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股价接连攀升,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有大动作!

2025-09-22 10:18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中国商报

今天,我们关注互联网大厂的最新动作。

近期,互联网平台公司频频发债募资,备受市场关注,阿里巴巴与腾讯控股等龙头股价持续上涨

具体来看,腾讯控股9月18日的股价一度攀升至664.50港元,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距离历史最高价近在咫尺;同时,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等互联网企业的股价也接连攀升,创下阶段新高。

与此同时,港股互联网和科技相关ETF也持续迎来资金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近一个月获得160.49亿元资金净流入,在所有跨境型ETF中排名首位。随着份额持续增长,截至9月18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最新规模达到924.73亿元,接近千亿元规模大关。

资本热捧的背后,互联网大厂在AI领域的投资也不断加大。

掀起发债热潮

9月17日,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经办人就根据计划发行本金总额人民币90亿元的票据订立认购协议,票据预期将于9月23日发行。Wind数据显示,这是腾讯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发行债券。

阿里巴巴今年以来也多次发债融资。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一笔本金总额约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该票据将于2032年9月15日到期,为无担保的优先债务。而在今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完成120.23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发行。

无独有偶,9月8日,百度宣布计划于美国境外以离岸交易方式,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优先无担保票据;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包括偿还若干现有债务、支付利息及一般公司用途。据悉,此次百度集团通过发行点心债募资44亿元人民币。

而在今年3月,百度集团也发行了100亿元人民币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包括5年期债券和10年期债券。此外,百度集团还在今年3月发行了20亿美元零息可交换债券,用于偿还现有债务、支付利息及一般公司用途。

锁定低息资金

Wind数据显示,从腾讯控股目前的债务情况来看,公司有一笔10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26年1月到期,另一笔5亿美元的票据将于2026年4月到期。为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腾讯控股发新债可能是为了到期债务提供再融资。

不过,以腾讯控股当下的充沛现金流状况来看,公司的现金流足以覆盖到期债务,到期兑付毫无压力。对此,有债券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以人民币计价的点心债融资成本低、流动性好,为发行方提供融资便利。

当前债券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该债券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互联网企业借助低利率周期积极发行债券,可以锁定较低的资金成本。此外,发行点心债还可以置换部分高成本的美元债,降低融资成本。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现阶段香港融资市场流动性状态比较好,互联网企业发行点心债的好处主要是利率低、发行成功率高,且发行门槛也比较低。对于企业来说,在可以负担的情况下,发行债券的成本要比股票融资更低,有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财务成本的作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低利率时期积极发债,锁定低成本资金,是海外同行的普遍做法。Wind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美国低利率时期、2020年—2021年美国疫情期间,苹果公司曾频繁发行长期债券来锁定低息资金,从而提升自身的资金运营效率。

加大AI领域投入

在刚刚过去的财报季中,国内互联网大厂的表现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AI正在加速与业务融合且“开始为业务赚钱”。

互联网企业积极发债也是为长期AI投入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彭博行业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2025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中国主要互联网企业的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320亿美元,较2023年的130亿美元增长逾1倍。

腾讯和阿里巴巴正在AI赛道加速奔跑。8月底发布最新财报时,阿里集团CEO吴泳铭称:“本季度,我们聚焦消费、AI+云的战略,实现强劲增长。”2025年二季度阿里营收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营收,同口径营收同比增长将为10%;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下降18%。

同月,马化腾在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时表示:“腾讯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受益,营收及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均取得两位数百分比同比增长。”当季度,腾讯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经营利润692.5亿元,同比增长18%。

沪上一位外资基金经理表示,过去市场常常采用一种简单的“标签化”方式对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进行估值:即将阿里巴巴视为一个纯粹的电商公司,而将腾讯控股看作一个游戏公司。这种传统的认知框架严重低估了它们在数字经济新时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时代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和所拥有的战略价值。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表示,伴随互联网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投入,资金需求旺盛,发债正成为其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选择。低成本融资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布局提供了充足的“粮草”,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安昀表示,依然看好那些兼具产业壁垒、综合实力较强,以及在AI应用方向保持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王怡霏)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