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1 00:53
一次次牵手联动,意义深远!
9月12日,《西宁—海东都市圈(农业农村)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标志着西宁市和海东市从简单牵手到实现了产业链的深度咬合,西宁市、海东市冷凉蔬菜产业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联动海北州、海南州、海东市、果洛州、玉树州……西宁挑大梁、勇争先,发挥省会城市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全省“四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和“亲戚”们联系更加紧密、走动更加频繁,携手让“青字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品牌越叫越响!
我们欣喜地看到:
最新一批来自海南州贵德县的红笋通过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批配中心平台,跨越千里,奔赴香港;
西宁街头,来自海北州各县的体验店、直营店、牛羊肉专卖店火爆出圈,推动海北州农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省内外市场;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本地蔬菜交易区中,来自海东市互助、平安、乐都等地的菜品鲜嫩透亮,发往全国各地,讲述着青海大地丰收的故事。
……
“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热烈迸发!
一个抱团发展、共建共享的创新生态圈被打造出来。
作为全省经济的“主引擎”“压舱石”,西宁与省内市州频频“牵手”,通过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实现破“圈”发展,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力量。
跨越山海:高原蔬菜的“出圈”之旅
当前正值丰收季,通过青海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批配中心这一窗口,海南州冷凉蔬菜正走上粤港澳居民家的餐桌。
今年6月,按照西宁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为助力西宁高原冷凉蔬菜市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青海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批配中心在广东东莞建成投运,成为高原冷凉蔬菜供港的重要枢纽。来自西宁汇丰农业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农业)的蔬菜便是由此平台“奔赴”香港。
走进汇丰农业的蔬菜基地,13万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在电脑精准控温下暖意融融,辣椒如红玉垂挂枝头,番茄串果在藤蔓间若隐若现,各类叶菜舒展嫩叶,勾勒出现代农业的未来图景。
“以往,我们的供港冷凉蔬菜都需要先发到深圳或东莞,再由那边的公司向外供应。如今,我们实现了‘自产自销’模式。”汇丰农业总经理董海清告诉记者。2024年汇丰农业联合16家合作社(其中包括1家海南州贵德县合作社)及23家加工企业开展蔬菜种植与出口业务,备案蔬菜种植面积达2.7万亩。首批西宁冷凉蔬菜通过青海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批配中心发往香港,汇丰农业大通县景阳生产基地也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青海省第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董海清一边说,一边轻点手机,向记者展示着最新一批抵达香港的红笋。“红笋是喜凉作物,夏季南方气温偏高,贵德县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且夏季凉爽,非常适宜红笋生长,3月至9月可种植两茬。贵德红笋不仅产量可观,品质也非常好。”
在市州联动的作用下,不仅提高了冷凉蔬菜的收购价,还通过个性化的二次包装、精拣菜品等改善品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蔬菜售价,让种植户和销售户的“钱袋子”都鼓起来。董海清介绍:“目前我们在做海南州多个合作社的供港备案工作,争取在10月左右打通供港销售渠道,让更多来自海南州的冷凉蔬菜走上香港人的餐桌。”董海清说,“下半年,我们将建设符合配菜标准的5000吨级标准冷库,到时每天能发10车,不仅要供香港,还要让全国各地都吃上我们的冷凉蔬菜!”这场走出高原、跨越山海的供应,不仅是蔬菜的流通,更是西宁与海南州深度联动的生动写照,是两地携手前行、共谋发展的奋进新曲。
区域联合:凝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如何发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作用,让“青字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得更远?西宁给出了答案——
只有市州紧密联动,形成区域合力,才能让产业做大做强、走得更远。
2025年,西宁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西宁海关,将海南州贵德县0.6万亩蔬菜种植基地纳入西宁市供港蔬菜基地认定范围,销往香港市场。通过建立完善的产销对接机制,引导海南州、海东市西蓝花、西芹、甘蓝等多种蔬菜进入西宁市场销售,有力带动了周边地区蔬菜产业发展,形成以西宁为核心的区域蔬菜产销一体化格局。持续发挥市县联动机制,组织合作社赴大湾区考察销售市场,加强基地与终端销售商对接,探索出了“集”和“散”衔接、产和销对接的销售模式。
