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合肥六大“产业地标”加速形成

2025-09-19 10:55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京东方展示的110英寸8K裸眼3D显示产品 郭如琦/摄       京东方展示的110英寸8K裸眼3D显示产品 郭如琦/摄 

  近年来,合肥市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打造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3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智能语音获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居全省及万亿GDP城市首位,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2.6%,占规上工业55.8%,位列赛迪2024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3。今年1-7月,合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6%,继续居全省和万亿GDP城市首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

  全国唯一“五试点”

  合肥是国内较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城市,通过“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发展,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最全、技术最先进、产业链供应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是唯一的国家层面“五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在整车领域,合肥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实现外资巨头、央企造车、造车新势力、地方自主品牌、华为生态圈等多种造车形式“全满贯”。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6万辆、同比增长84.5%,在地产量居全国前列。今年1-7月,相继导入江淮华为百万级高端车尊界S800、蔚来萤火虫、乐道L90等新车型,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6.4万辆。

  在零部件领域,合肥集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吸引奥托立夫、均胜电子福耀玻璃等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落户,推动蔚来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华为鸿蒙ALPS座舱等新产品实现国内首发首用。今年1-7月,全市动力电池产量达17GWh、驱动电机77.5万套、电控系统347.2万套。

  在后市场领域,截至今年7月底,已建成充换电基础设施29.7万台,车桩比约1.6:1,建成换电站101座。合肥在国内城市中较早出台“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促进条例”,提出全开放、全无人、规模化、商业化、融合化的“两全三化”模式,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326公里。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形成“从沙子到整机”布局

  合肥是国内最早布局显示面板和集成电路的区域之一,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迅速。

  新型显示领域,培育形成国内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实现“从沙子到整机”整体布局。目前,合肥拥有京东方、维信诺、视涯显示等龙头企业,形成TFT-LCD、AMOLED、Mini/MicroLED、硅基OLED、量子点显示、空气成像、激光显示等技术路线,在赛迪2024年新型显示高质量发展城市中名列首位。

  集成电路领域,合肥拥有长鑫存储、晶合集成通富微电芯碁微装等龙头企业,形成存储晶圆、显示驱动、家电控制、汽车电子等4个特色芯片板块。其中,长鑫是全球第四DRAM制造企业、晶合是全球第九大晶圆代工企业。

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

打造“光伏应用第一城”

  合肥是全国较早布局光伏及新能源的城市之一,2010年提出“光伏应用第一城”目标,先后引进彩虹、晶澳、通威等头部企业,近三年抢抓光储行业布局机遇,推动协鑫、晶科、华晟、派能等在肥落地。截至目前,已构建覆盖“关键零部件-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电站运营”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4。

  在先进光伏领域,合肥创新布局TOPCon、异质结、钙钛矿等路线。如京东方光能产出行业首片最大尺寸钙钛矿电池组件,中国科大徐集贤团队实现钙钛矿电池稳态效率26.7%,刷新世界纪录。

  在新型储能领域,以锂离子电池为重点发展方向,集聚国轩高科、阳光储能、中创新航、派能科技等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出货量位居全球第1,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居全国第4、全球第6。

生物医药

产业链营收超千亿

  近年来,合肥市抢抓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目前已集聚产业链企业超千家,产业链营收超千亿元。合肥正逐步构建覆盖创新药、仿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的完整产业链,成功推动全省首个生命健康平台公司化运营,建设市级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新获药械批件数呈“爆发式”增长。

  在生物药领域,安科生物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国内市场占有率第2;天汇生物全球首创口服胰岛素,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中盛溯源、天港免疫等多家企业细胞药物获批临床试验。在医疗设备领域,合肥“质子刀”获批上市并投入临床使用。

智能家电(居)

  “四大件”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

  合肥市聚焦大家电做强、小家电做大、智能家电做优、配套体系做全,打造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目前已集聚世界500强企业2家、全国500强企业3家、全省百强企业3家,成功推动8家企业上市,累计建成全球“灯塔工厂”家次,分别是海尔合肥空调互联工厂、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居全国家电行业前列。

  从2009年开始,合肥家电“四大件”产量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洗衣机、电冰箱等产品占据国内1/4市场份额。1-7月,家电“四大件”产量达3673万台、占全国8.8%。

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产业

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5.2%

  高端装备产业上,合肥在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色选装备等智能装备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今年1-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3万套,同比增长69.6%,占全国5.2%。其中,合力叉车常年居叉车领域全国第1、世界第7;合锻智能(维权)热成型成套装备市占率达30%,居国内首位、国际第3。

  新材料产业方面,合肥在高端功能膜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铝镁材料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巢湖云海镁业建成全球最大单体镁合金生产基地;皖维高新聚乙烯醇纤维产销量稳居国内第一;国风新材料“黄金膜”材料研发和生产能力跻身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