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速递|双杰电气接受中信证券等9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2025-09-19 18:41
2025年9月19日14:30 - 16:30,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中信证券、博时基金、泓德基金等9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史玉、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刘丝雨参与接待。
此次调研,双杰电气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并就多个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双杰电气成立于2002年,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444.SZ)。二十余年来,公司在电力行业持续深耕,研发能力与智能制造水平领先。近年来,在输配电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拓展新能源业务,围绕风、光、储、充换电、数字化等方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员工超两千名,拥有北京、合肥等六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输配电和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两大业务板块相互赋能,产业协同布局成熟,全面覆盖源、网、荷、储四大环节。
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绩亮眼,实现营业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长4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4亿元,同比增长20.11%。
-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政策环境利好为行业发展助力,新能源业务订单增长强劲,新增及储备订单充足,推动该业务板块收入提升,进而带动整体营收增长。
- 智能电气设备毛利率变化:2025年上半年,智能电气设备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4.74%。得益于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生产线利用率提升,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降低,同时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等内部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
- 重卡充电业务模式:公司在重卡充电领域采用多元模式,包括自持运营优质充电站,与各方合作共建、开展商业BOT和全流程托管服务。合作共建模式下与充电运营商或场地资源方协作;商业BOT模式由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后移交合作方并可代运营;全流程托管服务则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 重卡充电区域市场开拓:公司坚持精准选址,注重经营质量与效率,在严格把控选址质量基础上,稳步推进高质量项目布局。
- 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原因:顺应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响应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政策,不仅能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还可提高高载能产业生产效率,增强产业链协同与整体运营效率,形成新增长点,强化市场竞争力与行业领先地位。
-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负荷端情况:公司计划投建翁牛特旗40万千瓦源网荷配20MW储能项目,吉方同意光伏电站建成后接入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网并收购所发电力。
- 新能源业务重大合同:2025年3月,子公司双杰新能与客户签订《宁夏电投永利(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EPC总承包项目3标段工程合同》,涵盖974.2762544MW(直流侧)相关设备采购、施工及手续办理等工作,相关公告已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 新能源业务应收账款情况:当前应收账款中一年内到期的占比80%以上,债务方多为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电力公司和大型能源企业,回收保障较强,坏账风险低。因部分项目合同执行周期长,部分应收账款未到回款节点致余额阶段性上升,公司已建立预警与催收机制,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
- 数据中心相关项目:公司曾为部分数据中心项目提供高压PT柜、变压器等产品,目前正积极拓展新订单机会,深化业务布局,如有进展将及时披露。
- 下半年新能源业务情况:目前新能源业务在手订单充足,整体运行平稳。
- 零碳园区相关项目:公司已在部分子公司建立零碳园区示范项目,通过厂区屋顶敷设光伏及配置储能,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建有光储充一体化充电项目对外运营且效益良好,未来将持续探索相关技术与商业模式。
- 虚拟电厂业务布局:子公司南杰新能是广东省首批参与绿电交易的7家售电公司之一,已建立多维盈利体系,公司在虚拟电厂方面已有布局计划,将持续关注和探索发展机会。
- 2025年人员招聘情况:近年来集团人员规模持续增长,具体招聘人数根据各业务板块战略重点与实际需求动态调整。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