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3 16:43
转自:新华财经
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征程上,在彩云之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生动诠释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与为民情怀。
赋能产业振兴,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产业兴则经济兴。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精准滴灌,让金融活水畅达产业末梢。
“活水”注入,助力“三七之都”崛起:文山州作为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以占全国90%以上的产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三七之都”。中国银行文山州分行结合“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特点,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及担保方式,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下乡、送贷入户等活动,并围绕文山州“一县一业”布局,打破传统抵押限制,创新担保方式。不仅为三七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超2亿元普惠金融授信,更重点支持三七产业园区建设,为园区内专精特新企业提供2850万元授信,推动三七产业从种植向研发、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让小三七成长为百亿级的“黄金产业”。
“贷”动特色,绘就高原农业“丰景图”: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聚焦云南省“1+10+3”重点产业,量身定制信贷方案。聚焦高原特色农产业,在全辖推出“云花贷”“云蔬贷”“黄姜贷”“柑橘贷”等普惠金融服务方案,为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积极支持高原特色农产品出滇,着力将云南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出口保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元化融资模式,成功助力普洱茶、咖啡等“云品”出滇,走向世界,将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优势。
践行金融为民,传递普惠服务“新温度”
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体现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
服务延伸,温暖直达病榻前:面对客户因重病无法行动但急需激活社保卡领取政府补贴支付医疗费用的紧急情况,中行红河州分行立即启动特殊客户服务预案,安排两名业务骨干携带便携式智能柜台设备,驱车赶赴医院,在病床前为客户完成了社保卡激活业务。一次上门服务,解的是燃眉之急,送的是雪中之炭,体现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深度与温度。
化解纠纷,多元调解暖人心:该行积极探索纠纷化解新路径,以多元调解机制为核心,搭建起高效、便捷的矛盾解决平台,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为切实降低客户纠纷处理成本,该行在昆明市中心核心区域设立人民调解室,配备专业调解人员,提供“面对面”的调解服务。同时该行注重多方协同。通过联动云南省银行业协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公证处等权威机构,构建起“银行+专业机构”的联动调解网络。今年以来,该行通过多元调解机制成功化解的金融纠纷数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倍。
政策直达,惠民贴息精准落地: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落实消费贴息政策,优化流程,广泛宣传,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消费者。针对消费贴息政策期间的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和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消费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贴息服务。政策执行以来,已为超4600名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有效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体现了金融在稳增长、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聚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自2021年5月起,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定点帮扶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德党镇忙岗村,通过“帮县包乡带村”模式,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领域。截至2025年6月,累计投入资金超211.88万元,拨付驻村工作经费超30万元,消费帮扶超150万元,派驻3批7人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210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全域亮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一批民生工程;发放贷款超3亿元支持光伏、肉牛等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消费帮扶超150万元助力农特产品走出大山。2024年,忙岗村人均纯收入达2.2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蜕变,成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
服务开放大局,打造人才集聚“新枢纽”
2025年4月,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成功首发加载外国人工作许可信息的“聚英卡”,开创了云南省“证卡合一”服务外籍人才的先河。此举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便利度决策部署的关键实践,通过深度融合外国人工作许可、社保服务与金融服务,实现了外籍人才身份认证、工作生活“一卡通行”,显著提升了在滇外籍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这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彰显了中行以金融之力助推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的战略眼光与执行能力。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的一系列实践,是金融系统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缩影。未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将继续锚定国家所需、金融所能、群众所盼,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更创新的金融产品、更温暖的金融情怀,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马麟艳、宁苡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