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3 15:41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何金妹 通讯员 浦梦媛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最缺的不是技术,是敢投入的底气。”日前,嘉兴长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这家专注于钠电池相关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去年刚拿到南湖科创基金300万元投资,转身就通过“见投即贷”模式获得农业银行150万元授信,太平科技保险还送来了1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保单,“三件套”让他们敢把全部精力投入产品研发和生产。
这样的故事,正在南湖区不断上演。近日,南湖区深化“投贷保”联动模式的实践,成功入选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鲜活样本。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企业“解渴又减负”
“信用贷款到账那天,我们马上买了两台进口检测设备。”南湖区某智能装备企业负责人说,“区里还给1%的贴息,一年能省10万元。”在南湖区,已有668家科技企业获得累计80.01亿元的“科技贷”支持,其中通过“科融保”平台申请的信用贷已有117.8万元贴息补助精准落袋。
南湖科创基金的办公室里,投资经理们正围着投影仪讨论新项目。“这个做磁性量子材料和量子计算技术的团队才3个人,但技术路径很清晰,符合‘投早投小’的方向。”基金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团队已初判项目689个,过会15个科创项目(子基金一个),过会投资额达7300万元。
科技保险的“防护网”也在悄然发力。嘉兴和剂药业的车间里,几台修复一新的发酵设备正在运转。“之前设备意外损坏,以为要耽误半个月工期,没想到人保财险7天就赔了3.7万元,维修款及时到位。”企业负责人说。目前,人保财险南湖支公司已推出专利执行、数据安全等4大类18个险种,143家企业获得总保额10.11亿元的保障。
“投贷保不是简单相加,是要让资本、信贷、保险像齿轮一样咬合运转。”南湖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种联动机制的妙处。在“见投即贷”模式下,银行跟着投资机构“识货”,长篙新材拿到基金投资后,银行不仅快速放贷,还给予了利率优惠;“见投即保”则让保险跟着投资“兜底”,若企业研发未达预期,保险理赔能帮投资机构降低损失;“见贷即保”更让银行吃下“定心丸”,杭州银行嘉兴科创中心与人保财险已达成合作。
生态沃土持续深耕
让创新“开花又结果”
南湖基金小镇的会议室里,一场投融对接会正热闹进行。宁波银行的客户经理拿着“科创金融产品手册”挨个介绍,像这样的对接会,今年已举办17场,众多金融机构的51项特色产品让企业得以“面对面挑货”。
在南湖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南湖区成果转化AI系统”筛选项目。“系统会自动匹配企业需求和高校成果。”中心相关负责人指着屏幕说,目前已有168项科技成果入库,23个转化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以前是企业找政策,现在是政策追企业。”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投贷保”联动,金融资源不再“撒胡椒面”,而是精准滴灌到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
如今在南湖这片科创沃土上,平均每天诞生1.2家科技型企业,“金融‘活水’+创新种子”的化学反应,正催生出更多敢闯敢试的科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