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重规矩 重细节 重服务 中国石化招标公司以标准化全流程管控体系筑牢专业根基

2025-09-19 13:01

转自:中国质量报

重规矩 重细节 重服务

中国石化招标公司以标准化全流程管控体系筑牢专业根基

□ 黄 洁 本报记者 丁 莹 李 青

“今年,公司管理进入精细化管理年。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招标代理工作的合规性。”近日,中国石化集团招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公司”)招标管理部部长邱正华、招标领域高级专家刘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招标公司是中国石化专门负责工程招标代理等工作的专业公司。自2003年6月成立以来,该公司历经多次改革,在强管理、抓质量、创品牌中逐步探索出适应市场化竞争的招标代理工作运营新路径。合规性是对招标代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持续提升合规管理体系已成为招标公司一贯坚持的管理理念。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和服务采购代理服务、电子交易平台管理、交易中心建设和管理、评标专家库管理和专业咨询及培训服务5个方面。”刘琰介绍说,招标公司以标准化管理筑牢专业根基,通过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将标准化思维融入招标业务全链条;以精细化审查机制提升专业服务精度,夯实“专业、规范、高效”的管理内核,打造支撑行业价值整合的专业服务底座。

据邱正华介绍,在2018年获得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招标公司于2021年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3项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招标公司已建立了全员参与、全链条覆盖的业务质量管控体系。一是持续强化招标文件三级审查管理机制,由资深业务人员组成技术质量组,专职负责三级审查和重大技术问题处理,由分公司技术负责人把关二级审查,依据公司统一发布的审查要点进行量化打分,打分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同时,技术质量组每月召开质量例会,开展质量提升专题宣讲、点评典型“低老坏”问题,确保业务团队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二是建立项目化运行管理机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实施策划、人员组织、进度管控等协调管理工作,确保项目高效运行。三是设立开评标远程监督中心,由专职人员全程监督各分公司场所内开评标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开评标组织工作规范有序。四是持续夯实制度基础,制定招标代理业务工作手册等指导文件,为业务合规运行保驾护航。五是以优质合规为导向制定考核标准,将工作质量与分公司考核、人员绩效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指挥棒压实业务人员质量主体责任,推动形成“重规矩、重细节、重服务”的工作作风。

“2024年,招标公司完成了22本、约计230多万字的中国石化工程项目招标标准文件编制工作,为集团公司各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工程采购提供了有力支撑,配套编制的这本使用指南可以帮助业务人员正确使用标准文件。”刘琰把109页的《中国石化工程项目招标标准文件应用指南》递给记者。标准文件是招标代理管理的基础性文件,由招标公司资深专家牵头组成的标准文件编制小组负责动态管理,迄今已经历3次修订。2024年10月,中石化集团发布最新版标准文件,公司在短时间内举办5次线下培训,又通过互联网开设线上课程,实现了标准文件的常态化宣贯培训。

2024年,招标公司电子交易平台3.0版上线运行。该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对交易信息、重点项目、智慧监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展示,设置的45个数据监管点实时监控交易关系、交易价格、评标评分等方面的异常情况,为监管部门预警防范提供信息化支持。“电子交易平台的建立和持续完善,实现了招标工作永久追溯。”邱正华说。

记者来到在招标公司设在北京的远程监督中心时,两个165英寸(1英寸=2.54厘米)大屏幕正多角度实时显示南京、武汉等4个交易分中心集中评标室的现场画面。刘琰说,一旦评标人员出现聊天、异常移动位置等情况,监控系统会立即锁定目标,并通报给监督中心的监控人员,监控人员通过话筒提醒相关人员合规评标。据介绍,招标公司负责中国石化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及4个交易分中心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活动提供开标、评标场所及专业化服务。交易中心在进行办公场所统一装修等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严格评标人员和评标过程管理,保证招标代理工作的依法依规。

“我们对评标专家建立了终身追溯制度。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评标专家要负责到底。”据刘琰介绍,招标公司按照《中国石化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管理办法》规定开展专家入库审批和考核管理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经审批入库专家已超过1.4万人。同时,招标公司根据制度要求科学构建评标专家动态考评系统,依托电子招投标平台对专家履职行为进行全维度考评,强化评标专家主体责任、规范评标行为、提升评标质量。

目前,招标公司已实现从流程管理到价值整合的战略升级,构建技术赋能专业、专业塑造品牌、品牌驱动生态的可持续价值闭环,打造了央企招标采购新范式。

【工程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