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1 10:41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莉兰】在大亚湾核能科技馆内,一张张见证历史的老照片,一本本纸张略微泛黄的法语手册,都在无声诉说中法核能合作的源远流长。9月18日,“走读中国”法国媒体团来到深圳,参访大亚湾核电基地,并相继走访中国广核集团研究院机器人实验室、热工水力实验室、核电安全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研究机构。从科技馆到实验室,媒体团成员通过实地探访,深切感受中法核能合作的历史厚度与创新活力。
“走读中国”法国媒体团在中国广核集团工程公司留影
在大亚湾核能科技馆内,讲解员陈语嫣向法国媒体团介绍,作为中国大陆首座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年开工建设,其间在技术上获得法国专家的大力支持。如今,中广核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核电企业,拥有28台在运机组、20台在建机组。“最令我触动的是,这座核电站竟是中法共同努力的成果。”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奥雷利安·塔谢(Aurélien Taché)感慨道,“这是我此前未曾了解的历史。”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黄超表示,中广核正起源于中法合作的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并持续推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成功研发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法国网红孵化公司Trendl首席执行官马克西姆·萨巴尔克(Maxime Sabahec)感叹:“中广核的创立曾得益于法国的支持,这让我们深感荣幸。随后企业实现了迅猛发展——中国从未停止创新。如今的中广核已作为(行业)领军者参与全球核能重大议题讨论。”
法国媒体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工作人员举行座谈交流
参访过程中,塔谢特别注意到人员交流的变化。“那些曾被派往法国接受培训的中国工程师回国后获得了高度重视。如今,法国技术人员也来到大亚湾进行技术学习。”他认为这种角色转换体现了一种平等、互敬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完全契合法中两大友邦的关系定位”。
除核能领域外,法国媒体团同样关注中法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前景。塔谢坦言:“法国在光伏、太阳能和海上风电等领域已显落后,我们需要与中国携手合作。”
此次核能探索之行不仅展现了中法两国在核能领域长期合作的成果,更展望了双方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的共同愿景。这段跨越四十年的合作历程,既是中法友谊的生动见证,更是人类共同追求清洁能源未来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