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2 14:59
(来源:摩熵医药大数据)
长久以来,$石药集团(HK1093)独占丁苯酞市场,其“攻防战”的艰难与突破口备受业界关注。
9月17日,NMPA发布药品通知件送达信息,复星集团子公司锦州奥鸿药业申报的备受关注的丁苯酞改良新药SBK010口服溶液赫然在列,其上市申报失败。丁苯酞是石药集团旗下第一大单品,去年九月,石药旗下的丁苯酞品种在接连成功抵御五轮市场挑战后,现迎来了第六重、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猛烈的冲击——复星医药旗下子公司强势介入竞争。
丁苯酞(商品名恩必普),作为国家一类新药问世,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软胶囊剂型于2004年上市,注射液于2009年获批。该产品是继青蒿素和双环醇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1类新药。
超60亿仿制大单品,多家药企入局
在国内医药市场中,丁苯酞展现出可观的市场规模。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2024年,丁苯酞相关剂型品种在全终端医院的销售总额超过60亿元;截至2025年(截至Q2)其销售额已接近30亿元,堪称国内脑卒中治疗领域的超级畅销单品,届时占石药集团营收近三成,并成功进入美国FDA孤儿药快速审批通道,成为中国医药自主创新的标杆案例。
来源:摩熵医药全终端医院销售数据库
目前,丁苯酞获批上市的剂型以胶囊剂和注射剂这两大类为主。凭借可观的市场前景,该产品吸引了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入局,不少企业试图通过仿制或改良的方式使其产品上市,然而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2017年5月,$丽珠集团(000513)在无参比制剂的情况下提交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仿制申请,遭石药专利与行政诉讼。石药专利诉讼败诉,行政诉讼胜诉,因仿制专利药品需在专利期届满两年内申请,而丽珠受理距专利到期还有5年,属“抢跑”。丽珠撤回老受理号,且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后,其失去无需参比申报仿制药的最佳时机。
丁苯酞仿制之路难,多家企业望而却步
一直以来,丁苯酞软胶囊和注射液仿制药的上市面临着两重重大阻碍。核心障碍在于其尚未列入参比制剂目录。即便目前已有众多企业完成了生物等效性(BE)试验,但由于参比制剂未定,无法进行仿制药上市申报。截至目前,已有14家企业登记了丁苯酞仿制BE试验,其中不乏华海、科伦、美迪西、仙琚等行业大企业。许多企业早早完成了BE试验,却因参比地位迟迟未确立,只能无奈等待,无法提交上市申请。
改良新药上市难,谁将打破丁苯酞僵局?
对于改良路径而言,业内推测企业未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可能是导致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复星旗下锦州奥鸿药业的 SBK010 口服溶液,在未进行 III 期临床试验的情况下,不到一年就收到了不批准通知。
石药集团在丁苯酞的临床试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完善且严谨的临床试验体系。从试验设计到执行,再到数据分析,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为丁苯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这使得其他试图通过改良路径挑战丁苯酞地位的企业,因难以达到同样的科学标准而纷纷折戟。
目前,真正推进改良临床的仅有河北赛谱睿思一家。该公司正在进行丁苯酞注射液验证性临床试验,招募240人。若III期临床试验成为突破关键,河北赛谱睿思有望成为首个突围者,打破当前丁苯酞改良新药上市的僵局。
除参比和临床问题之外,丁苯酞的专利也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虽然丁苯酞本身没有化合物专利,软胶囊和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专利也陆续到期,但在2024年4月,石药集团通过一系列操作,将丁苯酞的组合物和制备专利延迟到2032年,这使得其他企业绕过专利的难度大幅增加。参比未定、临床方案不明、专利限制,在这三重限制之下,想要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丁苯酞”,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困难重重。
小结
石药集团凭借丁苯酞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筑牢市场壁垒,复星医药等众多企业的突围尝试均铩羽而归,凸显出丁苯酞仿制与改良之路阻碍重重,参比未定、临床方案不明、专利限制三重难题交织。
然而,石药集团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除丁苯酞外,2024年以来有恩朗苏拜单抗、奥马珠单抗、阿瑞匹坦、普卢格列汀多款新药上市,同时,JMT101、JSKN003等多个项目获突破性治疗认定,研究成果闪耀国际舞台。在丁苯酞仿制困局待解之时,石药以创新优势稳步领航医药市场,未来丁苯酞仿制格局及企业突围前景,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