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L2强标下激光雷达和纯视觉谁更好?

2025-09-22 20:52

【#L2强标下激光雷达和纯视觉谁更好#?】在《智能网联汽车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下称“L2强标”)征求意见稿中,激光雷达首次纳入强标体系中。激光雷达与纯视觉两大技术路径再次掀起市场热议。

长期以来,两大技术阵营在成本、安全、反应时间等层面争议颇多,伴随今年智能化进程加速,国内车企、自动驾驶方案解决商等相关方在两大路径的选择、分歧更为明显。在视觉一派,特斯拉、小鹏等厂商已明确通过高算力芯片、高精度摄像头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在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一派,华为、速腾聚创等仍坚持搭载激光雷达提高安全冗余等。

关注点一:激光雷达、纯视觉两种路径,是否都能满足强标提出的多场景安全?

针对强标提出的多场景安全要求,两派从业者均向第一财经提及,在L2级别的辅助驾驶下,两种技术路线都可以满足L2强标,但具体执行细则上有所区别。

关注点二:激光雷达、纯视觉两种路径,谁的安全性更高?

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再次提到,激光雷达等雷达会由于传感器间的争用降低驾驶的安全性。如果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数据不一致,该听哪一方的?这种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增加而降低安全。

另有纯视觉方案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几年前算力和模型没有到达今天的水平时,激光雷达的信号比纯视觉更容易被算法处理。但是当算力和模型发展到现在,激光雷达出现的低延时问题,只有高帧率的纯视觉可以解决。”

综合两派的观点,当前,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占据全球超90%的汽车激光雷达市场份额,但纯视觉需要的高算力芯片厂商仍以英伟达等国外厂商居多,存在一定的“卡脖子”难题。

基于此,对纯视觉路线而言,不少主机厂或Tier 1也已经布局研发高算力芯片,这也将成为纯视觉路径未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的新研发方向。

而搭载激光雷达的L2级别新车也层出不穷。根据佐思汽研发布的《中国汽车传感器技术与数据趋势月度监测报告(2025年6月版)》,L3以下的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超66.7万辆,其中60%的车型都搭载了激光雷达。今年1~4月,激光雷达安装量超过48万颗,同比增幅超50%,其中自主品牌安装量超28万颗。但在纯视觉路径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二者谁能赢得未来更多厂商青睐,仍有待观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