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邮·医药|周观点: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继续推进,关注中药品种调增机会

2025-09-23 09: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邮证券研究所)

转自:中邮证券研究所

l本周主题

基药目录调整工作受到关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针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8016 号建议 ——《关于推动国谈创新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建议》进行了答复,其中就关于及时优化调整基药目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的问题进行答复:在前期调研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稿)》,广泛征求听取意见建议,适时发布。此外,2025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的重点工作包含“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执行7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国家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继续推进。“986”原则有望推动基药目录品种快速放量,即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且卫健委于2018年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解读》中指出,将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充分考虑中药特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基药目录调整有望延续向中药方向倾斜的趋势,中药品种调入基药目录机会值得关注。

建议关注布局中药创新药研发、具备独家品种的中药企业。推荐标的:康缘药业;受益标的:贵州三力九芝堂(维权)济川药业方盛制药以岭药业天士力等。

l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2025年9月15日-9月19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2.07%,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63pct,跑输创业板指数4.41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25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85%,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2.44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7位。

l行业观点

1、创新药:相对高位震荡在所难免,把握真正优质创新资产。年初至今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部分高位个股近期有所震荡,预计主要是资金对BD的强烈预期与实际落地节奏不符导致。我们认为,BD节奏难以把握,但真正优质的项目潜力终将释放,建议从临床数据出发、结合未来竞争格局与商业化想象力,把握兑现度相对更高的资产。建议关注: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康诺亚、迈威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乐普生物、荃信生物、微芯生物、映恩生物等。

2CXO国内创新药景气度基本见底,后续研发需求有望兑现到CRO行业业绩;供给端竞争降价情况也已趋稳,静待未来盈利能力逐渐修复。受益标的: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3、化学制剂:看好研发思路明确、资金利用效率高的企业,以及在特定细分赛道单点突破的创新企业。受益标的: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丽珠集团一品红广生堂京新药业汇宇制药

4、生物制品:主要关注核心产品放量机会和产品数据或BD预期引发的估值重估机会。受益标的:天坛生物欧林生物神州细胞安科生物我武生物甘李药业特宝生物等。

5、医疗器械:总体上我们认为随着反腐边际改善,集采反内卷和设备采购资金逐步落地,医疗器械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受益标的: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迈普医学山外山奕瑞科技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安杰思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6、医疗服务:看好持续扩张及优质资产注入下市占率提升以及消费复苏下弹性较大的眼科、口腔行业。受益标的:爱尔眼科、固生堂。

7、中药:关注基药政策动态,新进入基药目录的药品有望实现加速增长。看好受益集采有望实现较好以价换量的有佐力药业的乌灵胶囊、方盛制药的藤黄健骨片等品种,以上较大单品凭借集采身份加速医院覆盖。以及疫情诊疗相关药品高基数影响减弱,库存恢复常态水平,业绩增速有望恢复。受益标的:佐力药业、方盛制药、以岭药业、贵州三力等。

l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降价压力超预期风险等。

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继续推进,关注中药品种调增机会

基药目录调整工作受到关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针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8016 号建议 ——《关于推动国谈创新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建议》进行了答复,其中就关于及时优化调整基药目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的问题进行答复:近年来,卫健委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有关政策体系,依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药品管理法》等,在前期调研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稿)》,广泛征求听取意见建议,适时发布。此外,2025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的重点工作包含“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国自1982年起总计颁布执行五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1)1982年第1版:1982年,我国遴选208种西药,颁布第1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1996年第2版:第2版提出“中西药并重”的遴选原则,1996年4月正式印发《国家基本药物(中西医药全部品种目录)》,最终确定26类699种化学药品、1699种中药为国家基本药物。

(3)2009年第3版:2009年国务院同时颁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 年版)3 份文件,标志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正式确立,2009版目录收录西药205种,中成药102种,中成药品种占收录总数约33.2%。

(4)2012年第4版:2012 年 9 月,原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年版),并明确自 2013 年 5 月1 日起施行。该版目录分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 3 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优化了结构,补充了抗肿瘤和血液病用药等类别,注重与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以及妇女、儿童用药的衔接 ;规范了剂型、规格,初步实现了标准化。

(5)2018年第5版(现行):2018年10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 种增加到 685 种,包括西药 417 种、中成药268种。调整后的新版目录覆盖面更广,品种数量不仅能够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临床需求,而且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多种用药选择,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

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执行7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国家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继续推进。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公开征求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的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坚持定期评估、动态管理,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986”原则有望推动基药目录品种快速放量。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提出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提升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并及时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

