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海外点评】美联储如期降息,新兴市场及美国股市受益上涨

2025-09-21 19:01

(来源:诺安理财狮)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为:股票(MSCI全球股票指数上涨0.99%)>债券(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下跌0.07%)>商品(彭博全球商品指数下跌0.79%)> REITs(富时EPRA/NAREIT全球REITs指数下跌1.15%)。

股票方面,本周全球重要股票市场涨跌不一。新兴市场股市(MSCI新兴市场+1.15%)表现好于发达市场股市(MSCI发达市场+0.97%)。新兴市场中,巴西、印度、中国股市上涨,俄罗斯股市下跌;中国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09%,领涨全球重要股票指数。发达市场股市中,美国>日本>欧洲。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21%,标普500指数上涨1.22%,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05%,三大股指均创历史新高。日经225指数本周上涨0.62%,创历史新高。欧洲股市表现疲弱,欧洲STOXX600指数下跌0.13%,德国DAX指数下跌0.25%,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72%,法国CAC40指数上涨0.36%。行业层面,本周全球股市中,信息技术、电信业务与非日常消费品行业较全球股市获得相对收益,其他行业表现均落后于全球股市,其中原材料、医疗保健、公用事业和日常消费品行业录得负收益。

大宗商品方面,国际油价先涨后跌,受俄乌地缘冲突及原油供需共同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行至68.47美元/桶,后逐步回落至66.68美元/桶,周度表现为-0.46%;本周欧美天然气价格同步下行。工业金属价格涨跌不一,铜、铝、镍价格下跌,铁矿石、螺纹钢价格上涨;黄金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本周上涨1.16%至3685.30美元/盎司,白银价格上涨2.13%至43.08美元/盎司。

债券市场方面,美联储9月FOMC会议降息25bp,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变陡峭,三个月收益率下行5.7bp至3.971%,二年期收益率上行1.5bp至3.573%,十年期收益率上行6.1bp至4.128%。欧洲主要国家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英国上行8.2bp至4.714%,法国上行7.5bp至3.552%,德国上行5.5bp至2.744%。日本央行9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0bp至1.631%;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0bp至1.785%。汇率方面,美元指数下行后回升,最新为97.644,较上周上行0.10%;欧元对美元升值0.102%至1.1746,英镑对美元贬值0.62%至1.3472,日元兑美元贬值0.182%至147.95;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最新为7.1128,周度变化为+0.1535%。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8月零售销售月环比+0.6%,远高于市场预期+0.2%。13个零售类别中有9个实现增长,网络零售、服装店和体育用品商店增幅领先,而汽车销售增速相对缓慢。零售数据反映出美国消费者仍在持续支出,一定程度缓解劳动力市场数据走弱后的担忧。美国8月进口价格指数月环比+0.3%,高于预期-0.2%,前值从+0.4%下行至+0.2%。分产品看,消费品及汽车、零部件类商品的含关税进口价格涨幅与关税增幅基本持平,表明关税成本基本由美国进口商承担;食品、饲料以及工业供应品和材料的含关税进口价格涨幅低于关税增幅,出口商分担了部分关税成本。从贸易国家看,日本、欧洲、英国、墨西哥等美国贸易伙伴今年商品的进口价格涨幅低于2022年至2024年进口价格涨幅,而中国由于关税加征幅度最大,进口价格涨幅高于过去增长幅度。美国8月工业产值环比为+0.1%,好于预期的-0.1%,但前值从-0.1%下修至-0.4%;其中制造业产值月环比为+0.2%,高于预期-0.2%。7月下旬美国对关税措施的修订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信心。8月美国新宅开工套数为130.7万套,低于预期的136.5万套,环比下滑8.5%,超市场预期。反映出建筑商信心不足,房价仍面临下行压力。欧洲方面,欧元区8月CPI同比增长为+2.0%,低于预期+2.1%,CPI环比为+0.1%,低于预期+0.2%,核心CPI同比+2.3%,与预期及前值持平。另外数据还显示欧元区劳动力成本对内生性通胀的贡献下降,企业利润增速亦在放缓,预计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欧央行年内仍有降息可能。日本方面,日本8月CPI同比+2.7%,低于预期+2.8%与前值+3.1%,除食品与能源CPI同比+3.3%,与预期持平。

