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口子窖中期业绩深度回调,静待营销改革破局

2025-09-23 10:26

(来源:每财网)

口子窖正在多维度推动改革。

文/每日财报  杜康                                                             

曾经稳坐“徽酒老二”的口子窖,如今正经历自2020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今年上半年,口子窖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下降2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5亿元,同比下降24.63%。更值得关注的是,口子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暴跌至-3.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854.35%。

这份成绩单不仅反映了白酒行业整体承压的困境,也揭示出口子窖在战略方向、产品结构、渠道动力等方面所面临的深层问题。

多项财务指标显著下滑,

二季度业绩加速回落

财报数据显示,口子窖2025年二季度系统性走弱,多项财务指标的下滑幅度超行业平均水平,凸显其结构性困境。

从营收端来看,口子窖二季度营收7.21亿元的规模,不仅同比下降了48.48%,环比第一季度18.1亿元的营收下减60.17%。这种下滑创下公司近五年来的最差季度表现,其跌幅也远超同期白酒行业平均10-15%的下滑幅度。

盈利水平同样出现下滑。口子窖二季度65.2%的毛利率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68.5%的毛利率也下滑3.3个百分点。

《每日财报》认为,这种连续下滑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低端产品占比被动提升导致的收入结构弱化;二是基酒库存成本高企与终端价格倒挂形成的利润挤压。反映在净利润端,1.0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70.91%,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8.3%下降至6.8%,创历史新低。

此外,口子窖的经营质量也在减弱。二季度口子窖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达2.1亿元,叠加一季度1.73亿元的净流出,上半年累计净流出3.83亿元。

这种“增收不增利、增利不增现”的现象,暴露出了口子窖渠道库存积压、经销商回款意愿低迷等深层次问题。合同负债余额2.98亿元较年初下降46.74%,反映出渠道信心不足导致的打款备货意愿显著减弱。

从行业对比看,口子窖的业绩滑坡虽具有典型性但更为剧烈。同期披露的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头部企业茅台、五粮液仍保持10%左右的营收增长,区域酒企如迎驾贡等跌幅多在10%以内。

口子窖超过20%的营收下滑和近25%的利润萎缩,显示出区域酒企在行业调整期的抗风险能力薄弱,也反映白酒企业分化加剧的现状。

高端产品价格倒挂,

存货创历史新高

从产品布局来看,口子窖上半年高档白酒实现销售收入23.85亿元,同比下降19.8%,跌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品牌溢价能力减弱。

以核心单品兼20系列为例,其官方建议零售价698/瓶的产品,但在电商平台实际成交价已跌至500元区间,价格倒挂幅度接近30%,压缩了渠道利润空间,进而影响经销商的进货积极性。

从行业层面看,2024年以来白酒行业价格倒挂已成常态,次高端价格带竞争尤为激烈。市场数据显示,全国性次高端品牌和区域酒企的高端产品普遍存在10-25%的价格倒挂,但口子窖近30%的倒挂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均值。

从企业自身看,口子窖产品结构老化问题突出,兼香系列已连续五年未进行实质性升级,在消费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其“年份+窖龄”的传统卖点难以支撑高端定位。此外,公司过度依赖传统渠道,在电商和新零售布局的迟缓,亦导致了其价格体系管控能力的薄弱。

与此同时,口子窖的存货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存货规模攀升至61.59亿元的历史峰值,其中半成品(含基酒)占比超过60%,库存商品账面余额3.26亿元较期初增长5.5%。

这种存货结构反映出两个深层矛盾:一方面,口子窖坚持“真藏实窖”的酿造理念,29万吨基酒储备本是品质保障,但在动销不畅的背景下,反而成为资金效率的拖累,存货周转天数已攀升至1314天的行业高位;另一方面,成品酒库存持续积压,说明终端消化能力不足,而口子窖仍在维持既定生产节奏,导致产销失衡加剧。

可以说,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口子窖转型升级道路上的沉重包袱,亟需通过供给改革和渠道重构来破局。

省内外市场双线承压,

渠道调整与实控人减持引市场关注

从市场分布来看,2025年上半年,口子窖省内市场收入21.01亿元,同比下降19.31%;省外市场收入3.84亿元,同比下降19.24%,省外营收占比持续徘徊在15%左右的低位。

单看二季度,省内营收同比暴跌54.01%至5.15亿元,省外营收下降18.71%至1.83亿元,省内营收占比骤降至73.81%。省内外市场同时大幅回落,表明口子窖在战略布局与渠道建设方面面临挑战。

具体而言,当前口子窖的困境源于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省内市场作为传统大本营,其73.81%的营收占比虽较去年同期下降14.92个百分点,但过度集中的风险仍未化解。对比省内竞品,古井贡酒同期省内营收占比已降至65%以下,迎驾贡酒通过洞藏系列成功实现渠道下沉,而口子窖在县级市场的覆盖率反呈收缩态势。

其次,省外拓展战略成效不彰,尽管口子窖加快上海运营中心建设试图打造省外标杆,但实际省外营收规模连续三年停滞在4亿元左右,全国化进程明显受阻。

最后,经销商体系出现松动,上半年核心经销商数量减少27家,渠道调研显示部分大商已转向代理竞品。

在此背景下,实控人刘安省的减持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忧虑。2025年7月,这位公司元老级人物计划减持1000万股,按当前股价计算套现约3.5亿元。

追溯其资本运作历史可见:2018年限售期满后即开启首轮减持,至2019年3月累计套现近2亿元;2020年退休后通过大宗交易向另一实控人徐进转让650万股;加上历年分红及股权质押,累计套现总额已超40亿元。

这种持续性的减持行为,与口子窖经营业绩的下滑曲线高度吻合,被部分市场参与者解读为企业内部人对未来趋于谨慎。

值得肯定的是,口子窖正在加码直销渠道,电商业务显著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直销(含团购)渠道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44.57%,单就二季度直销收入0.56亿元,同比增加75.46%。

面对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公司表示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聚焦“三个升级”的阶段目标(即市场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结合消费环境和市场节奏,积极调整战术打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和经销商。其二,在当前徽酒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公司坚持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渠道转型和精耕细作,不断下沉县级及乡镇市场,以此巩固基本盘,并挖掘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公司全面扶持经销商,主动控货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不断优化经销商结构。

当消费场景重构、竞争格局生变,口子窖能否找回竞争优势,市场正在等待答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