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9 15:26
9月19日上午,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售,首批在官网预定付款的用户本人可凭借身份证去苹果官方旗舰店取货。据悉,后期在苹果官网预定的用户要等到10月中下旬才能陆续拿到手机。
在某苹果官方旗舰店门口,除取手机的用户外,还有部分拿着多台iPhone 17 Pro 及Max的黄牛等在门口。“现货只有iPhone 17 Pro中256GB版本和iPhone17 Pro Max的256GB版本及2TB版本,512GB版本普遍没有现货。其中,星宇橙色现场拿货需要加价600元,银色的需要加价700元。我们也是从用户手里收货,一台手机也就赚200元。”有黄牛透露。
每年iPhone 新品的发售都牵动着二级市场分销商的敏感神经。有手机二级市场人士透露,目前,iPhone 17基本没有溢价,iPhone17 Pro Max溢价最高,在500元至800元左右,不同市场溢价情况有所不同。
“iPhone17新品的溢价估计能维持半个月左右,由于苹果官方对渠道管控严格,甚至按照激活率分货,再叠加愿意溢价购买iPhone 17系列的用户还是少数,现在二级市场分销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按激活率分货 苹果控货控价
在这里先做个科普。在手机线下流通领域,除苹果等厂商官方授权的经销商外,在二级市场也有手机分销商的存在。
一直以来,手机二级市场分销商都在“夹缝”中生存。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二级市场过于活跃可能引发市场价格混乱和区域窜货等问题;但对部分经销商来说,在关键时间节点上,二级市场确实能起到缓解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的作用。
比如,某个渠道商因为库存压力导致资金链紧张,为了回笼资金,将库存低价出货给二级市场,然后由二级市场的分销商慢慢销售。
“现在二级市场越来越难做了,苹果等手机厂商都在聚拢大渠道商,加强市场管控,留给二级市场小分销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有分销商透露。
以苹果为例。苹果在中国的销售渠道主要可分为官方直营、授权经销商和其第三方渠道等。据苹果官网显示,截至目前(9月16日),苹果官方在大中华区线下开设有62家官方零售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有分销商透露,为防止窜货和价格紊乱,从今年开始,苹果官方开始严查手机周内激活率和异地激活率等指标,根据激活率分货。
对于iPhone 17系列首销的溢价周期,有二级市场分销商预测称,“首销溢价估计能维持大半个月左右,主要看iPhone 17系列的批量交付日期。”
而据高盛追踪的Apple.com预购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交货时间较iPhone 16明显延长。“在全球范围内,iPhone 17所有机型的交货时间都比前代产品更长,其中标准版和Pro Max机型增加最多,交货时间分别延长了8天。而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交货时间平均增加了17天,达到27天的等待期。”
有下单的用户反馈,9月13日下单付款的iPhone 17 Pro Max(512GB、星宇橙色)最快也要10月14日送货。
“如果iPhone 17系列交货周期延长,首销的溢价周期也可能被拉长,但受电商平台补贴及‘国补’政策的影响,想要靠苹果首销溢价赚钱已经不容易了。”有分销商透露。
电商补贴正在切断“苹果黄牛们”的财路
近几年,iPhone新机发布已成为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竞相角逐的预售盛宴。
9月12日晚20:00,除苹果官网页外,京东Apple产品自营旗舰店、天猫 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以及拼多多百亿补贴平台都同步启动了支付预售模式。
据观察,用户在苹果官网、京东Apple产品自营旗舰店和天猫 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都需要按照iPhone17系列的原价支付预购,部分地区的用户如果在京东选购iPhone 17中256GB版本(价格5999元),可以享受500元的国家补贴。
而在拼多多百亿补贴上预定iPhone 17系列,最高可以便宜1000元,每个用户限购一件,9月27日前发货。
据拼多多官网显示,点击进入苹果新品专属页面,选择想要购买的新品,在平台补贴价的基础上准点领取“商品无门槛券”,至高可再减700元。此外,消费者还可在百亿补贴频道右上角点击进入“积分”活动页,在“限时抢券活动”专区,使用积分兑换“iPhone 17系列新品积分优惠券”,至多可再兑换100元,累计直降1000元。
为何在拼多多购买iPhone 17系列能够享受高达1000元的优惠?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iPhone 17系列在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中提供的最高1000元降价,全部由拼多多平台自行承担补贴,并不需要商家出资。此外,用户在支付时需使用“多多支付”才能享受该优惠。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拼多多百亿补贴购买iPhone 17系列,用户需配合完成现场开机激活后才可签收。
对此,有分销商解释称,“拼多多要求用户收货(iPhone 17系列)时激活面签,主要是为了防止黄牛从平台低价抢购,然后再在二级市场加价售卖。”
“国补”常态化,手机二级市场越来越难
电商平台的比价和补贴,只是导致手机二级市场客源逐渐流失的原因之一,在“国补”常态化之后,二级市场在老款手机的价格方面也逐渐失去优势。
1月20日,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推出的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正式落地。该方案明确,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等三类数码产品可享受相应补贴:单件售价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按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限补1件,单件补贴金额不超过500元。
今年6月,多地“国补”政策曾一度暂停。例如,部分省份取消了线上补贴渠道,线下补贴以每日限额的方式发放,消费者需提前在相关平台领补贴资格券,且补贴仅适用于家电及3C产品。
不过,随着第二批、第三批补贴资金陆续下达,“国补”政策正逐步呈现常态化趋势。
据新华网7月29日报道,“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近期,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确定了各地区2025年资金规模,并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支持各地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如果‘国补’常态化,按照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相当于购买一部手机可以直接打85折,用户就没必要为了节省两三百元跑市场看手机,除非我们的价格更低。”有分销商透露。
苹果手机也是“国补”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今年以来,iPhone 16系列多次降价。例如,5月中旬,在 Apple产品京东自营,iPhone 16 Pro 128GB 版本降价到了 5999 元,这个价格正好够到了国补线。
iPhone 16系列产品降价直接推高了销量,受此影响,苹果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在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滑后开始恢复正增长。2025财年Q3(对应自然年为2025年Q2),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为1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2024财年Q1至2025财年Q2,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13%、-8%、-6.5%、-0.34%、 -11%、-2%。
而苹果于9月份发布的iPhone 17标准版256GB 版本售价5999元,在部分地区也可直接参加国补,价格可降至5499元。
“iPhone 17标准版基本没有溢价,首销日,iPhone 17在二级市场整体缺货。”有分销商透露。(转载自深网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