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2 15:02
(来源:ETF进化论)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清仓比亚迪。
9月21日晚间消息,一份财报数据显示,伯克希尔清仓了比亚迪股份。
持有比亚迪股份的伯克希尔能源子公司在其第一季度财务文件中,将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列为零。
这笔投资始于17年前。2022年持股市值已经达到了90亿美元,足足上涨了38倍以上。
整个过程诠释了价值投资的威力所在,见证了比亚迪从一个潜力股成长为具备独立造血能力和全球竞争竞争力的巨头。
2008年9月26日,在芒格极力推动下,伯克希尔旗下中美能源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斥资约18亿港元买入比亚迪股份(买入时对应的市盈率10.2倍、市净率1.53倍)。
仅投资一年后,比亚迪股价疯狂上涨近11倍至87港币,随后几年股价又暴跌至12港币。
虽然股价暴跌回到原点,但巴菲特并没有卖出。
此后长达14年时间里,巴菲特一直持有这家汽车巨头公司,历经多次过山车依旧没有卖出,最终获利高达几百亿港币。
2022年8月,巴菲特开始减持。
2022年8月30日,港交所网站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在2022年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套现3.69亿港元。
此后,巴菲特多次减持比亚迪。2024年7月,港交所第16次披露伯克希尔对比亚迪的减持动作。这次减持后,伯克希尔持有的比亚迪股份比例已降至4.94%。
据港交所规定,持股5%以下股东的减持不需要进行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菲特持有比亚迪股份的17年的时间里,比亚迪股价涨幅约达3890%,为伯克希尔带来了极为丰厚的盈利。
9月22日,比亚迪李云飞发文回应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清仓比亚迪股份称:“2022年8月,伯克希尔开始陆续减持其于2008年购买的公司股票,去年6月其持股就已在5%以下了。股票投资,有买就有卖,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感谢芒格和巴菲特对比亚迪的认可,也感谢过去17年的投资、帮助和陪伴,为所有的长期主义点赞。”
关于伯克希尔为何买入比亚迪,在2017年一次采访中,巴菲特谈到了当年决定投资比亚迪的经过,称赞王传福有非常多的伟大的想法,并且他也非常擅长把这些想法变为现实。
巴菲特说:“投资比亚迪不是我的决定,也不是我的投资团队的决定,而是有一天查理·芒格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必须投资比亚迪,王传福比爱迪生更厉害。我说,凭这一点还不足以投资比亚迪。查理说,王传福是爱迪生与比亚迪的结合体。我说,好吧,你对比亚迪的喜爱越来越热烈了,但还不足以让我投资。不管怎样,查理坚持要买比亚迪。”
在2024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缅怀他的搭档查理芒格时曾表示:“芒格曾经有两次与我意见相左,分别是建议投资比亚迪和Costco。两次芒格都是拍桌子强烈要求要买。如今回头再来看,这两个决定都是芒格正确。”
关于为何减持比亚迪?
在2023年的一次采访中,巴菲特曾回应减持比亚迪一事称,找到这些资金更好的配置用途。
巴菲特在2024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做了,他表示伯克希尔的投资策略可能转向更侧重美国本土。
尽管巴菲特说他主要投资美国,但股神连续第11个季度净卖出美国股票。
自2023年四季度开始,巴菲特就陆续减持他的头号重仓股——苹果公司。此外巴菲特还囤积了大量的美元现金,并在今年坦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现在的美国市场比年轻时更像赌场,赌场现在存在于许多家庭中,每天都在诱惑着居民。
伯克希尔现金流仍处于历史高位,截至第二季度末,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441亿美元,较今年一季度末的3470亿美元小幅下降,是三年来首次缩水。
截至二季度末,伯克希尔的美股持仓市值达到2575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苹果、美国运通、美国银行、可口可乐、雪佛龙、穆迪、西方石油、卡夫享氏、安达保险、达维塔保健,十大持仓占比达87%。
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回应称:“我们现金数量确实是相当高,但好的机会不会每一天都出现。不正确或不正当的投资,反而会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庞大的现金储备为巴菲特未来收购提供了“弹药”,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美股市场不具备吸引力。
巴菲特在年初的致股东信中强调,公司将继续偏好股票投资:“我们的大多数资金仍投向股票,这一偏好不会改变。非常划算的交易机会明天就出现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在未来五年内并非不可能。”
...
虽然巴菲特减持了比亚迪,但港股市场依旧资金流入强劲。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港股368.51亿港元,已连续实现18周净流入。
截至9月19日,年内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达到11097.30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高出37%。
万亿资金扫货港股,买了什么?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W净买入1471.11亿元;美团-W净买入609.51亿元;建设银行净买入490.65亿元;招商银行、腾讯控股、理想汽车-W、中国人寿、中芯国际净买入超200亿元。
今天做一个统计,供大家参考。
此外,国际投行集体唱多中国资产。
近期,高盛、花旗、杰富瑞等多家知名投行纷纷上调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百度等多只中国股票的目标价。
高盛发布最新观点,维持A股、H股超配评级,国内外机构资金都在积极流入。
高盛首席亚太股票策略分析师慕天辉及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本轮中国股市(包括A股、港股)的上涨行情基础更为健康,具备可持续性,这主要基于以下三大原因:
1.市场参与者结构优化。这次市场上涨的参与者更加均衡。更多机构投资者买入中国股票,包括国内保险、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海外新兴市场基金和亚太地区基金管理人。
2.估值水平未过度拉升。MSCI中国指数目前交易于约17倍市盈率,仅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沪深300指数中位数股票市盈率约为18倍,基本处于历史均值。
3.市场情绪表明,后续仍有上涨空间。尽管近期A股两融余额不断再创新高,超过2015年峰值,但考虑到过去10年A股市值翻倍,两融余额占市值的比例实际上远低于2015年水平,仍未过热。
谁在买中国股票?
高盛报告在指出,与市场普遍认为此轮涨势由散户推动的看法不同,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和海外的机构投资者一直是本轮反弹流动性的主要提供方,国内外的机构资金都在积极流入。
1.比如,国内公募基金在过去几个月迅速提高了股票敞口,其投资组合中的现金比率已降至五年来的最低点。其次,行业数据显示,国内保险公司今年以来已将其股票持仓增加了26%。同时,国内私募基金的总管理规模也从2024年9月的5.0万亿元人民币增至目前的5.9万亿元。
2.再比如,海外资金方面,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尤其是A股的参与度已升至周期性高点。高盛主经纪商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在8月份的A股总资金流入创下近年来单月最高纪录。
高盛首席亚太股票策略分析师慕天辉表示,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的态度正在变得更积极,若中国的基本面持续改善,仍有更多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股票私募仓位攀至年内最高。最新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全市场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为78.04%,较前一周上升2.96%,升至今年以来最高位。
重仓或满仓(仓位大于八成)的私募比例大幅提升至60.02%,较前一周增加5.81%;空仓的私募比例降至5.08%,环比下降0.77%。
头部私募的表现尤为突出,50-100亿规模私募仓位最高达86.49%,创出近三年新高;100亿以上规模私募则加仓力度最大,较前一周相比,仓位指数大涨11.11%,升至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