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2 16:01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
引言
农批市场的商户管理和服务是市场运营管理的核心要点之一。高效的商户管理体系和优质的服务是农批市场吸引商户的重要手段,通过聚集商户,可以提高产业聚集度,进而提高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区域经济活力。随着消费升级与数字化浪潮的持续推进,农批市场普遍面临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能力的迫切需求,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时代农产品高效流通的挑战。然而,传统农批市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信息化不足、经营管理落后、服务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商户需求,更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农产品高效流通的需要。
本文立足于商户管理与服务全流程,系统分析农批市场从商户入驻、货品采购与入场、仓储保管到物流配送等核心环节的管理机制与服务优化路径,同时,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市场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商户满意度,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降本增效,构建高效、透明、安全的现代化农批市场运营体系,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商户入驻管理机制
01
大型农批市场的商户入驻管理是保障市场规范运营、食品安全、交易秩序的基础,涉及商户准入、日常监管、考核评价等多个环节。
农批市场应制定多项管理制度,以规范商户经营行为,主要包括:
1.场内经营户市场准入制度:明确不同类型(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干货等)商户及产品的准入资质要求(如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报关清关证明、产品合格证、特定品类(如:肉类)的检疫检验证明等)。
2.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市场卫生整洁,经营摊位(商铺)门前卫生实行三包。
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进货查验、不合格商品处置等制度。
4.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食品安全可溯源管理。
5.计量管理制度:规范使用合格计量器具,杜绝“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6.市场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商户台账、服务台账、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处理台账、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登记台账等。
为保障相关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农批市场经营者应与商户签订《租赁协议》、《质量安全责任书》》、《诚信经营承诺书》等协议,加强对商户责任的绑定,并配备专职运营人员对商户进行定期培训指导、日常监督检查等。同时,为提高管理效率,农批市场还应建立智慧农批系统,以实现交易透明化、数据采集自动化及监管智慧化。
在此之上,为保障农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市场经营者还应建设动态管理机制,清理不符合要求的商户,相关案例如下:
1.山东滨州六街农贸批发市场探索末位淘汰和奖励机制1,根据6项共性指标和7项个性指标对所有经营户进行评比考核,对每月考核进行排名的后3名进行末位淘汰,对连续2次通报存在问题而未整改的,进行罚款、关停处罚,罚款用于奖励先进典型经营户。
2.浙江温州鹿城上陡门农贸市场探索实施“扣分退出”机制2,记分范围涉及经营秩序、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综合事项等,,累计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12分,市场经营户一旦被扣满12分,则必须无条件退出农贸市场。
货品采购与入场管理
02
货品采购与入场管理是一个多环节构成的紧密流程,旨在保障农产品流通的效率与安全,其主要环节包括前期准备与预约、货物入场、市场内管理与交易、以及售后与离场环节,市场在整个流程链条需保障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交易顺畅,并提供交易撮合、货品资格资质查验、农产品快速检验检测等服务。
在前期准备环节,市场运营方需要对供货商的资质(如营业执照、农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核,并鼓励商户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前申报到货时间,市场则结合市场采购商的采购计划提供信息撮合服务以优化资源配置。
货物入场前,农批市场运营方应重点对人员、车辆和货物进行查阅,包括核对预约信息、防疫检查,以及查验农产品检测达标合格证、检疫证明等文件,市场通过分时段预约、专用通道和票据管理系统来提升效率并减少接触。该环节的关键是农产品快速检验检测,农批市场应设立检验检疫机构,公示检测结果,对检测不合格产品应劝返。
货物进入市场后,市场内管理和交易成为核心,在此阶段,市场会提供仓储与库存管理、交易与结算服务,以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和交易顺畅,具体服务如电子结算系统和服务、仓储服务等。
货物完成交易后,市场的主要职责是物流调度支持和废弃物处理等,部分农批市场还会协助商户完成溯源信息录入,确保整个交易流程闭环。
为增强吸引力与构建高效流通渠道,农批市场应持续提升核心服务水平:一方面加强数字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为商户提供市场需求预测与价格预警,赋能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引入智能引导、AI安防等技术,优化入场、交易、离场全流程效率。同时,积极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直连生产基地减少中间环节,下游通过自建或整合电商平台,以“统一运营、统一分账”模式帮助商户拓展线上渠道,并发展集采集配业务,对接B端客户,助力商户增收。
储存与保管管理
03
农批市场对于货物的储存与保管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价值,主要包括入库验收与登记、在库保管与养护、出库核对与配送准备三个环节,部分市场还提供分拣加工服务。
其中,入库验收与登记主要是对即将入库的农产品进行快速、精准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复查,确保与入场查验时的状态一致并防止货差货损纠纷。
在库保管与养护是存储保管的核心环节,农批市场应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性(如果蔬、肉类、水产的温度、湿度、气体环境要求)进行分区、分类储存并制定科学的货物管理体系和制度,以提高库存利用度和仓储作业效率、控制农产品损耗。此外,农批市场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出库核对与配送准备主要包括订单处理与分拣校验、货物配送交接两大步骤。订单处理与分拣校验是根据交易达成的订单信息,快速、准确地完成货品分拣、出库校验,确保货单相符。配送交接是根据订单配送地点、数量等对货物进行精准配送和装车,确保货单责任顺利转移。
