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2 09:47
当前,代建行业正推动“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提升综合能力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充分发挥代建的更多元价值,构建健康有序的行业新生态。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代建行业首先需要统一、权威、科学的量化依据来评估企业,并指引企业正向发展。在此格局下,“立标”已经成为代建行业的共识。
2025年9月13日,在第16届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代建工作座谈会现场,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代建分会牵头、绿城管理担任主编并联合多家代建企业、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的《代建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以下简称《代建标准》)正式发布。
该标准的制定经过了长达近两年的时间,自2023年起,绿城管理即协同主流代建企业,先后多次针对“建立行业统一评价体系”展开交流和研讨,深入调研并详细研制了标准的细则。
据悉,这一国内首部系统性编制的代建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将于10月1日起正式落地实施。
《代建标准》作为行业的“根本大法”和“选择指南”,不仅填补了行业的空白,其出台也标志着代建行业进入“有标可依、有据可考”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王惠敏就表示,代建行业当前面临资源整合不畅、价值共享不充分、行业内卷等发展痛点,共建共享新生态既是行业选择也是持续健康的路径。直击行业痛点的《代建标准》,能为新生态建设提供有效指引和规范,接下来企业参与并落实标准是一件大事,随着城市建设迈入新阶段“代建新生态”要有更大空间。
绿城管理带头代建企业“立标”
引导价值发展多元赋能
“《代建标准》是协会和各成员单位为推进代建行业良性竞争拳拳努力的成果。”中国房协代建分会会长、绿城中国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绿城管理董事会联席主席耿忠强表示。
基于标准发布其进一步强调,如今的代建行业,对内需要进一步规范竞争秩序、把代建企业的思想统一到解决民生需求和城市建设中来;对外需要捕捉更多机会,让行业重回正向增长,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的确,当前代建已深入参与国家城市更新、纾困保交楼、“好房子”建设等时代任务,对代建企业的要求已经远远不止于开发能力,而是需基于民生需求和城市建设发展相应更复合的专业能力,对市场和社会多方承担更多元的责任。
耿忠强表示,绿城管理早在2023年便提出,新时期的代建应肩负起“三个代表、三个建设”的行业责任,面对宏观新命题深入提升综合素养,发挥代建之于品质人居、城市文明和行业生态的多元价值。亦当有格局和魄力做专业服务的提供者、做社会问题的解决者、做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和行业生态的引领者。
据业内人士透露,绿城管理这一提法在当时得到了主流代建企业的强烈认可。为推动代建行业向这一良性生态迈进,自2023年11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代建分会正式成立,绿城管理就带领会员企业群策群力,先后起草出台了《房地产代建企业自律公约》《代建企业合同示范文本》。
其后,以绿城管理等头部企业管理规范为蓝本,代建企业代表多次针对“建立行业统一评价体系”展开讨论,并深入研究每项标准细节,最终推动了《代建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面世。从此,代建企业有了统一且科学的能力评价依据,代建市场有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权威标准。
细读《代建标准》可以发现,围绕代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涵盖经营发展能力、管理能力、产品能力、品牌能力等核心维度以及业态分布、服务类型、延伸服务等加分项),标准设定了约18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明确了代建企业发展的正确路径;划分“三个星级”评级,为优质企业正名,并发挥标杆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专业化发展。
实际上,明确“什么是代建好企业”,精准筛选出有实力、重信誉、讲品质的“良币”,对于委托方,无疑也是一颗“定心丸”。
以往,委托方在选择代建企业时或因缺乏统一标准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今,《代建标准》明确了代建企业的能力判断标准,委托方可以据此评估代建企业的真实水平,降低选择差错;标准也对企业在产品、管理、品牌等各环节操作做出了详细要求和规范指引,确保项目达到甚至超过预期,避免投资风险。
凤凰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代建标准》在中国房协组织实施综合能力评价的同时,明确“代建企业可参照本标准自主开展评价”,这给予了企业施用与落地标准以更大空间。实际上,标准落实到企业内部管理,员工有更清晰的工作准则,也能更好提升专业技能和工作效果;在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中,在统一标准的磨合下也能减少潜在纠纷,促进各方高效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9月13日举行的“代建工作座谈会”上,有代建企业代表就指出,此次行业协会推动发布《代建标准》,深化行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到联盟协作、结束粗犷内卷进入良性竞争;也有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以最大程度兑现市场各方的价值,并为推动城市建设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场与行业“双驱动”
能力竞争开启新生态“大势所趋”
“代建行业兴起的本质,是代建作为房地产专业化分工的重要赛道,满足专业化、高质量的新模式要求而快速成规模地发展,是行业追求高品质的一种进步现象。代建标准也是为了引领代建行业行为更加规范而生,有效保障好房子建设。”
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陈宜明在“代建工作座谈会”上如是指出,并希望代建企业把标准落到实处,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规模和质量,要具备有效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
的确,从市场趋势和行业规律来看,脱胎于专业能力的代建企业,仅靠“卷价格”是行不通的,能力和质量才是长期解法。
中指院数据就显示,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率在1%-3%之间的代建项目占比为81.7%,较2024年底增加4.6%;但期内签约规模TOP5门槛在一年之间翻倍提升至800万㎡,新增规模200-300万㎡以及200万㎡以下的代建企业数量均同比减少。
这意味着,即使“红海”市场价格内卷,但更具议价能力和品牌效应的头部企业,依然能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而尾部企业正在加速出清,综合实力依然是代建市场选择的根本逻辑。
克而瑞集团董事长丁祖昱也指出,截至2024年已有超100家企业涉及代建,但2025年上半年入局企业数量并未增加,行业格局趋于稳定;与此同时各家企业新项目签约规模差距较大,规模断层显著。这一时期部分企业为获取市场提出过低费率、不合理商务条款、超越能力承诺等,此类现象是阶段性、不可持续的。
丁祖昱认为,当前代建行业增速放缓,结构性机遇存在于城市更新、存量盘活、不良资产处置、保障房运营等方面。对于代建企业而言,提升四大能力(稳健经营能力、专业兑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生态协同能力)才是实现长期合作的最优解。
以绿城管理与长城资产联手盘活的绿城·武汉桂湖雲翠项目为例。在这一起不良资产处置与存量盘活的代表案例中,基于解构项目陷入停滞的债务、开发、产品三大维度系统性风险之后,绿城管理构建了“资方控风险、代建提价值”的协同机制,将代建企业在团队赋能、资源赋能、业务赋能等方面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从产品价值重构到营销破圈落地了全链条动作,最终将问题楼盘升级成为民生工程、行业标杆、城市资产,并实现销售回款贡献地方税收超4500万元。
据悉,近年绿城管理还交付了江阴澄江明月、广州阳光半岛、广州江府海棠、重庆春风晴翠等多个保交楼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也与多家资方、金融机构、地方国资委构建了长期合作信任,这便是“四大能力”赋能企业长期发展的印证。
实际上,从行业规律来看,伴随房地产行业进入新常态,代建开始服务于“房住不炒、城镇化、美好生活”的总基调,那么结束野蛮生长,进入“标准化、专业化、品质效益”新生态便是必然趋势,这也要求代建企业需从“规模竞争”向“能力竞争”转型。
王惠敏副会长就指出,代建行业正经历调整,推动行业自律、加强标准建设、引导企业综合能力升级发展、嫁接更多资源推广行业价值非常重要。《代建标准》的出台恰逢其时且意义重大,对市场各方具有裨益。打造共建共享的行业新生态是大势所趋,市场各方需要调整心态、更新判断,以更好适应新周期的市场发展。
(绿城管理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