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MBMC观察:中概股蘑菇街布局数字货币投资领域,股价大幅飙升近200%

2025-09-21 20:00

(来源:MBMC美顺)

中国电商平台蘑菇街(NYSE: MOGU)近日日宣布公司董事会批准最多 2000 万美元资产投资比特币、以太坊和 Solana 等数字货币及相关产品,旨在多元化财库并支持 AI 业务发展,授权主席 Chen Qi 决定收购时机和金额。

蘑菇街最新发布的声明表示,董事会认为,通过将数字资产纳入其核心资产,公司不仅可以多元化金库持有规模,还可多元化对下一代AI产品与服务所必需的运营能力。

受此消息影响,蘑菇街股价今天开盘一度暴涨近200%。

蘑菇街创立于2011年,曾是占据女生购物C位的品牌,亦是属于80后、90后女生的“回忆杀”。但风口上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2013年淘宝对导购链接的一场封杀,迫使蘑菇街提前结束社区模式,仓促转型电商平台,如今已成了Z世代眼中陌生而遥远的名词。

“当时是生存问题,容不得我们去想长期的梦想,只能活下来再说。”回想起当年的转型,蘑菇街CEO范懿铭语气平静。

十多年过去,互联网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拼多多崛起了,小红书火了,直播电商井喷了,蘑菇街却仍在摸索。这是一家在商业上看似“没那么正确”的公司,一家账面现金甚至比市值还高的公司。资本市场对它充满疑惑,但它却仍未彻底离场。

2023年3月,范懿铭成为蘑菇街的新任CEO。上任两年多以来,他一直带领团队探索平台业务以外的增长曲线。从去年6月开始尝试,蘑菇街以MCN的模式将团队的服务能力外延至抖音、快手、小红书,在充分测试后,果断放弃了抖音、快手这些更具规模的平台,全力押注小红书。

2023年4月,由蘑菇街孵化的AIGC应用WeShop唯象发布上线,该应用可以生成电商商品图及视频,主要服务于海内外电商商家,在全球获得近百万用户。

从明星电商平台到“为他人做嫁衣”的服务商角色,蘑菇街真的甘心吗?

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的提问,范懿铭坐了下来,用近1个小时的深度访谈,讲述蘑菇街过去十年的风光与遗憾,坦诚回应外界的质疑,也详细透露他如何思考蘑菇街的未来。

“过去十年,我们确实错过了很多风口,也踩过很多坑。但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范懿铭坦言,蘑菇街在不断试错中,终于明确了自己不要什么。

如今,留在牌桌上的蘑菇街,已经明确了自己要什么。在新的时代洪流中,属于他们的机会到底是什么?

十年浮沉,进军AI

01

蘑菇街曾一路站在风口,却似乎屡次踏空,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

2018年12月6日,蘑菇街在纽交所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时尚科技第一股”,背后站着腾讯、高瓴、红杉等资本巨头。那时候的蘑菇街,聚集了超过5万名时尚达人和近2万名主播,风光无限。

范懿铭回忆起最风光的日子,言语间流露出几分感慨:“2013年之前,大家都是先逛蘑菇街、美丽说,再去淘宝购物。”

但好景不长。2013年,淘宝封杀外链导购,切断了蘑菇街的生命线。自此之后,蘑菇街便在转型之路上频繁摇摆,付出巨大代价。蘑菇街不得不迅速转型为以内容为基础的电商平台。

为寻求规模效应,蘑菇街选择了与昔日竞争对手联手,但结局并不如预期。

2016年,蘑菇街迎来了转型道路上最重大的并购事件:与美丽说合并。彼时,美丽说签约了多名顶流明星代言人,还布局了多个热门综艺节目,投入巨大。合并本为强强联合,却意外导致内部资源严重分散,“我们做了差异化运营,美丽说做白领群体,蘑菇街做年轻学生群体。但实际上用户画像极其相似,最后弹药分散、团队内耗严重。”

范懿铭坦言,当时没有快速止损的决心。“市场用户心智都砸进去了,合同也没结束,非常烧钱,很舍不得直接停掉,这就是沉没成本。”最终,蘑菇街因为迟疑而错过了2017到2019年电商行业高速增长的黄金窗口。

资本环境的收紧更让问题加剧,此后蘑菇街也曾短暂尝试过低价模式,但很快发现这种模式与公司团队基因完全不匹配。“团队感到非常不适合,和我们的基因、价值观都不匹配。”范懿铭回忆。

