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我市扩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2025-09-23 07:47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吕 同 通讯员 刘晓楠 杨 婕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人民银行嘉兴市分行获悉,嘉兴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人行浙江省分行辖内首家3.0版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企业备案,这标志着全省首笔新政试点业务在嘉兴落地。目前,嘉兴已拥有新凤鸣集团、华友钴业卫星化学3家3.0版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企业,试点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前列。

  3.0版本资金池试点业务是对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的迭代和优化。今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印发《浙江省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管理规定》,助力降低集团境内外成员企业融资成本,实现跨境资金的灵活调拨和集中管理,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企业可以共享净资产,支持跨国公司代境外成员企业办理本外币集中收付,并可实现通过资金池集中调配跨境资金错币种借贷。此举可以灵活满足成员企业融资需求,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扩大资金结算规模、享受银行优惠措施的同时,还能在成员企业间高效调剂外汇资金余缺,减少结售汇环节,降低汇兑成本。

  本次业务落地企业新凤鸣集团位于嘉兴桐乡,是一家以PTA、聚酯、涤纶纺丝等为主业,涵盖进出口贸易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超过500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其核心企业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201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集团旗下拥有20余家子公司,业务布局海内外。

  随着集团国际化经营不断深化,境内成员企业国际收支规模超过70亿元,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境外成员企业营业收入也超过20亿元,跨境资金高效归集与调拨的需求日益凸显。

  “以往我们面临跨境支付时,需要结汇后购汇,不仅耗费时间,还面临汇率波动后的成本风险。现在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直接在境内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外币资金调剂,极大便利了经常项下的跨境支付,有效规避了汇兑损失!”新凤鸣集团财务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集团已通过资金池实现境内成员企业外币划转超5亿美元,节约成本超500万元人民币,企业对未来国际化运营充满信心。

  近年来,嘉兴市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吸引集聚了一批跨国公司。为提高跨境资金使用效率,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需求,人民银行嘉兴市分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构建“分层推广+资源整合”长效机制,稳健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企业扩面增量。截至目前,嘉兴已建立35家银行“联络员”“专管员”“宣讲员”跨境三员本外币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一对一辅导、组建资本+经常跨业务“汇眼”监测小组完善跨部门协作、构建风险预警联动机制加强本外币协同等。

  某化工企业从境外成员企业借入5亿美元外债,借款利率降低2.65%,节约融资成本近1亿元;某大宗商品企业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国公司代境外成员企业办理本外币集中收付,提升资金使用效率30%以上……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嘉兴市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企业通过涉外资金境内调剂、便利化跨境融出入,节约各类成本近10亿元,资金使用效率提升35%。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