央行决议方面,美联储9月会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BP至4.0%-4.25%,储备余额利率、贴现利率下调至4.15%、4.25%,符合市场预期。利率声明中,承认就业增长放缓,新增提及“通胀水平有所上升”的表述,判断通胀依然略高。经济预测方面,1)上调今明后三年GDP增长预期。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和更长期的实际GDP增速分别为1.6%(前值1.4%)、1.8%(前值1.6%)、1.9%(前值1.8%)、1.8%;2)上调明年的PCE通胀以及核心PCE通胀预期。2025年PCE和核心PCE预期持平3.0%、3.1%,将2026年PCE通胀、核心PCE通胀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2.6%。3)下调明后两年的失业率预期。预计2025年失业率水平持平4.5%,2026-2027年失业率均下调0.1个百分点至4.4%、4.3%。点阵图方面,9月点阵图中美联储下调了今明后三年的利率展望,其中今年和后年的利率预期均下调30个基点,明年的下调20个基点,意味着年内后续的10月、12月议息会议均降息25BP,2026年仅降息1次。整体看,美联储认为就业市场风险有所增加,鲍威尔称降息为风险管理型降息,美联储内部并不广泛支持降息50基点,承认就业下行风险上升,对通胀判断仍然是一次性的。年内美联储利率决策主要取决于美国劳动力市场变化,通胀压力次之,政治因素对美联储影响增强,预计美联储政策基调逐步转鸽派。日本央行9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不同于此前全票通过的决议,本次决议意外出现两票加息票。此外,日央行宣布启动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和J-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减持,计划每年在市场上出售约3300亿日元ETF,以每年约50亿日元的速度向市场出售J-REIT。截至3月底,日本行业ETF持仓市值达74.5万亿日元,如果按每年3300亿日元的抛售规模计算,以当前市场环境日本央行完全清空ETF持仓将需要112年时间。

政策方面,美国两党短期支出议案均未在参议院获批,10月1日政府停摆风险高;两党核心分歧在医保政策,共和党反对短期议案含医保条款,民主党则要求增加医保支出等;特朗普已警告政府可能关门。

QDII基金近期观点:

· 诺安油气能源基金:

受地缘冲突及供需因素共同影响,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6%至66.68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2%至62.68美元/桶。标普能源股票指数受美股大盘及油价影响,本周表现为-0.02%。

地缘事件方面,乌克兰加大对俄罗斯能源设施袭击力度,乌武装力量无人系统部队对俄罗斯萨拉托夫炼油厂、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以及另外一处石油生产基础设施等进行打击。供需方面,美联储降息美元指数回升,美国原油库存数据增加,房地产新开工数据不及预期。

数据方面,RYSTAD ENERGY最新数据显示,OPEC组织2025年7月原油产量为2782万桶/天,高于2024年12月的2684万桶/天,低于6月的2800万桶/天;沙特7月原油产量为每天943万桶,高于去年12月的890.9万桶,低于6月的956万桶/天;俄罗斯7月日产量为914万桶,高于去年12月903.5万桶,高于6月的908.6万桶;主要产油国增加原油供给。美国原油产量维持于1340万桶~1350万桶/天左右水平。库存方面,截至9月12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928.5万桶,预期为增加106.7万桶;库欣原油库存为减少29.6万桶;战略原油库存增加至4亿桶左右,美国持续增加战略原油库存。当前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和库欣原油库存均为过去五年库存低位,战略原油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成品油方面,蒸馏油库存增加404.6万桶,预期为增加124万桶,汽油库存为减少234.7万桶,预期为增加61万桶;当前美国蒸馏油库存处于过去五年低位、汽油库存略低于过去五年均值水平。

中东地区、俄罗斯与乌克兰间的冲突将会保持油价的地缘风险溢价。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原油需求增速,但随着贸易谈判的持续推进,经济增长预期亦出现边际修复,低油价亦会支撑原油消费。主要央行仍在降息周期。当前全球原油库存总量较低。短期油价的运行主要受地缘冲突的风险溢价影响,但OPEC+增产造成的原油供应增加或逐渐影响原油价格。短期保持对国际油价持下有底、上有弹性判断。尽管美国能源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长放缓,但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并预计三、四季度业绩增速逐步好转。投资者可关注油价的波动,逢低积极对原油产品做相关布局。