基药目录调整有望延续向中药方向倾斜的趋势,中药品种调入基药目录机会值得关注。国家卫健委在8016号建议答复中指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药品调入标准包括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创新,向中药(含民族药)、国产创新药倾斜。且卫健委于2018年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解读》中指出,卫生健康委将在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工作中,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的原则,按照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调整机制,充分考虑中药特点,动态调整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结构和数量,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建议关注布局中药创新药研发、具备独家品种的中药企业。推荐标的:康缘药业;受益标的:贵州三力、九芝堂、济川药业、方盛制药、以岭药业、天士力等。

2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2.1 行情回顾

本周(2025年9月15日-9月19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2.07%,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63pct,跑输创业板指4.41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25位。本周申万医药子板块中,仅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上涨1.09%;其他生物制品板块表现相对较差,本周下跌3.83%。

2.2 近期观点

1、创新药:相对高位震荡在所难免,把握真正优质创新资产。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为自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预测显示,到年底将再降息50个基点,未来两年每年再降息25个基点。整体看美国进入降息通道。降息整体看利好全球创新药产业链(融资成本变低、DCF估值上修),持续看好创新药板块行情,并建议关注未来上游科研服务和CXO板块景气回升投资机会。

产业层面国内极致内卷下在核心领域形成全面优势。国内创新药环境经过药政数年改革后基本接轨国际,在人才、患者池、开发效率以及临床入组方面拥有远超海外的优势,所以能形成对海外潜力靶点的快速优化迭代,尤其是工程化领域如双抗、ADC以及TCE等。目前国内已成为全球最丰富的创新药储备库。

造就出海盛景的是MNC的主动需求。创新药的开发存在固有的反摩尔定律,过往海外大药企管线的扩充大都依靠并购或引进。而随着2010-2020年上市的IO和自免等重磅药物相继进入专利悬崖或迭代期,近年MNC对新药的需求迅速提升。相比于高利率背景下融资难、开发慢且估值贵的欧美小Biotech,国内资产“物美价廉”优势显而易见,我们认为国内创新药出海BD的交易不会停止,自年初开始的肿瘤领域的双抗到呼吸领域的小分子,通过海外MNC的购买行为已验证了国内创新药公司创新研发的实力。

相对高位震荡在所难免,把握真正优质创新资产。年初至今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部分高位个股近期有所震荡,预计主要是资金对BD的强烈预期与实际落地节奏不符导致。我们认为,BD节奏难以把握,但真正优质的项目潜力终将释放,建议从临床数据出发、结合未来竞争格局与商业化想象力,把握兑现度相对更高的资产。建议关注: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康诺亚、迈威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乐普生物、荃信生物、微芯生物、映恩生物等。

2、CXO: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CDMO板块:我们仍看好后续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趋势,主要基于1)海外需求已呈现明确拐点,叠加美国即将迎来降息周期,需求端有望进一步释放;2)多肽、ADC等新疗法份额持续提升,带动商业化需求扩容,国内CDMO的产业优势显著。

CRO板块:国内创新药景气度基本见底,后续研发需求有望兑现到CRO行业业绩;供给端竞争降价情况也已趋稳,静待未来盈利能力逐渐修复。

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3、科研服务:国内景气度有望起底反转

我们仍看好科研服务板块后续投资机会,尤其是行业壁垒较高、自身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主要基于1)国内外医药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将逐步传导致上游科研服务的需求端;2)下行周期中行业洗牌基本完成,利润率已深度调整,未来需求回暖利润修复弹性大;3)产业逻辑仍在,国产替代与新疗法商业化带来前端订单放量的空间巨大。

建议关注:百普赛斯奥浦迈药康生物等。

4、生物制品:关注产品放量、在研管线数据或BD预期引发的估值重估机会

血制品:目前血制品的景气度处于下行周期,价格面临压力。中长期关注行业龙头天坛生物。

疫苗:整体受新生儿数量下降、存量市场消化和产品格局恶化,行业增长出现乏力,关注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关键III数据揭盲的欧林生物。

其他:主要关注核心产品放量机会和产品数据或BD预期引发的估值重估机会。

建议关注:血制品(天坛生物);疫苗(欧林生物)、神州细胞、安科生物、我武生物、甘李药业、特宝生物等。

5、医疗器械:随着反腐边际改善,集采反内卷和设备采购资金逐步落地,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

建议关注以下方向:

集采受益型标的。受国内反内卷政策推动,医疗器械集采降价有望更加合理,不再单纯以低价为上。部分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集采反内卷。受益标的: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安杰思等。

高景气相关标的。相关行业赛道因为行业增速快、国产份额低、国内外竞品少等原因,相关企业具有高增长,景气度较高。受益标的:英科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迈普医学、山外山、奕瑞科技等。

