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9 21:12
(来源:企业思想家)
9月10日,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能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李育海同志任京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公开信息显示,李育海此前曾任青海省玉树州委副书记、副州长,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
京能集团成立于2004年,由原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与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合并组建而成。在2011年和2014年,集团先后与北京市热力集团、北京京煤集团完成合并重组,逐步形成热力、电力、煤炭、健康文旅等多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截至2024年底,京能集团总资产规模达4934亿元,全年营业收入975亿元。旗下共有全资及控股企业超过860家,参股企业120余家,员工总数约3.4万人。其业务覆盖全国33个省区市及海外市场,并控股京能清洁能源、京能电力、昊华能源、京能置业、北京能源国际、京能热力六家上市公司。
2025年是京能集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2025年1月的工作会上,集团提出了“稳中求进,服务首都,提质增效,严控风险”的工作主线。要求抓好电力项目开发,煤炭项目拓展,热力、康养项目及医疗资源的储备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集团也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应收账款攀升。京能热力2025年半年报显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47472.1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8.73%。二是现金流紧张。上半年,京能热力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38646.2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19%。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6,272.5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29.52%。三是债务水平较高。京能电力有息负债达到510.88亿元,有息资产负债率为45.68%,处于较高水平。此外,京能集团还需直面多重行业性风险,诸如煤价超预期波动、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以及在建项目推进迟缓等问题。
李育海接任总经理之际,京能集团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集团需要继续加快新能源布局,同时确保传统能源业务的稳定运营。他的跨省协调和管理经验可能有助于集团拓展外部协同,特别是在“绿电进京”项目方面的推进。李育海接任总经理后不到一周,便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举行座谈。双方围绕创新协同机制、深化产业协作、优化民生保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育海需要推动京能集团在“十五五”期间实现从重资产持有者向专业资产管理者的战略转型,带领这家能源巨头在绿色转型浪潮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