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各地暂停国补,发生了什么?国补政策9月23日最新消息:多地国补恢复继续,最新国补领取入口方式和操作流程

2025-09-23 17:56

“你知道吗?我们小区群里这两天都炸锅了。”一位业主在群里发消息,说她本来准备下单一套全屋家电,结果发现“国补”突然暂停,价格一夜之间涨了上千块。没过几天,又传来新消息:第三批690亿元的补贴资金已经重新下发,全国多个城市的线上、线下申领通道再次开放。大家立刻又开始研究怎么买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能最划算。看似折腾,但背后其实折射出政策调整和消费节奏的变化。

全国范围内,2025年的“国补”总盘子是3000亿元,来自中央财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分四批次逐步下达。上半年,第一、二批1620亿已经消耗殆尽;9月起第三批690亿全面恢复,10月还会再有第四批690亿,专门衔接“双11”“双12”。明确的时间表也写得很清楚:统一截止到2025年12月31日24点,不延期、不补领。换句话说,现在到年底,真正的冲刺阶段已经到来。

首先,划重点!国家补贴最新领取入口:

家电家具家居类:京东APP搜「家电补贴551」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

手机数码类:京东APP搜「数码补贴114」领取。国补最高立减500元。

手机京东APP搜索「手机补贴900」,最高减500。

一定要先领,名额有限!记得收藏保存。以免错过!

京东全品类红包领取:手机京东搜索:「红包800」,每天领一次最高1888元的红包!

秘诀:先在app搜一下上面的口令,以后每天点历史搜索记录就可以!

从各地情况看,补贴“火爆”几乎成了共识。以上海为例,仅到9月9日,家电和3C数码产品的核销补贴订单就突破2100万单,累计使用补贴资金近80亿元,拉动消费超过500亿元。江苏更是“用钱如流水”,年初规划的80亿补贴,在5个月内就被领光。到了5月中旬几天,单单几天就花掉了近10亿。全国整体更惊人,5月底前累计消耗资金已超过1500亿,预计到6月规模就冲到2100亿,直接占去全年额度的七成。

资金消耗速度过快,也让不少地方不得不临时刹车。江西的南昌、赣州、九江从9月12日零点起暂停补贴;上海更是从“先到先得”变成了“公证摇号”,9月20日之后,想要享受补贴得先报名抽签。四川、安徽等地也采取了“限额+摇号”的方式,从每天发券改为集中发放,目的就是延长政策的可持续性。京东输入【领国补858】可查询全国各地国补实时动态!!!

其实,政策收紧并不只是因为资金紧张。此前已有媒体披露,部分地区出现了“骗补”现象,有人通过虚构交易、虚 假材料、甚至更换铭牌等手段套取资金。2024年的调查里发现,不少商家借机涨价几十到几百元,导致消费者实际享受的优惠缩水,甚至超过六成的补贴被商家“薅走”。这也是摇号、公证、实名校验逐渐引入的原因。用“实名认证+定位+跨省查重”的方式,技术上能尽量堵住黄牛和虚 假申领。

消费者的感受更直观。江苏有位业主正在装修,购物车里塞满了净水器、扫地机器人、智能灯具、学习桌椅等本来打算在9月领补贴买的东西,但因为政策暂停,价格上涨了几千元。广东一位用户甚至交了5000元的全屋定制定金,原计划靠“国补”省下一笔,结果商家通知活动暂停,工期和预算都被打乱。这类情况在装修建材、家装家电等领域尤其突出,毕竟涉及到大额支出,消费者对优惠的依赖度更高。

公平性的问题同样引发争议。有网友吐槽,“先到先得”模式,本质上就是比拼网速和时间,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很难抢到资格。改成摇号虽然增加了不确定性,但至少能保证机会均等。也有人调侃,“抢空调比抢演唱会门票还难”,说明补贴的吸引力远超想象。

各地的调整也预示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从“大水漫灌”到“精细滴灌”,地方政府正尝试通过摇号、限额、分批发放等方式,保证补贴更公平、更精准。不同省份的国补发放时间,江苏商务厅已经宣布,从6月1日起,全省线上线下统一实行限额发放,活动持续到年底。上海的做法更像“实验田”,9月20日至22日的首轮摇号报名,将成为未来模式的风向标。

而且,企业也在转变。与其指望政策“输血”,不如通过技术创新来“造血”。不少家电厂商开始在能效、环保、智能化上下功夫,吸引消费者主动升级,而不是单纯依赖补贴来带动销量。

那么,接下来的机会点在哪里?按照财政部和发改委的明确回应,全国统一结束时间是2025年12月31日,这一点不会改变。第三批690亿已经进入执行期,10月将再追加690亿,预计重点投向家装建材类,正好配合“双11”和“双12”促销节奏。也就是说,今年最后的两拨“红包雨”,基本锁定在9月至12月这4个月。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就是窗口期。如果打算换空调、冰箱、热水器、洗衣机、洗碗机,或者购置智能灯具、手机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置换,不妨提前规划。别等到最后一波再行动,毕竟“先到先得、用完即止”,再加上摇号机制,留到年底风险更大。

整体来看,“国补”并没有退出舞台,而是进入更精细化的阶段。京东APP搜「家电补贴551」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从资金池的消耗速度,到地方政府的执行模式,再到消费者的反馈,都在推动政策从粗放走向精准。公平性、可持续性、效率,正在成为新的关键词。

有人说,这一次“国补”像一场全民的接力赛:前半年冲刺的人已经把一半奖金拿走了,下半年才上场的,要跑得更快、更准,才能接到手里的那一棒。机会仍在,但节奏和规则都在悄悄变化。

声明:本文为广告非新闻

编辑:侯宜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