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9月15日-9月19日周报:上纬新材第二/建工爷叔

2025-09-21 20:34

来源:凯瀚财经

本周有2IPO项目注册生效。2025年以来,一共有50个项目注册生效,其中主板23个,创业板21个,科创板6个。

本周北交所有2个项目注册生效,2025年以来一共有20个项目注册生效。

本周批文数量明显偏多,我们判断是在9月底年报数据过期前集中给了一批,以保证10月份的发行节奏。

本周新增受理项目3个,均为北交所项目,其中九目化学是万润股份分拆上市,百诺医药20249月曾从创业板撤回。

1)优迅股份暂缓表决

本周新广益创业板项目、元创股份主板项目上会获通过,优迅股份科创板项目暂缓表决

优迅股份是近期第三家暂缓表决的科创板项目,披露的原因是委员就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疑虑。

从问询回复看,审核中心在审核过程中也关注了一笔股份转让未确认股份支付的合理性。20238月,公司一名员工离职,将所持股份的一半转让给实际控制人,转让价格大约是公允价值(同期外部投资者入股价)的60%。由于实际控制人承诺该等股份将在三年内授予其他员工,因此公司认为不构成对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激励。

公司在回复中还列举了类似案例,并做了模拟测算,假设构成对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激励,也只需要确认10.29万元股份支付,对业绩影响极小。

如果确实是因为这个事情暂缓表决,我们觉得一是没啥必要,二是二次上会也肯定会通过。

2)下周上会安排

根据预告,下周百奥赛图、摩尔线程科创板项目、南网数字创业板项目、蘅东光北交所项目将上会

百奥赛图主要提供各类创新模式动物以及临床前阶段的医药研发服务,公司已于20229月在香港上市,后于20236月申报科创板。但公司2023年及以前年度持续亏损,审核长期处于停滞状态。2024年公司扭亏为盈,20251-6月净利润达2,855万元,加上科创板审核环境有所松动,因此得以安排上会,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两地对未盈利生物项目IPO的态度差异。

摩尔线程是优迅股份之后又一个今年6月受理、9月即安排上会的项目,体现监管层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其他同期申报的项目大部分都还没有完成第一轮问询。

南网数字主要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南方电网持有其85%的股份,同时也贡献了其85%左右的收入,本质上可以认为就是南方电网的一个事业部。公司也是今年6月受理、9月即安排上会。如果说摩尔线程插队上市还可以用服务国家战略来解释,这个公司插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又是什么呢?

蘅东光主要从事光通信领域无源光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23年净利润6,100万元,因此当时选择申报北交所。但申报后业绩爆发式增长,2024年净利润1.43亿元,20251-6月就达1.42亿元,主要得益于AI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终端客户对AI数据中心的建设进程加快。

4、终止

本周终止审查项目2个,均为审核周期明显偏长的项目。

钵施然主要从事棉花收获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于20226月申报,20232月平移至交易所,审核已经长期停滞。

容汇锂业主要从事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已于20236月通过上市委审议,但一直未提交注册。根据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撤回原因大概率为业绩下滑。

5、提交注册

本周无提交注册项目,也预示本周的批文节奏并非常态。

二、关于上纬新材第二

这两周市场上出现了“上纬新材第二”——天普股份。天普股份是一家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停牌前市值大约36亿。822日,公司公告杨龚轶凡将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杨龚轶凡控制的中昊芯英AI芯片领域的独角兽。

消息一出,市场自然联想中昊芯英将“借壳”天普股份,于是天普股份从822日开始连续13个“一字涨停”,市值迅速上升至123亿。其间经历两次停牌核查,都未能打断连续涨停的节奏。

和智元机器人本身未直接参与上纬新材控制权交易不同,中昊芯英直接参与本次交易,因此披露了其财务数据。2023年及2024年,中昊芯英分别实现净利润8,133万元和8,891万元,已经符合科创板申报条件。A轮、B轮投资人和公司签订了20261231日前完成上市的对赌条款,看起来很紧张,但从目前科创板的审核导向看(参考摩尔线程的审核速度),实现目标的把握是非常大的。

加上我们在讨论智元机器人的时候提到的,所有有强烈借壳预期的上市公司,实际上都不可能被借壳。也就是说,中昊芯英不可能去借壳天普股份。

在回复交易所问询时,中昊芯英也明确表示“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亦与本次收购无关”。

但是杨龚轶凡取得天普股份控制权,不是为了把中昊芯英装进去,那到底是为啥呢?

