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司库数智跃迁:某大型央企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之路

2025-09-22 19:28

(来源:财资一家)

文 / 董兴荣 李

作为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某大型央企集团正加速向世界一流的战略性资源综合服务商迈进。其全球化运营布局、复杂供应链网络与数字化生态构建,对资金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破局之道,在于构建集中、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司库体系。该集团携手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通过系统性重构与金融科技赋能,树立央企司库体系建设典范,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战略任务。肩负这一历史使命,某大型央企集团聚焦战略性资源的国际化布局、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化平台能力提升,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战略性资源综合服务商。

然而,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与全球化布局的加速推进,使得该集团资金效率、风险管控与战略支撑能力亟待升级。在这一关键节点,工行凭借其领先的金融科技实力和深厚的央企服务经验,为该集团量身定制并高效落地一套集中、智能、高效的司库管理解决方案。这不仅有效突破了制约该集团业务发展的资金管理瓶颈,更实现了其在资金管控能级与价值创造维度上的双重飞跃。

01

财务变革:司库体系建设破解业务发展难题

该集团自成立以来,通过成立多家专业子公司,快速构建全球化业务布局。具体来看,该集团业务呈现“三链融合”特征

首先是全球供应链布局。在上游,该集团积极拓展战略合作网络,不仅与国内众多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更与国际主要资源供应商达成深度协作,共同构建了高效、多元的原料供应体系。在下游,其服务覆盖广阔市场,支撑庞大的基础工业需求,形成了贯通全球、协同高效的复杂供应链网络。

其次是实体物流链支撑。该集团持续打造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大宗商品储运基础设施,构建高效、稳定、互补的资源流通网络,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市场平稳运行。

最后是数字生态链构建。该集团以打造行业级数据平台为核心,致力于整合产业链关键环节信息流,推动行业透明定价与高效配置。此外,该集团挖掘产业数据价值,应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行业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让交易更便捷、让定价更合理、让合作更长远、让资源配置更有效、让产业生态更和谐”。

这些业务特征对集团财务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包括全球化资金调度、复杂供应链结算、海量业财数据融合、贸易风险管控、资金链安全保障等。分散的、手工化的资金管理模式难以为继,传统资金管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建设集中、智能、高效的司库体系,成为支撑该集团战略落地的关键抓手。

一是管理半径剧增。集团下属多家专业子公司,多级法人架构下,需穿透管控集团金融资源,而传统手工操作效率低下。集团司库体系建设需具备战略协同性,强化集团总部对资金的集中统筹管理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决策响应速度。

二是跨境结算复杂。集团全球化运营涉及多币种、多地区清算,汇率风险与合规压力并存。集团司库体系建设面临汇率波动、贸易合规、地缘政治等风险叠加,需构建具备全球资金可视、多币种结算、智能对冲汇率风险等功能的跨境资金管理机制。

三是数据孤岛林立。财务系统、贸易平台、OA系统相互割裂,资金动态难以及时捕捉。集团司库体系建设需整合各家分子公司数据流,打通系统壁垒,实现“资源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提升业财协同能力。

02

司库升级:数智驱动,支撑资金管理价值创造

面对上述挑战,该集团确立了“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科技驱动”的司库体系建设原则,并选择工行作为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双方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司库系统建设,通过数智化手段,实现资金管理的全面可视、精准管控、高效运营和价值创造。

第一,制度筑基,标准化与规范化先行。该集团建立《资金管理办法》《投资管理办法》《债务筹融资管理办法》等制度体系,明确职责、规范流程、严控风险,为司库管理系统落地奠定管理基础。例如,《资金管理办法》对岗位职责、现金使用、银行账户、存款、票据等进行严格监管。

第二,账户穿透,全级次集中化管控。构建覆盖集团全级次单位的司库管理系统,自动形成全集团资金头寸全视图、全集团交易全视图,进一步加强资金集约管理。通过账户管理体系,实现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注销等线上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执行审批与定期清理机制;通过银企直联,高效完成对成员单位的资金查询、归集和下拨,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发现和上报异常情况。