当前,不断有农批市场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系统提高储存与保管管理水平,进而提高货物交易效率,主要措施包括:
1.提供智能化、数字化的多温区冷藏库等专业设施,满足不同农产品的储存需求。部分先进的农批市场冷藏库配置了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监测仪等物联网设备,可实现对库内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控制,确保农产品所处的环境稳定适宜,进而降低农产品损耗率。
2.建设仓储管理系统,支持商户通过手机小程序或APP实时查询库存、预约出入库、在线支付,并提供库存预警功能,避免积压或缺货。
3.应用智能货架、穿梭板、堆垛机、AGV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实现高密度存储与自动化存取,提升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因人为暴力装卸导致的货品损坏现象。
物流配送管理
04
农批市场的物流配送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它直接连接着市场商户与下游采购商(如超市、餐厅、社区菜场),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
现代化农批市场的物流配送管理主要包括集货与分拣、路线规划与车辆调度、在途运输与监控、末端交付与签收和逆向物流处理共五个主要环节。
其中,集货与分拣是将众多商户零散的货物根据下游订单进行集中、分类、分拣、包装等,具体服务是提供分拣场地、操作设备(如托盘、叉车、分拣台)、信息系统支持(将分散的订单汇总生成分拣单)等,并确保分拣过程中的货物无损、信息无误。
在路线规划与车辆调度环节,农批市场应主动提供或整合运力资源,为众多商户的分散订单设计最优配送方案,降低社会总运输成本。
在途运输与监控指的是农批市场需在农产品运输服务过程中提供定位监控、车辆监控、温度监控等服务,确保农产品运输全程“不断链”。
在末端交付与签收环节,农批市场需要提供便捷的签收凭证管理,以完成清晰的责任交割。
逆向物流处理是货物、包装物或相关信息从下游消费端(或配送终点)反向流动回农批市场或指定处理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批市场应设立退货处理与质检中心以提供分类处理服务,牵头推行标准化塑料周转筐、冷链箱等,并建立其回收、清洗、消毒、租赁和再分发的闭环系统。同时,市场应制定一套被商户和采购商认可的退货、换货、理赔标准和流程,并负责监督执行和纠纷调解。
提高物流配送管理水平,是农批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已有农批市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为商户降低成本,具体措施包括:
1.投资建设专业的场内分拣加工中心,配备标准化的货架、智能分拣设备等,实现货不落地的高效作业。
2.引入仓库管理系统和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可大幅降低差错率,提升分拣速度。
3.鼓励或要求商户使用标准化的果蔬筐、周转箱(如带RFID芯片的塑料箱),实现带板运输,减少二次翻箱倒筐带来的损耗和时间成本。
4.引入运输管理系统,输入所有待配送订单的地址、重量、体积、时间要求,系统自动进行路径优化。
5.认证和整合一批优质的承运商、车队甚至个体司机,涵盖三方物流、生态物流、车队等运输资源,形成稳定可靠的“运力池”。
6.为配送车辆,特别是冷链车,安装GPS定位和温湿度传感器,商户和采购商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车辆位置和车厢内温度。
7.设立异常预警监控平台和干预机制,监控平台设置阈值(如温度异常升高、车辆长时间停留),一旦触发自动报警,调度中心可及时联系司机了解情况并干预,最大程度减少货损。
增值服务
05
现代化农批市场的增值服务涵盖数字化经营赋能、供应链金融支持、推广营销、物流与供应链优化等多个领域,旨在帮助商户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商户黏性。
在数字化经营赋能方面,市场通过部署智慧农贸市场管理系统实现摊位租赁、合同管理等流程线上化,显著减少操作时间。同时,市场通过搭建线上交易平台,帮助商户引流并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进而提高商户销售额。部分市场还配备了大数据系统并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帮助商户优化销售策略。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解决商户资金瓶颈的关键。市场通过交易数据构建信用体系,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商户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在此过程中,市场运营方可根据商户交易频次、交易流水、主要交易品种、资产情况等与银行共同搭建风控模型,进而解决传统农产品作为抵押物信用不足的问题,帮助商户融资。
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方面,市场通过自身品牌背书和特色服务提升商户产品价值。例如,温州松台农贸市场、七都农贸市场等联合推出“星级代买”服务3,通过市场信用背书实现保质量、保价格、保服务的“三保”承诺,显著增强消费者信任度,进而增加商户产品价值。
物流与供应链优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流通成本,当前,已经获得应用的系统包括F2B2C供应链平台、仓储管理系统、物流优化系统等。其中,F2B2C供应链平台可帮助商户直连产地,有效减少中间环节;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仓储自动化管理系统具备拣选、搬运、分拣等功能,在提高场内货物流通效率的同时,帮助商户实时掌握库存,进而调整进货策略。物流优化系统则是农批市场整合运力资源、数字化赋能流通体系的典型案例,该系统具备物流车辆路径规划、冷链智能监控、拼单等功能,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货物损耗率,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结
语
农批市场的商户管理与服务优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从商户入驻管理、货品入场管理、货物仓储保管、货品物流配送及商户增值服务等多个环节协同发力。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构建高效供应链网络、拓展多元增值服务,农批市场能够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有效吸引和留住商户,增强整体竞争力。未来,农批市场应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供应链整合,完善金融服务,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向高效、透明、安全的方向发展,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https://mp.weixin.qq.com/s/sX1bKh55tduOQeSG4WQeGA
[2] https://zjrb.zjol.com.cn/html/2013-09/26/content_2343628.htm?div=-1
[3] https://www.66lc.com/lcyw/202407/t20240717_225836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