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0 20:07
SHPGX导读:9月19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在北京举行。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粟科华发表题为《国内外资源市场协同,提高产业链韧性》的主旨演讲,粟科华表示,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不断成熟发展,正逐渐从“战时保供”,转向构建更具韧性、更灵活、更市场化的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
摄)
9月19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在北京举行。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粟科华发表题为《国内外资源市场协同,提高产业链韧性》的主旨演讲,粟科华表示,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不断成熟发展,正逐渐从“战时保供”,转向构建更具韧性、更灵活、更市场化的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
粟科华指出,中国天然气市场除继续做好保供工作外,对产业链韧性的关注不断提升。保供是时间性、战术性的任务目标,聚焦于应对已知的、季节性的挑战;产业链韧性需要有长期性、战略性的能力,旨在应对各种未知的、突发的系统性风险。高韧性天然气产业链具有多元化、经济性、冗余性、敏捷性、灵活性的特点。
天然气市场关注重点的转变,对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出了新要求。粟科华认为,国内需求增速放缓,供应稳定增长,整体供需态势趋于宽松。在此背景下,行业工作目标逐步从重点时段保供转向常态化保畅。同时,伴随着可再生发电装机快速增长、新增用电峰值高需求刚性强、异常气候现象增加等市场变化,保供压力在关键时刻将更加突出,峰值需求量及价格承受能力将大幅增长。同时,靠天吃饭的季节价差难以常态化支持大量新增投资建设,冗余设施和能力需要保持经济和可持续运行。
为满足天然气市场对产业链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全方位提升产业链韧性至关重要。对此,粟科华提出以下措施:一是建设多元化的资源和市场体系,利用不同资源、不同市场的差异对冲波动;二是设施能力建设重点由储存能力转向冲锋能力,常态化预留调节空间;三是搭建柔性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四是持续完善的监管体系和价格机制。目前,业内各方正在积极探索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方式方法。例如,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通过高效的统筹调配能力,创新的产品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市场主体提升自身韧性。
最后,粟科华呼吁业内各方互利共赢,共谋发展,助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增效,构建更具韧性、更灵活、更市场化的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
本次会议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上海中远海运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内外能源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及代表三百余人。会议聚焦“十五五”期间天然气市场形势展望、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管网平衡管理、气电协同发展、生物天然气绿色核证、国际油气供需形势及贸易体系等热点议题,助力企业把握全球市场动态,促进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来源 |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本文作者| 汤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