第三,流程再造,资金管理线上化贯通。司库管理系统一期成功上线,涵盖银行账户管理、资金结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融资管理、授信管理、信用证管理、票据管理等11个核心模块,实现对资金等金融资源“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以及“用得好”。

第四,智能加持,风控深化与前置。在资金风险管理方面,集团通过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及周度资金计划,合理安排资金头寸,并建立了资金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同时,通过集成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全面监控与防范资金舞弊风险、合规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推动资金风险防控由“人防”向“技防+智防”升级。

第五,生态协同,业财资一体化融合。深度集成司库管理系统与财务共享、主数据、OA、贸易系统、衍生品系统等关键业务系统。订单、物流、贸易信息与资金流自动关联,打破数据壁垒,为战略决策提供“数智”支撑。

03

工行赋能:综合金融优势铸就司库核心引擎

在该集团司库体系建设过程中,工行凭借卓越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金融科技实力,提供了贯穿始终、覆盖多维的关键价值赋能。

一是系统建设“支撑方”。工行联合旗下工银科技子公司承建集团司库项目,组建了涵盖业务专家、技术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项目管理专家的联合项目团队,深度参与从蓝图规划到系统上线的全过程,是司库体系成功落地的重要技术支撑方。

二是资金结算“主渠道”。自集团成立起,工行即作为其基础账户行和结算行,承接了大量日常运营资金。随着集团业务的拓展,工行陆续为其设立专项管理账户,落地资金池、代发工资、购汇及跨境汇款业务,展现了高效可靠的结算能力,为司库体系建设合作奠定基础。

三是创新突破“推进者”。针对集团高频、大额跨境结算中的效率瓶颈,工行与集团紧密合作,创新实现国际进口信用证全流程线上化业务,通过直联渠道打通线上开证、到单、承付等业务。单据电子化传输、系统自动初审、人工在线复核,彻底改变了传统线下纸质单据流转、人工跑单、耗时漫长的模式,为集团高频次、大金额的国际贸易提供助力。

四是生态连接“枢纽点”。工行依托强大的银企直联能力,实现多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普通对公业务、普通对私业务、代发工资业务、TT付款业务全面上线。这意味着集团无需与每家银行单独开发复杂接口,只需通过工行一个通道,即可高效管理其在多家银行的账户和交易,极大地提升了集团整体的结算效率与用户体验,降低了系统对接的复杂度和成本。

五是综合服务“提供商”。除了司库体系建设外,工行还作为集团员工社会保障服务的重要合作方,提供了新一代社保卡服务,有效覆盖了核心管理团队。此外,工行还在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外汇交易、投资银行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全方位支持集团发展,将银企关系从单一的业务合作提升至全方位的战略协同。

工行的深度嵌入,不仅满足了集团对安全、高效、智能司库管理的基础需求,更通过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和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为其全球资源运作提供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工行的司库管理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了该集团“平台化、数智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使其实现三大跃升:管控能级跃迁,提升全级次账户线上管控率与资金归集效率;风控质效倍增,虚假贸易识别准确率提高,有效规避潜在损失;智慧决策升级,战略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多类资金分析模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04

未来展望:深化合作,共建世界一流司库

基于司库一期项目的成功上线,该集团与工行将聚焦以下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司库管理体系。

首先是深化全球司库建设。推动跨境资金池等核心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强化国际结算与融资支持能力,优化境内外资金的统筹调度机制,并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其次是升级智能化风控。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拦截融资性贸易、虚假贸易风险以及欺诈行为等场景的应用,构建更主动、前瞻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整体风控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再次是拓展产业链金融。基于司库平台积累的供应链真实交易数据,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整体生态的协同竞争力。最后是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深化司库数据、贸易数据与宏观经济、行业数据的融合分析,提升对市场趋势的预判能力,为战略性资源配置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该集团以“全级次线上化、全流程可视化、风险管控智能化、业财资一体化”为核心,推动司库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是央企高标准打造现代化司库体系的典范。工行作为其战略伙伴,凭借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与科技创新能力,深度赋能其司库体系建设,在关键业务线上化和系统生态整合上贡献了突出价值。

未来,双方将在全球化资金运营、智能风控、产业链金融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该集团司库体系向世界一流迈进,为其成为行业领先的战略性资源综合服务商提供金融动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