同时,推进以头部企业为主的西宁农畜产品对外输出结算平台建设,带动全市及海南州、海东市的种植合作社蔬菜对外输出销售,充分发挥西宁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
此外,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全市蔬菜基地建成产地预冷设施268套,冷链运输车23辆,新增冷库7座,构建起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全环节的冷链网络。西宁已逐渐成为全省冷凉蔬菜产业中,集集中育苗、规模生产、冷藏保鲜、品种研发、初次加工为一体的引领者。
“冷凉蔬菜要持续‘出圈’,就要依靠‘强强联合’,做到冷凉蔬菜的长期稳定供应。”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市州联动机制,实现技术、资源和市场信息等的共享,让全省各市州的优势与西宁的市场渠道形成合力,使冷凉蔬菜在时间差中抢占市场先机,实现长期稳定向外供应。
随着市州联动的持续推进和完善,我省冷凉蔬菜销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多地在农业产业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也将推进“青字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一路生花”!
多元融合:奏响市州联动“共富曲”
当环青赛骑手穿越青海湖畔的油菜花海,镜头扫过的不仅是碧波荡漾,更有牧民手捧的牦牛酸奶;“青超联赛”现场,门源蜂蜜的试吃台前排起长队,体育激情与田园丰收在此刻共鸣;西宁街头,海北州6家体验店、直营店、牛羊肉专卖店火爆出圈,该州农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省内外市场……依托西宁中心城市优势,市州联动的“共富曲”越奏越响!
走进位于我市城西区的一家海北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体验店,一股浓郁的“高原气息”扑面而来。货架上,祁连牦牛肉色泽鲜红,纹理清晰;门源菜籽油在灯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包装精美的蜂蜜吸引着顾客们纷纷驻足挑选。一位正在挑选牦牛肉的市民笑着说:“这肉看着就新鲜,都是从海北州直接运过来的,吃着放心,我得多买点!”
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为桥,西宁与海北州四县建立起了紧密的结对联动机制。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农畜产品展销会……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同盛大的“高原农产品派对”,将两地紧紧相连。在“青超联赛”开幕式的农畜产品展销现场,来自海北州的李老板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热情地向顾客介绍产品,一边兴奋地说:“这个平台好,让我们的产品能被更多人看到,这几天的销售额比平时翻了好几番。”
海北州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正更快更好地走向省内外市场!在店铺支持方面,西宁主动为海北州四县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帮助,6家体验店、直营店、牛羊肉专卖店顺利落地;在线上销售领域,西宁市商务局帮助推动海北州农畜产品进京东云仓,加大线上采购力度。同时,组织开展“党建赋能 青海优品出青”选品会,为海北州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海北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进学校、进企业、进超市”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
从各自为营到握指成拳,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西宁正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的担当,奏响市州协同发展的奋进强音——
目前,在西宁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推动、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西宁市农业农村局正深入对接上海光明集团江阳农产品批发市场、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长三角市场,并与玉树州、果洛州、海南州、海东市等地农业农村局联动,搭建企业联动平台。
一项项市州联动“牵手”的成效凸显,我们看到,定址在西宁市的玉树市及果洛州班玛县精深加工厂建设工地上钢架林立;西宁—海东冷凉蔬菜产业一体化交流座谈会上,各种植大户畅所欲言,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海南州、海东市的田垄里菜畦如画,西宁市与两地冷凉蔬菜抱团销售工作正在深入推进。
放眼望去,一幅产业联动、生态共护、百姓共富的壮美画卷,正在高原大地泼墨挥就。未来,西宁将继续以龙头之姿引领“青字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破浪前行,让更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出高原、走向世界!(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