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9 08:58
金风科技日前发布公告称,计划在巴彦淖尔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89.2亿元,总体规划建设3GW风电,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制取绿氨40万吨/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并非金风科技首次涉足风电制氢氨醇。金风科技表示,本次投资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打造在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会员单位天润新能是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绿色能源领域项目投资开发,金风旗下风光发电项目及制氢项目多为天润新能负责。
绿色甲醇成航运减排首选
从市场层面看,金风科技斥巨资布局风电制氢氨醇项目,与全球航运业减排进程提速密切相关。2025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的“IMO净零框架”草案明确,到2030年,全球航运业与2008年相比,应至少减排20%,并力争实现30%;到2040年,将至少减排70%,并力争实现80%。最终,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DNV船级社发布的《2024年能源转型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开始,以石油为基础的燃料占比开始下降,逐渐转变为低碳、零碳燃料,航运业深度脱碳全面启动。考虑到各类替代能源的不同优缺点,未来替代能源将趋向氨、甲醇、生物燃料多元发展的格局。
当前阶段来看,甲醇与液化天然气(LNG)是航运减碳的两大主流替代燃料。比较两者,LNG存在碳排放量偏高和液化成本高的问题,甲醇则因易管理储存受到航运企业欢迎。按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分类标准,甲醇又可分为棕色甲醇、灰色甲醇、蓝色甲醇以及绿色甲醇。其中,绿色甲醇因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极低或零碳排,成为航运减排替代燃料的第一选择。
随着全球航运减排计划表出炉,全球甲醇项目建设也迎来提速。据全球甲醇行业协会(MI)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球甲醇项目已超230个,预计到2030年产能将超4000万吨。到2050年,全球甲醇产销规模将达5亿吨,其中2-3亿吨将来自可再生甲醇。
聚焦国内,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理事单位隆基绿能、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会员单位上海电气等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已收到来自国际航运巨头的可再生甲醇订单。不久前,石油和化工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李志坚在“2025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可再生能源甲醇规划产能308万吨/年,其中203万吨/年为生物甲醇(Bio-methanol)路线,105万吨/年为电制甲醇(E-methanol)路线。
低碳甲醇更贴合目前市场实际需求
然而,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甲醇建设大热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MI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一针见血的指出,绿色甲醇行业现在只是签约热,还没有转化到投产热、运行热。从全球市场实际出发,绿色甲醇项目热起来的堵点不在需求,而在于目前自身的经济性。
结合绿色甲醇制备技术看,生物甲醇和电制甲醇目前的制备成本都不低。其中,欧盟现行绿色甲醇标准下,生物甲醇以生物质作为碳源,原料供应受到可再生和季节供应的限制。电制甲醇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做碳源,面临着二氧化碳捕捉成本高的难题。
在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看来,欧盟现行绿色甲醇要求下制备的绿色甲醇虽能帮助企业深度脱碳,但高成本也会增加全球航运的成本。刘科院士建议,中国应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甲醇路线,可利用西部大量便宜的绿电和储量庞大的劣质煤来制造低碳甲醇。
与绿色甲醇相比,低碳甲醇的缺点在于无法净零排放。不过,有了微矿分离技术的加持,研究人员可将劣质煤分离为矿物质与有机碳。其中,分离出的有机碳可作为绿色甲醇的碳源;分离出的矿物质则可被用于改良土地、帮助作物种植。刘科院士表示,全生命周期测算下来,低碳甲醇较煤制甲醇仍能减碳82%。
未来,随着我国“双碳”工作持续提速,“IMO净零框架”目标约束力持续提升,绿色甲醇的应用前景依旧光明。不过,基于当前的技术和市场实际来看,低碳甲醇也不失为一种助力航运减排的过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