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9 21:02
(来源:老司机驾新车)
对话产业专家:OPEC+连续增产,下游如何消化供应增量
一、今年油市V型波动,四季度油价或回落但有支撑
今年油价呈V型走势:今年以来石油市场油价呈V型波动,一季度高开,1月均价最高达78美元,二季度低走,受贸易战影响,5月布伦特均价最低至64美元,三季度反弹,7月均价70美元,8月67美元,9月预计在67-68美元,1-8月布伦特均价70.2美元每桶,同比跌13美元,9月以来维持65-70美元区间震荡,1-12号均价67美元每桶。
三大因素影响今年油市:主要有三个因素。关税战在二季度对油价影响大;欧佩克增产在二季度叠加,三季度市场吸收了其供应,市场相对抽紧;地缘形势从年初到现在一直在发酵,俄罗斯炼厂和港口出现问题,今年原油产量下降,电力约30%受影响。
北半球需求淡季致油需下滑:从目前到12月底,北半球进入需求淡季。三季度是驾驶季,美国和欧洲需求比平时多100万桶日,中东发电用油也在此时,需求旺盛;四季度取暖季需求不明显,全球用于取暖油的需求减少,且启动时间晚,四季度需求比三季度下降约50万桶日。同时,10月开始全球炼厂检修,开工率回落,但今年全球炼油毛利好,部分炼厂可能推迟检修计划。
欧佩克增产落地有限:22-23年欧佩克宣布多轮减产计划,减产规模近600万桶日。今年4月起欧佩克宣布增产,4-8月名义增产规模192万桶日,实际增产138.6万桶日,约为名义规模的70%。欧佩克增产原因包括市场消化前期增量、价格敏感性下降、四季度增产规模小且供应不稳定。沙特认为四季度增产对市场供需干扰不大,市场供应过剩程度没那么夸张。
地缘因素对油价有正向支撑:俄乌冲突延续近3年7个月,目前无缓和迹象。冬季战争节奏可能放缓,俄罗斯在战场有优势,乌克兰可能轰炸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也可能出现停火。欧盟放弃对进口俄油国家加关税,地缘对油价有正向支撑。
宏观因素对油市干扰有限:宏观今年影响油价主要在二季度,三四季度干扰不明显。全球经济在关税下有韧性,8月全球PMI达50.9以上,美国经济增长上半年1.9%,中国GDP5.2%,欧盟1.4%。美联储降息,市场预计年底前还有两次降息。但四季度部分国家实施(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关税,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不过结合货币政策宽松和经济弹性,对油市干扰有限,二季度最糟糕的宏观情况已过去。
四季度油价或回落但有支撑:综合需求、供应、地缘和宏观因素,四季度油价会比三季度均价回落,预计布伦特均价从三季度的68美元降至65美元,但不会出现部分投行预测的5字头低价,油价仍有支撑。
二、APEC大会聚焦四大市场热点
今年市场挣钱难度大增:参会者普遍认为今年挣钱难,上半年市场有几次大波动机会,如特朗普关税、意义冲突、欧佩克增产,但波动快,多数公司没抓住机会,且特朗普政策变化多,投资者不敢建仓超三个月的仓位。
中国市场热点不断:中国仍是市场热点。今年市场接受了中国成品油需求达峰和大规模电动汽车替代的故事,还关注中国SPR收储计划(今年批准1.4亿桶,明年可能还有)和成品油出口配额。目前未感觉到高层通过拉出口拉经济的意愿,今年可能无追加配额,明年可能有政策松动。
市场对油价不过度悲观:市场普遍认为明年油价低于今年,四季度低于三季度,但不过度悲观。地缘博弈延续,低油价下供应增长放缓,页岩油明年可能达峰,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油价崩盘概率低。
全球炼油毛利有望维持较好水平:今年欧美炼厂关闭较多,如苏格兰、英国、美国等地炼厂,影响全球炼油能力。全球新炼厂项目少,部分炼厂运行不稳定,俄罗斯柴油出口下降,成品油紧张,炼油毛利比预期好。市场认为明年炼油毛利仍将维持较好水平。
三、运价高位运行,今明供应偏紧格局难改
运价升至高位:9月11号,VLCC提迪斯瑞航线达7万多,同比增长超100%。1-8月中东到宁波的VLCC运费同比增8%,9月1-17号平均运费2.64美元,同比增加1.13美元,增幅75%,运费处于高位。
VLCC运力供应紧张:当前VLCC运力不足,船队共908条船,15年以上船占40%。今年计划交付30条新船,目前仅交付3条,拆了1条;2026年计划交30条,低于历史年均40条水平,今明两年运力供应紧张。
海运需求持续增加:欧佩克增产和巴西、圭亚那原油出口增长,增加海运需求。沙特官价友好,9月提货活跃。长航线需求增加,如欧洲购买美国、巴西、圭亚那油,若伊朗制裁松动,将增加30条VLCC需求。
运价有望再创新高:短期市场对运费乐观,中长期谨慎乐观。今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VLCC供应偏紧格局不变,不排除运价创新高。
四、投资者问答聚焦中东出口与油价展望
中东出口与租船有特定节奏:贸易商根据集团排产计划采购原油,采购计划一般为m加二。中东原油交易以长约为主,沙特官价是风向标,每月5号公布(可能推迟1-3天),官价公布后,贸易商评估价格,6号报装期,沙特确认后给出装盘计划,贸易商随后租船。其他地区因运距长,计划更早制定。
中东出口季节性特征不明显:中东出口季节性不明显,唯一可能的季节性是夏季沙特等国发电用油增加,可能影响出口,但还需结合消费国情况和市场官价水平。如沙特限产时,国内需求增加会使出口减少;不限产时,可维持出口不变。此外,沙特会将原油存入各地储罐,造成时间错位,出口主要受需求端影响,如中国市场需求特点。
增产出口有时间差且后续将增加:今年4月开始增产,8月前海运端无明显变化,9月中东原油出口量首次超过1800万桶日,创23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增产到出口有时间差。9-11月出口预计会持续增加。
减产与复产履约率约七成:欧佩克三轮减产平均履约率约70%,4-8月增产履约率约71%。166万桶日减产若逐步复产,预计每月约10万桶日。欧佩克会根据市场情况相机抉择,如220万桶日减产前期复产慢,后期适当加快。
欧佩克后续增产相机抉择:欧佩克后续增产会相机抉择,先恢复220万桶日减产,再考虑166万桶日和200万桶日减产。200万桶日减产是否复产取决于市场情况,若明年油价低,欧佩克可能放弃增产,回到限产保价政策。
今明油价预计在60-70美元区间:今年四季度油价预计在65美元以上,相对确定。明年多数机构认为油价在55-65美元区间,团队预计基准情景下为65美元,高情景70美元,低情景60美元,主要考虑需求侧同比增70-80万桶/日,供应增加但地缘和美国页岩油增长放缓等因素。
Q&A
Q1:从今年的节奏和往年历史出口货量变化来看,短周期内,从中东季节性角度,其增产出口量一般是怎样的节奏?贸易商基于10月份出口量做提前租船布局,一般是怎样的节奏?能否从中东地区出口有一定季节性的角度进行讲解?
