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0 17:00
(来源:ETF炼金师)
截至8月末,沪深两市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总规模已突破5.1万亿元,具体数据为沪市736只ETF的总市值为37161.16亿元,以及深市531只ETF的总市值为14143.59亿元。这一数据较上个月持续增长,显示出ETF市场的稳健发展势头。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最新披露,截至8月末,沪市的基金产品总数为909只,资产管理总规模达38024.87亿元,其中ETF的数量为736只,总市值增长了10.86%。相应地,深市的基金产品数量为817只,总资产管理规模为14522.20亿元,ETF的总市值为14143.59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沪深两市的ETF市场在整体规模上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从市场交易行为来看,8月份沪市的权益型ETF成交额接近31087.23亿元,占整个沪市ETF成交额的47.49%。在沪市中,成交额表现突出的三只非货币ETF分别为短融ETF(511360)、香港证券ETF(513090)和可转债ETF(511380),其成交额分别为5637.09亿元、4130.80亿元和2484.97亿元。而在深市,成交额最高的三只非货币ETF为科创债ETF南方、科创债ETF富国和科创债ETF嘉实,成交额分别为1470.83亿元、1422.43亿元和1407.04亿元。
在券商经纪业务方面,8月沪市ETF(非货币)的成交额排名前五的券商依次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宝证券和东方证券。它们的市场占比为10.91%、10.25%、6.77%、6.69%和6.08%。深市的ETF交易量方面,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和方正证券在市场中排名前五,显示出券商之间在ETF交易业务的竞争依旧激烈。
随着低利率环境持续,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回报受到压制,投资者亟需寻找新的配置方案。ETF作为一种有效的资产配置工具,其在“固收+”、风险平价以及Smart Beta策略中展现出独特价值。近期证监会针对《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重点在于降低认购费和申购费,并强化赎回费的归入基金财产。这一新规有望进一步提升ETF的交易效率和灵活性,可能会促使FOF(基金中的基金)加大对ETF的配置。
行业分析师指出,若新规得到实施,将会加速ETF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提升,推动ETF类FOF产品的发展。在国内,ETF-FOF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望迎来巨大的增长机遇。根据新规,对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及其他特定基金类型,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产品的投资特点另行约定赎回费收取标准,这为ETF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政策基础。
在华泰证券看来,新规将引导销售机构从追求短期流量向重视长期持有转变,这有助于促进投资者对基金的长期持有,逐步完善公募基金行业的生态环境。通过调整尾佣的差异化安排,机构可以更加专注于个人客户的服务与权益类基金的市场发展。
综上所述,ETF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工具,因其灵活性和高效性,未来仍具较大发展潜力。随着我国公募基金市场的法规日趋完善及投资者教育的深入,利用ETF进行行业轮动,不仅在收益上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同时在实盘操作中也具备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