这个问题交易所也进行了问询,他们的回复是:

杨龚轶凡先生认可天普股份汽车主机厂资源、汽车行业资质与认证和上市公司平台等方面的资源……杨龚轶凡先生将促使上市公司紧跟市场趋势和变化,从传统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一个AI芯片公司的创始人,去收购一个油车零部件公司,目的是帮助它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你们信吗?

这个回复让人想起2234月,群臣向孙权劝进,劝他当皇帝,孙权不同意,理由是:“汉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心而竞乎?”(大汉王朝衰败到这个地步,我不能挽救已经很遗憾了,哪有心思当皇帝呢?)你们信吗?

鬼都不信。

那么,这些半导体、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去收购相对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只剩下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没有理由。就是每个人做一件事情,不是一定需要一个理由。有钱人买一家上市公司,和普通人买个labubu一样,买回去就放在那里。但这个交易毕竟作价21亿左右,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第二种是财务投资。本次交易的直接出资方有三家:中昊芯英9.65亿、海南芯繁3.95亿、方东晖7.64亿。中昊芯英实际控制人虽然是杨龚轶凡,但由于经过多次融资,他在中昊芯英的持股比例只有33.70%,其余股份都是各轮投资者持有,可以说9.65亿主要是各轮投资者出的;海南芯繁的实际控制人虽然也是杨龚轶凡,但穿透后他实际上只出资500万,其余股份也是中昊芯英的股东及其关联方持有。

到本周五,天普股份的收盘价达到91.96元,本次交易的三方出资人合计浮盈已经超过60亿,其中大部分被中昊芯英的各轮投资者享有。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把中昊芯英推到前台,和天普股份的老股东签个协议,然后让不懂借壳规则的二级市场产生借壳的幻想。

智元机器人和上纬新材的交易,大致逻辑也是如此,只是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团队的出资比例会更高,享有的浮盈更多。

所以,从这两笔交易的受益者倒推,它们更像是这些明星企业背后的财务投资人牵头策划的又一笔财务投资。只是这种一个月可以赚三倍的财务投资,必须有一个明星企业来站台才可能实现。当然,对于“动机”这种事情,只能猜测,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客观依据。

三、关于建工爷叔

本周还有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再次成为A股市场不可理喻的注脚。

在上周四的时候,网上有个老股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红了。这个股民2013年开始买入上海建工,在上一轮大牛市中其实已经获利颇丰,但他没有及时离场,导致后来被套;后面虽然多次补仓,但一直没有解套,这一套就是10年。

于是市场上发起了为该股民解套的行动,从上周五到本周四,连续五个涨停……本周四,上海建工成交86亿元,是199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值,直接在原来最高值的基础上翻了一倍多。然后,周五开盘不久,又被封住跌停。

另外一个首开股份(维权)的情况,和这个差不多。

这些事情,怎么说呢,我们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反思,让二级市场这帮人影响政策制订,做出停掉IPO、压制IPO发行价、不准减持、不准融券的决定,到底合不合适?这帮人到底配不配赚钱?

四、关于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本周有篇文章在网上较为流行,它介绍了一篇学术论文,这篇论文用学术研究的方法定量分析了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最终的结论是:AI确实在抢人类的工作,主要抢的是初级岗位,抢的方式是减少招聘(而不是裁员),批发和零售业是影响最大的行业;最顶尖和最普通大学毕业生(前20%和后20%)受到的影响较小,中上等大学毕业生(40%-80%分位)受到的影响更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