A1:从需求端来看,以国内几桶油为例,贸易公司会根据集团排产计划采购。采购计划一般是m加二,如9月采11月原油,9月初做决定,因集团8月底会给出9月加工量计划,据此倒算进口量并进行计划分配。中东大部分是长约资源,如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阿曼等。中东交易一般等官价出来后决定,每月5号沙特公布下月官价,官价公布后评估价格合理性,因签长约有一定灵活性,可在约定量基础上加减一定比例。5号知道沙特价格水平,6号报装期,沙特确认后给出装盘计划,随后租船拉走货物。其他地区因运距长,计划会更早做,如9月考虑租11月去拉拉美油的船。中东生产和出口季节性不明显,唯一可能的季节性是夏季发电用油需求增加,以沙特为代表,夏季发电用油需求至少增50万桶,但这也不绝对,若沙特限产,国内需求增加会使出口减少;若不限产,可维持出口不变。此外,中东国家在全球各地有储罐,会提前将原油放入当地储罐,等消费国需求起来再转运,也会造成时间错位。同时,消费国需求特点也会影响中东出口,如中国春节是淡季会少拿货,金九银十和春耕四五月份会多拿货。
Q2:从今年220万桶加30万桶的增产来看,落到中东,其出口以怎样的节奏释放?已体现出来的数据是反映了一部分情况,还是已经定型,后续还会增加吗?
A2:从海运端来看,4月开始实施增产,但直到8月海运端无明显变化,8、9月增产量达到一定程度且单月增产最高。1-8月沙特出口量基本稳定,其他国家有一些但不明显,9月累积量才慢慢体现出来,9月中东原油出口量首次超过1800万桶日,是23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体现出一定滞后性。从9月、10月、11月来看,出口量会有比较明确的增加。
Q3:当年欧派克三次减产的第三次220万桶,具体减了多少?今年复产时,实际的边际变化量有多少?确定10月份开始释放165万桶,第一个月13万桶后续的节奏是保持较低水平,还是可能(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加速?第一批220万桶在产量上已体现,后续165万桶(目前10万计划)以及到明年底到期的200万减产,潜在的复产节奏和兑现时间点如何?
A3:三轮减产平均履约率约70%,4-8月实际增产量是名义增产量的71%。对于165万桶(有小数点差异),若每月按13.7万桶日逐步复产,预计实际每月复产约10万桶日。欧佩克会相机抉择,220万桶增产是逐步进行,前期慢后期适当加快。剩下的165万桶左右平均到每月名义13.7万桶日,实际约10万桶日。200万桶日强制减产是欧佩克2022年4月实行的第一批,目前欧佩克还未想好是否复产,要结合明年市场情况。若明年油价在60以下,怀疑200万桶日增产是否会回来;若明年供应有限、需求不错,可能慢慢增产;若油价跌得狠,可能放弃增产回到限产保价政策。
Q4:对于今年Q4的平均油价以及明年中枢油价,您个人持什么态度?背后的基准,特别是关于需求前景,您个人如何看待?
A4:今年四季度油价摆到65美金,确定性较高,在6字头以上问题不大,可能随供应增加稍有回落。明年大家普遍认为供应过剩,高盛认为布伦特均价是56,woodmike放的是59.4,瑞兹德摆了62,energyaspex是65,摩根是58,摩根士丹利是60,多数机构观点在55-65区间。团队观点在区间上沿,相对偏乐观,基准情景下明年均价看到65,主要理由是需求侧明年同比增70-80万桶/日,主要来自OECD特别是印度、东南亚、中东,中国成品油负增长压制需求;供应方面,明年OPEC有生产计划,但地缘问题未解决,美国页岩油增长放缓,供应不至于太差。还给出高情景到70(毛利强、美欧对俄制裁更严厉)和低情景到60(过剩程度超预期、贸易战冲击经济)两种情景。
Q5:整体供应侧虽有OPEC合规部分,但全球地缘紧张以及对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潜在冲突或制裁措施会使供应有收紧空间,加上整体需求明年能保持一定增速,这种情况是否利于欧佩克继续延续潜在的加速连续增产?
A5:明年前半段市场有韧性,但欧佩克是否加速增产有变数。第一次加速增产时市场供应处于相对低水平,现在已追回220万桶每日的产量,在此基础上加速增产,欧佩克可能会更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