·诺安全球黄金基金:

本周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延续上行趋势,周度上涨1.16%至3685.3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部分亚洲和中东国家央行持续增加黄金的储备。本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元指数上行,反映市场波动的VIX指数下行,全球黄金ETF持有量加速增加。

美联储9月会议如期降息,将本次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型降息,承认就业下行风险上升。美联储降息决策落地后黄金价格小幅回调,反映的是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兑现建议。

年内美联储利率决策主要取决于美国劳动力市场变化,通胀压力次之,政治因素对美联储影响增强,预计美联储政策基调逐步转鸽派。央行增持、美元资产再配置需求的中长期逻辑会持续支撑金价走势。仍持续看好黄金中长期的上涨逻辑。投资者可关注黄金价格走势,逢调整逐步增加黄金配置比例以把握黄金投资机遇。

·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基金:

本周海外REITs资产价格涨跌不一。STOXX 全球1800 REITs指数下跌1.25%;分市场看,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全球REITs中,行业表现为:工业>办公>酒店娱乐>特种>住宅>医疗>零售。

美国REITs公司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医疗、办公、零售、工业、住宅REITs盈利获得正增长,酒店娱乐、工业、住宅、医疗、零售REITs盈利增速超市场预期。未来看预计医疗REITs业绩增速保持相对优势,零售REITs业绩稳定增长,特种、酒店娱乐业绩逐步回暖。

REITs同时具备股票属性和债券属性,利率下行周期同时利好两类属性。受贸易环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影响,REITs公司或减少收并购交易从而影响业绩表现。投资者可在海外央行降息周期中关注海外REITs中长期的配置机会。

重点市场点评:

·港股

 一、市场总体表现

港股本周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恒生指数全周上涨0.59%,收报26,545.10点;恒生科技指数表现突出,大幅上涨5.0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15%。市场在前半周延续反弹动能,恒指一度突破26,600点;后半周受获利回吐压力影响。

二、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 美联储降息落地提振风险偏好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4.25%,为年内首次降息,也是时隔9个月后重启降息。鲍威尔表示此次降息旨在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风险,未来将根据数据逐次公布会议决策。尽管市场已提前消化降息预期,但此举仍显著提振全球风险偏好,尤其利好对流动性敏感的港股市场。

  • 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弱复苏格局

国内8月经济数据公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1%,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政策效果仍需时间巩固。

  • 流动性环境显著改善

香港市场流动性状况较8月大幅缓解。隔夜Hibor从8月底的4%高位回落至2.63%附近,3个月Hibor利率为3.22%。港元汇率企稳在7.77附近,逼近强方兑换保证水平(7.75),若触发强方保证,金管局或将释放更多流动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年内净流入已突破1万亿港元,成交占比升至30%左右,成为市场重要支撑。

三、技术面与资金行为解读

  • 关键技术位置分析

恒生指数本周成功站稳26,000点整数关口,并一度测试26,600点阻力区域。26,200点构成短期重要支撑,而26,800点则成为上行阻力位。恒生科技指数强势突破6,000点心理关口,技术面转强明显。

  •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板块轮动加速:资金继续向科技板块聚集,AI产业链、云计算等成长确定性相对较高的细分领域获资金青睐的同时,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有色金属板块(特别是黄金)以及受益于假期临近的旅游消费板块也表现活跃。

沽空比例下降:本周日均沽空金额为324.85亿港元,较上周减少19.13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的日均值为9.35%,较上周下降2.03个百分点,反映市场悲观情绪缓解。

估值修复进行中:截至9月19日,恒生指数的PEPB分别为12.04倍、1.23倍,处于2019年以来86%、89%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的PE、PB分别为23.86倍、3.49倍,处于2019年以来34%、74%分位数水平,显示科技板块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四、后市展望与投资策略

短期展望与关键监测指标展望下周,市场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中美关系进展: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市场关注两国元首是否会进行通话;

技术面关键位:恒指需要守住26,200点以维持上涨趋势,若突破26,800点可能打开上行空间;

节假日效应:中秋国庆假期临近,旅游出行相关板块活跃度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以上市场数据来源彭博社。本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