困境反转标的。如设备板块,受医疗反腐和医疗设备以旧换新落地节奏影响,部分设备企业上半年业绩承压。随着下半年设备采购逐步加速,相关企业库存压力将逐步减少,增速有望逐步体现。受益标的: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

其他单独逻辑标的。脑机接口(美好医疗翔宇医疗创新医疗等)、新产品新业务有大空间(海泰新光赛诺医疗乐普医疗三友医疗等)。

6、医疗服务:看好有外延预期方向,关注消费复苏

方向一:持续扩张及优质资产注入下市占率提升:

1)受益标的:爱尔眼科:当前收购估值已明显下降,保持每年并购一定数量门店/医院的节奏,行业的中小竞争者经营压力皆提升,公司通过持续并购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2)受益标的:固生堂:公司通过自建和收购并举,公司拥有成熟的门店运营管理体系,门店可复制性强;由于客单价较低受消费力下行影响较小,且诊疗偏刚需,需求端旺盛,有望通过持续扩张促进市占率提升。

方向二:关注消费复苏下弹性较大的眼科、口腔行业:眼科受消费力下行影响,一线城市分院业绩下滑更为明显,后续消费复苏弹性较大;口腔基本持平,价格呈现企稳态势,消费复苏下量增带来的弹性大。

7、中药:看好创新驱动、集采/基药政策受益、高基数出清方向

方向一:集采/基药政策受益方向

受益标的:佐力药业、方盛制药等。受益集采有望实现较好以价换量的有佐力药业的乌灵胶囊、方盛制药的藤黄健骨片等品种,以上较大单品凭借集采身份加速医院覆盖。关注基药政策动态,新进入基药目录的药品有望实现加速增长。

方向二:关注积极布局创新研发方向

受益标的:众生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九芝堂、桂林三金等。康缘药业:生物制品1类新药三靶点长效减重(降糖)融合蛋白(ZX2021 注射液)、双靶点长效降糖(减重)融合蛋白(ZX2010 注射液)进入Ⅱ期临床。2 个化药 1 类创新药完成Ⅱ期临床入组:氟诺哌齐片(DC20)对应适应症阿尔茨海默病、喹诺利辛片(DC042)对应适应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此外,公司针对脑卒中、多发性骨髓瘤、晚期实体瘤、银屑病等适应症均有化药及生物药产品在研。九芝堂:子公司北京美科开展的干细胞临床试验持续推进。(1)适应症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试验已完成 10 例全部受试者的入组;(2)适应症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已完成IIa 期45 例全部受试者入组,IIa期预计2026Q2完成;(3)适应症疗孤独症的临床试验已获得批件,临床启动在即。

方向三:高基数出清的拐点方向

受益标的:以岭药业、贵州三力等。疫情诊疗相关药品高基数影响减弱,库存恢复常态水平,业绩增速有望恢复。

8、医药商业:零售药店行业加速集中

预计行业出清后龙头药房客流将进一步恢复。门诊统筹有望带来业绩增量。此外,零售药店龙头在探索门店经营上求新求变,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有望在行业加速集中度提升的进程中脱颖而出。我们看好龙头药房凭借其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数字化精细化的管理以及内控合规体系在行业整合阶段强者恒强。推荐标的:益丰药房大参林(维权)

3 板块行情

3.1 本周生物医药板块走势

本周(2025年9月15日-9月19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2.07%,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63pct,跑输创业板指数4.41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25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85%,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2.44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7位。

上周,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涨幅前五位分别为:福瑞股份(+17.76%)、诚达药业(+14.62%)、振德医疗(+12.09%)、维康药业(维权)(+11.32%)、万邦德(+9.9%)。个股跌幅前五位分别为:昂利康(-13.4%)、冠福股份(-12.64%)、舒泰神(-12.26%)、诺诚健华-U(-11.94%)、联环药业(-11.91%)。

港股方面,上周个股涨幅前五位分别为:李氏大药厂(+23.38%)、MIRXES-B(+19.89%)、开拓药业-B(+19.64%)、佰泽医疗(+19.12%)、三叶草生物-B(+18.67%)。个股跌幅前五位分别为:药捷安康-B(-22.13%)、圣诺医药-B(-17.16%)、基石药业-B(-15%)、诺诚健华(-14.33%)、映恩生物-B(-11.9%)。

3.2 医药板块整体估值

截止2025年9月19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31.24,比上周下降0.48。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6.13%,环比下降了0.73个百分点。

子行业市盈率方面,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板块居于前三位,本周医疗服务板块估值有所上升,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板块估值下降较大。

4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降价压力超预期风险等。

证券研究报告:《基药目录调整工作有望继续推进,关注中药品种调增机会》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分析师:盛丽华  SAC编号: S1340525060001 

分析师:龙永茂  SAC编号:S1340523110002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中邮证券不对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