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打好“组合拳” 守护幸福家

2025-09-22 08:0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防非打非工作,建立了市区两级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在天津金融监管局引领下,辖内金融机构围绕制度建设、科技赋能、强化宣传打出防非打非工作“组合拳”,全方位、多层次筑牢金融安全屏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记者 马翀

做好防非打非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近年来,天津市防非打非工作成效显著,非法金融活动新发刑事犯罪持续下降,存量案件风险有效压降,市民的金融安全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7月,天津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集资参与人数同比下降50%、57.7%、11.6%,防非打非工作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科技赋能

筑牢风险“防火墙”

“近年来,非法金融活动形式日益多样,有不法分子利用所谓‘养老领域’‘云养经济’‘加密货币’‘稳定币’等新型概念,吸引公众参与非法集资、网络诈骗、金融传销等活动。”天津金融监管局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处副处长高颖卓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面对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强化防非打非科技支撑势在必行。

天津金融监管局积极探索,开发设计非法集资系列监测预警模型。今年上半年,该局加大线索监测和共享力度,累计向天津市打非办共享监管发现线索3批次,涉及线索6条,可疑企业9家。“通过科技赋能,对于非法金融活动实现‘打早打小’,让人民群众损失降到最低。”高颖卓说。

在天津金融监管局引领下,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识别异常账户、资金异动能力以及员工异常行为监测能力,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天津银行积极构建“天罗地网”智能系统,整合五类外部数据,建立150余个风险指标,对涉诈交易实施“秒级拦截”;创新“熔断机制”,对3万元以上大额交易智能预警,对180天异常账户交叉核验。

天津农商银行反洗钱监测报送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异常交易监测模型,将非法集资作为洗钱上游犯罪纳入该行反洗钱日常监测体系,分别针对对公客户、对私客户和被集资客户三类主体在非法集资案件中的行为特征,开发了3个监测模型,涉及指标40余条。

有效防控员工参与非法金融活动,也是做好防非打非工作的重要一环,科技力量成为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员工“深度体检”的新利器。

“针对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我们重点开展了三项创新。一是开发员工异常行为监测预警系统,设定风险阈值,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二是开发电子版征信报告自动化识别预警功能,实现对异常行为的精准定位和智能预警。三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对员工违法犯罪记录、失信被执行、经商办企业等信息进行批量核查,极大提升了排查效率和准确性。”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人力部员工管理团队主管任洁告诉记者,通过科技赋能,切实起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作用,减少了不当行为的发生。

统筹联动

共绘防非“同心圆”

2025年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全体(扩大)会议暨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推进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机制,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着力提升齐抓共管工作效能。

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津市高度重视防非打非工作,建立了市区两级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分管金融、政法的市领导任市级工作机制组长,统筹全市防非打非工作。

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将防非打非工作融入日常监管,嵌入行业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全方位、多层次筑牢金融安全屏障,坚决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在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下,天津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行动起来,成立专班、压实责任、完善考核,上下同心筑牢金融风险防线。

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在辖属各分支机构均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相关辖属单位为成员的“落实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落实防非打非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同时,将防非打非作为各分支机构内控评价重要内容,建立工作例会、监测排查、教育宣贯等机制,推动工作要求落实落地见成效。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建立“内外聚力、上下共治、前后协同”“三维防御链”。分行层级设立“协助执行中心”,2023年以来处理司法执行业务超10万笔。总分支三级联动,网格化作战压实责任,推动“三问两查一警示”机制,阻断可疑交易。双防线无缝衔接,精准捕捉异常资金信号,累计协助公安抓获嫌疑人17名,拦截涉非资金近500万元。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辖属分支行积极配合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开展涉案账户查询、冻结、扣划等工作,开辟快速查控通道,指定专人负责,确保依法高效协作。

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天津市保险学会通过转盘抽奖的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防非知识答题”活动。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供图

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天津市保险学会通过转盘抽奖的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防非知识答题”活动。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供图

强化宣传

提升群众“免疫力”

防范是最好的化解,群众不上当是最好的防范。为提升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天津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宣传渠道和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6月15日,为切实提高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天津市打非办联合有关部门在红桥区西沽公园举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在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下,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天津市保险学会搭建宣传展台,向民众发放防非宣传折页,并通过转盘抽奖的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防非知识答题”活动。

“这种形式非常好,在做游戏的时候就把金融知识学了。以后,我们会自觉抵制高息保本的诱惑,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参加活动的张大爷对活动赞不绝口。

宣传日当天,全市各区各部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小分队和广大义务宣传员深入开展抵近宣传,累计组织现场宣传活动百余场,发放各类宣传品20余万份,张贴宣传海报标语6万余张,覆盖群众超百万人次。

除了集中宣传,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

厅堂成为宣传“主阵地”。大地保险天津分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营业网点资源,将11家营业网点升级为“防非宣传站”,各网点通过LED警示标语滚动播放、悬挂主题横幅、发放定制折页等形式开展专题宣传,打造“看得见、听得懂”的金融安全阵地。

对重点人群针对性宣传。招商银行天津分行入乡村、入校园、入企业、入社区,针对农村居民、高校学生、银发一族、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普及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出借银行卡的危害等内容。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走进天津大学等高校,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开展“防非知识进校园”专题讲座,为莘莘学子披上抵御风险的“金融知识铠甲”。

“津味”元素入脑入心。友邦人寿天津分公司巧妙利用天津方言的幽默劲儿和城市的人文特点,全力打造极具特色的“天津方言话防非”系列文化宣传项目。“我们设计了多个诠释地道天津方言的‘形象大使’,并通过活灵活现的方言段子,将制式化的风险提示变成简单易懂好记的‘防非攻略’。我们还将这些‘形象大使’转化成实用的文创产品发放给老百姓,并以‘形象大使’为重要元素拍成方言情景短视频,把复杂的金融风险变成身边的故事,让防非教育变得轻松有趣、入脑入心。”友邦人寿天津分公司合规部负责人汪洋说。

渤海人寿积极探索科技赋能金融教育的新路径,创新推出保险行业首对数字人IP,精心打造《海诺有约》《如菲视点》两档AI数字人栏目,并搭建虚拟化演播室场景,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金融知识普及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天津正扎实推进防非打非各项工作,力争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