随着行业进入电商直播时代,李佳琦、薇娅、辛巴等大主播抢走了所有目光,蘑菇街逐渐失去了在舞台上的位置。2025年的今天,外界质疑声仍不绝于耳。但现实情况是,蘑菇街并未离席。

“我们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更适合我们的方式生存下来。”范懿铭说。

现在的蘑菇街开始做平台业务以外的探索,一方面在积极拥抱AI和全球化,成立了WeShop唯象这个从内部孵化而来的创业团队。

截至2024年9月,WeShop全球注册用户近百万,过半来自海外。依托蘑菇街深厚的时尚运营积淀,WeShop将AI技术深度嵌入用户洞察和时尚消费场景,成为时尚领域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的“隐形冠军”。

另一方面,范懿铭正带领团队在稳住平台业务基本盘的同时,去小红书探索依靠自身审美与时尚基因的MCN新业务。

谈起与小红书的差异,范懿铭指出,蘑菇街以前叫社区电商,但本质上是电商。

“只是我们电商是用内容、用直播、用体验的形式给用户创造购物体验,我们从来没有脱离购物场景。但小红书是更纯的社区。”范懿铭解释称,购物在小红书里属于附带需求,社区的互动和分享是主需求。

如今,无论是成为服务全球商家的AIGC工具,还是成为小红书平台的服务商,蘑菇街都在进行更接地气的新业务探索。

过去数年频繁摇摆的代价,让蘑菇街在今日的竞争中愈发清醒。“我们过去确实错过了很多风口,也踩了很多坑。”范懿铭说,“但好在现在我们清楚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放弃抖快,只做小红书MCN

02

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断试错、资本的追捧和冷静之后,蘑菇街正走在一条更务实的新路。范懿铭的办公室里至今还摆放着多个版本的蘑菇街封面,其中不乏如今正当红的流量明星。

回忆起一年多前MCN新业务押注小红书的决定,范懿铭语气依旧笃定:“小红书是我们最擅长、也是最适合我们的机会。”

但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轻松。2024年初,范懿铭接任蘑菇街CEO近一年,平台业务日趋平稳,他和团队都渴望探索出一个“能好好挣钱”的新业务。他们迅速尝试了抖音、快手甚至视频号等电商平台,均未感觉“对”。

“我们团队擅长的是审美、时尚内容,擅长非标的服饰、美妆这些品类。但这些优势,在抖音、快手生态中无法发挥,因为那里的核心竞争永远是低价标品。”范懿铭坦言。

2024年Q3结束后,范懿铭下定决心,MCN新业务全面押注小红书。“这一次,团队反而没有任何犹豫,大家很快达成共识。”范懿铭说,“过去我们尝试太多平台,每次都想着‘都试试’,结果弹药分散,什么机会都没抓住。这次我们彻底不一样了,我们明确了,MCN业务只做小红书。”

范懿铭分析称:“1000亿交易规模对应1.2亿日活,这个比例意味着小红书的渗透率远未饱和,市场规模至少还有翻倍甚至更多空间。小红书的商业化进程并不慢,社区与电商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电商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他看来,抖音的兴趣电商闭环逻辑已经成熟且自洽,但小红书不同,后者对内容电商心智的构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恰恰意味着蘑菇街还有很大的机会空间。

“我们知道,MCN业务不All in根本做不起来。”面对记者对押注单一平台风险质疑,范懿铭毫不掩饰自己的坚定,“我们是创业,尤其是新业务,我们根本不用考虑押注一个平台的风险。你都还没做起来,去想这些有什么意义?”

MCN新业务的商业逻辑也十分鲜明——围绕主播选品,而非围绕商品。“做非标品电商,人比货更重要。如果只围绕货招商,最终会陷入商品同质化竞争,谁也跑不出来。”范懿铭表示。

新业务搭建一年多以来,截至2025年6月,蘑菇街MCN已跻身小红书MCN赛道前三。“去年目标是前十,今年我们直接定了第一,保底前三,因为只有头部玩家才有规模和利润。”范懿铭表示。

在范懿铭眼中,蘑菇街与小红书天然契合。“我们团队拥有审美基因和时尚基因,我们比较擅长非标的服饰和美妆类目。抖音快手基本上都是低价标品逻辑,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擅长的,我们团队的基因也决定了,小红书是我们最适合的。”

曾经野心勃勃、总想与巨头一搏的蘑菇街,如今只专注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放弃了“什么都想要”,专心成为精准赛道上的头部玩家。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