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芜湖“星际之门”:东数西算核心集群的投资机遇与企业的深度布局

2025-09-22 13:08

(来源:金融小博士)

芜湖“星际之门”崛起:解码东数西算核心集群背后的投资机遇

2025年9月,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题为“中国星际之门计划”的报道引发全球关注——其笔下的“中国AI算力新基建旗舰”,正是安徽芜湖正在崛起的数据中心集群。这座总投资2700亿元、汇聚15家头部企业的“中华数岛”,不仅是“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的核心引擎,更被视为中国巩固AI算力霸权的战略支点。随着集群建设进入加速期(截至2025年9月已落地15个重点项目,部分项目已投运或即将投产),A股市场中深度参与的企业正迎来价值重估机遇。本文将从集群战略意义出发,拆解核心受益标的的投资逻辑与亮点。

一、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数字经济时代的“算力心脏”

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的崛起,绝非偶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长三角枢纽两大核心集群之一(另一为上海枢纽),它承担着“支撑长三角、辐射中部六省”的战略使命,是我国算力网络的“神经中枢”。其核心价值可从三方面理解:

1. 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高确定性赛道“东数西算”是国家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的国家级战略,而芜湖集群因“中部唯一”的区位优势(覆盖长三角实时算力需求+中部产业升级需求),被列为“核心中的核心”。根据规划,到2027年集群起步区将实现“三点共建”(中华数岛、江北数据中心、三山智算园),机架数、上架率等指标冲刺全国前列,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两年集群投资仍将保持高强度,相关企业订单弹性巨大。

2. 算力需求爆发的“刚需承接者”随着AI大模型、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爆发,长三角地区对低时延算力(如金融交易、车联网)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芜湖集群依托“中华数岛”(规划4600亩),聚集华为、电信、联通、移动、中科曙光等领军企业,直接承接区域内80%以上的实时算力需求,是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刚需”的核心载体。

3. 技术与模式创新的“试验田”集群不仅是规模上的“巨无霸”,更是技术升级的“样板间”。例如,“中华数岛”规划引入液冷、磁光电混合存储等前沿技术,推动算力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以下;同时,通过“算力+新能源”(如配套光伏储能)、“算力+智能网联汽车”等融合模式,探索数据中心与千行百业的深度协同,为全国算力基建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二、10家核心企业全解析:谁在“星际之门”中占据C位?

芜湖集群的建设与运营,催生了一条覆盖“算力基建-技术赋能-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投资机会。结合企业关联度、业务落地进展及技术壁垒,以下10家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1. 中电鑫龙(关联度第一):本地龙头,存储技术降本70%

作为芜湖本土企业,中电鑫龙深度绑定“中华数岛”建设,其核心优势在于磁光电混合存储技术——该技术可将数据中心存储成本降低70%、能耗减少50%,直接解决算力中心“存储成本高、能耗大”的痛点。目前,公司已为集群提供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随着集群规模扩张,其订单量有望随算力需求同步增长。2025年9月,公司股价单月涨幅超10%,反映市场对技术落地的认可。

2. 恒润股份:子公司主导智算中心建设,直接受益于算力投运

恒润股份通过子公司上海润六尺科技,负责建设“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润六尺)智算中心。该项目定位为长三角AI算力的“核心节点”,规划提供超万P的智能算力(FP16),主要服务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等AI场景。随着智算中心陆续开服,公司将从“基建方”升级为“算力运营商”,收入模式从工程一次性结算转向长期运营分成,业绩想象空间大。截至2025年9月,公司股价月涨幅3.18%,显示市场对智算中心投运进度的期待。

3. 中科曙光:算力基建“国家队”,深度参与集群建设

作为国内服务器与数据中心领域的龙头,中科曙光直接参与“中科曙光芜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公司在高性能计算、液冷技术等领域具备深厚积累,其自主研发的AI服务器已在集群中部署,支撑大模型训练等场景。此外,公司还通过“城市云脑”模式,为芜湖及周边城市提供算力公共服务,是“东数西算”中“算力下沉”的典型受益者。2025年9月,公司股价月涨幅8.02%,跑赢科技板块平均水平。

4. 首都在线:双算力中心布局,跨区域协同效应显著

首都在线自建怀来(京津冀枢纽)与芜湖(长三角枢纽)两大算力中心,形成“南北协同”的算力网络。芜湖中心聚焦长三角实时算力需求,与怀来中心的“冷数据”存储形成互补,可为客户提供“东数西算”全链条解决方案。随着两大中心机柜上架率提升,公司算力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高,毛利率有望从20%提升至30%以上。2025年9月,公司股价月涨幅6.28%,反映市场对其跨区域布局的认可。

5. 城地香江:EPC总承包商,锁定集群基建红利

城地香江与中国移动、华为组成联合体,中标芜湖数据中心机电工程EPC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总包方”,公司将直接受益于集群基建投资的高强度释放。EPC模式的优势在于订单规模大(单个数据中心机电工程规模可达数亿元)、回款确定性高(政府与国企主导项目),且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后续参与更多算力项目。尽管2025年9月股价月涨幅仅1.06%,但公司基本面扎实,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关注。

其他潜力标的:技术与场景的深度协同

除上述企业外,其余企业亦在集群中扮演独特角色:

  • 云从科技:自建芜湖东部智算中心,聚焦AI大模型研发,与集群算力资源形成“研发-应用”闭环;

  • ST华通(子公司珑腾数据):投资建设芜湖珑腾智算互联网产业园,瞄准“智算网络”新赛道,未来或成为区域算力调度的关键节点;

  • 软通动力:在芜湖部署算力集群,为企业提供“算力租赁+AI应用”一体化服务,受益于中小企业算力普惠化趋势;

  • 天阳科技:通过产业基金投资芜湖算力产业园,分享集群成长红利,适合关注一级半市场的投资者;

  • 长信科技:作为芜湖本地显示龙头,可能参与数据中心配套的算力服务环节(如边缘计算终端),区位优势带来潜在协同机会。

三、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逻辑: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是“东数西算”战略下的“标杆工程”,政策支持明确、需求确定性高、技术落地性强。随着2025-2027年集群建设进入“丰收期”(重点项目投运、产值破千亿),深度参与的企业将迎来“订单爆发+技术溢价+模式升级”的三重红利。

风险提示

  • 数据中心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如资金到位、审批延迟);

  • 算力需求增速放缓(AI应用落地效果低于预期);

  • 技术迭代风险(如新型存储/冷却技术替代现有方案)。

结语

从“星际之门”的科幻概念到“中华数岛”的现实图景,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正以2700亿元的投资、15家头部企业的合力,书写着中国算力基建的新篇章。对于投资者而言,抓住这11家核心企业的成长机遇,即是分享数字经济时代的“算力红利”。当然,投资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建议重点关注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强的龙头标的(如中电鑫龙、恒润股份、中科曙光),长期跟踪集群建设进展与AI应用落地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