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2 16:49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势
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38.2万辆,同比增长31.4%,累计渗透率达到45.0%。
政策持续发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推动企业加大生产投入。同时,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2025年8月,CAR占比45.1%,相比同期下滑2个百分点;SUV、MPV份额分别达到44.1%和3.6%,卡车份额为4.0%,客车为3.2%。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以及续航提升,卡车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本期各车型同比继续增长,乘用车部分目前轿车增幅达到6.2%,SUV增幅达到8.9%。MPV市场本期增幅较大,达到30.6%。商用车部分目前卡车增幅较高,达到85.6%。
动力电池-装机量整体走势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60.9GWh,同比增长29.8%。
动力电池市场1-8月同比增幅达到39.9%,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增长,推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电量为51.6kWh,同比增长17.0%。1-8月,比亚迪、特斯拉和小米成为动力电池装机量主要贡献企业。
动力电池-市场配套结构
电芯外形方面,1-8月方形电芯配套占比为98.6%,圆柱形电芯配套占比1.0%,软包电芯配套占比0.4%。
电芯材料方面,磷酸铁锂占比仍在增长。随着锂资源供应增加,碳酸锂价格回落,进一步降低了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同时,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强,自燃事故发生率低。在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其安全性优势被市场放大,叠加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不断提升,增强磷酸铁锂的占比优势。
动力电池-电芯企业配套情况
2025年8月前三企业市场份额达到74.2%。前十企业占比达到96.9%。宁德时代保持领先,当前占比为42.8%。中创新航凭借小鹏、乐道和零跑汽车销量的增长,当前装机量位列第三,占比达到8.6%。欣旺达和瑞浦兰钧同比增速较高,增幅分别为108.1%和86.1%。
驱动电机-企业配套情况
2025年8月,弗迪动力前五车型占比达到42.7%。比亚迪秦PLUS占比达到11.2%,前五车型单车售价均较低,走量车型保证了弗迪动力每月的配套量。汇川联合动力配套车型中小米YU7占比最高,达到20.1%。联合汽车电子前五配套车型被小米和理想两个品牌占据,小米两款车型合计占比达到35.6%。华为主要配套车型为问界系列,其中M8车型份额达到38.7%。
2025年8月,TOP10电控供应商份额占比58.2%。本期弗迪动力、汇川联合动力、特斯拉和英博尔配套量同比均有下降。华为当前配套企业中,赛力斯占比达到71.4%。随着零跑车型的销量增长,凌昇科技出货量提升较大。
以下四家企业中,比亚迪配套车型较为分散,第一车型份额与第五车型份额差距大约在4%左右,与之相比华为配套车型主要是问界M8和M9,两者占比之和超过55%。格雷博本期表现突出,得利于吉利星愿的销量增长,单一车型占比就达到9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应用
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呈现出多技术路线趋势,以电解质类型来看,可分为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和复合电解质。
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体现在高安全性和高性能表现。固态电解质不可燃,通过针刺、挤压测试“零起火”,彻底解决热失控风险。同时,取消隔膜和液态电解液,电池包减少40%非必要部件,降低故障点。在性能参数上,其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循环寿命和温域适应性,对比液体电池都存在较大优势。
商业化进程上,固态电池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30年,全球出货量有望达到614GWh,市场规模2500亿元,渗透率达到10%。
现阶段,固态电池的发展还存在着技术和成本的双重挑战。
现阶段,已经有多家企业布局固态电池产品,国内的赣锋锂业、辉能科技、国轩高科、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和宁德时代都在加速研发固态电池产品。海外企业中,丰田、三星和Quantum Scape对固态电池产品的开发也十分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