相关布局。

可以展望的是,京东工业如果能够顺利上市,融资后将拥有更多的“弹药”和认知度,但在运营效率和现金流韧性等方面的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