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2 17:02
河南上市公司新开源(300109.SZ)又大手笔投资华道(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道生物)。
9月19日晚间,新开源发布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武汉呵尔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呵尔医疗)拟与华道生物及其28位股东签署《关于华道(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之D+2轮投资协议》,约定公司及子公司呵尔医疗以增资的方式分别向华道生物投资3000万元、2000万元。
坐落于上海,华道生物是国内细胞免疫治疗崛起的典型代表。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华道生物缔造了惊人的融资历程和估值增长,如今身后集结了苏州建信汉康、河南鸿尚、上海洋宽、嘉兴华睿盛银、上海圣盖柏、重庆两山科兴、郑州高新等知名创投,名单之长令人瞩目。
新开源二次战投华道生物
据新开源公告,基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精准医疗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及子公司呵尔医疗拟分别出资3000 万元、2000 万元增资华道生物。其中公司认缴华道生物新增注册资本 27.51万元,溢价出资款2972.4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呵尔医疗认缴华道生物新增注册资本18.34万元,溢价出资款1981.66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当日,新开源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议案。
在这次交易之前,新开源持有华道生物11.6%的股份,本次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升至12.22%,继续稳居第二大股东;而呵尔医疗作为新进股东,本次增资完成后将持有华道生物0.72%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新开源首次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华道生物,2019年7月,该公司曾以自有资金及实物合计8000万元获得华道生物14.55%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华道生物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化的“细胞药物研发+产业化关键设备和技术攻关”的全产业链双创新道路,历经七年发展,5项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成为了国内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拥有全产业链关键设备、试剂、耗材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CAR-T细胞药物自主定价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其中公司研制的 HD CD19 CAR-T在治疗难治或复发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已经处于II期临床结束阶段,标志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技术获得国家认可,对实现细胞药物的国产替代迈出了新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华道生物至今仍未实现盈利。公告显示,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17万元、23.88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6720.05万元。
对于入股华道生物的目的,新开源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增资是考虑双方在试剂生产、市场开发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型升级,扩大公司市场影响力,为公司带来长期价值。
8年7轮融资
估值增长惊人
虽然业绩低迷,但这并不妨碍华道生物获得一众创投机构的青睐。据河南省资本圈不完全统计,华道生物自成立至今,已获得7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不乏百川汇达、建信资本、上海汉康、重庆科兴、深圳前海华睿、重庆科技风险投资等知名VC/PE的身影。
早在2017年11月,即华道生物刚成立2个月就与百川汇达、苏州建信汉康、上海圣盖柏投资正式签署了投资协议,引入其作为天使轮的战略投资者。
随后在2018年6月下旬,华道生物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建信资本、上海汉康、天津百汇达等。
距离A轮融资仅过去1年时间,华道生物的B轮融资随即落地,融资额1亿元,新开源作为唯一投资方,投后估值为5.5亿元。
紧接着2020年11月下旬和2021年11月中旬,华道生物又分别宣布C轮和D轮融资完成,其中C轮融资2亿元,D轮融资也有数亿元。这两轮融资竞争较为激烈,有诸多VC/PE涌入,主要包括:上海后禄、浙江富华睿银、重庆科兴、深圳前海睿华、浙江民营企业联合投资以及湖州、嘉兴等国资平台。
D轮融资2年后,即2024年1月中旬,华道生物获得D+轮融资,融资方包括新开源和重庆科技风险投资。
紧接着就是此次新开源及其子公司呵尔医疗5000万元增资华道生物,增资后,两公司合计取得华道生物的股权比例较增资前增加1.34%。这意味着,以此计算华道生物的估值已经高达37.31亿元,比2019年8月B轮融资投后估值高出31.81亿元,增幅高达578.36%。
投资人涌向细胞治疗领域
一个新赛道正在崛起
细胞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治疗癌症、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潜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在国内,据河南省资本圈不完全统计,2024年迄今为止已近30家细胞领域企业获得融资,其中信级医药完成了3.59亿元的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南华生物获得了2.76亿元的战略投资,先博生物完成了2亿元的A+轮融资,跃赛生物在4月获得A轮超亿元融资后,7月又获得了数千万A+轮融资。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细胞治疗市场规模估计为85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700亿美元左右,并在2024年至2030年的预测期内以23.7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近些年的积极布局,新开源在细胞治疗领域已积累了深厚实力。
在该领域,目前新开源的布局可分为三个方向:设备端、试剂端和服务端。
在设备端,公司拥有全自动细胞肿瘤筛查分析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基因扩增仪等设备。在试剂端,公司的自产设备都配备了自产试剂。基于前两个技术支点,公司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第三个支点:医疗服务。目前公司可提供单细胞测序、高通量测序等服务,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完善的科研、医学、健康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今年7月,新开源(松江)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正式开业。公司表示,未来将以上海松江基地为核心据点,聚焦细胞治疗、基因技术等前沿赛道,深化与参股企业华道生物、永泰生物的合作,整合技术、资源与产业优势,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打开盈利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