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9 07:14
本报讯9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1.15%,收报3831.66点;深证成指跌1.06%,收报13075.66点;创业板指跌1.64%,收报3095.8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313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7584亿元,沪深京三市总成交额为31666亿元,创历史第四高。
A股成交额再超三万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回暖,投资者信心增强,A股成交规模显著增长。截至9月18日,年内A股总成交额达28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已超过2024年全年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投资快报记者还留意到,科创板当天成交额3610.47亿元,同时也创历史新高。作为科技题材的“主阵地”,近段时间以来,科创板一直维持高热状态。截至昨日收盘,其近1个月合计成交额达6.5万亿元,占年内目前9个多月总成交额(23.8万亿元)近27.3%。其中,科创板共有7个交易日成交额超3000亿元,不计算昨日,此前成交额最高纪录由8月28日录得(3551.79亿元),彼时,科创50指数当日大涨7.23%。
目前,科创50指数已连涨7日,从估值层面来看,其市盈率179.01倍,处于历史99.42%分位点;市净率6.34倍,处于历史69.57%分位点。同为科创板主要宽基指数的科创100、科创200近期也分别录得6连涨和3连涨,其市盈率分别达280.33倍、310.13倍,处于历史91.46%、85.93%分位点;市净率5.97倍、4.33倍,处于历史100%、99.62%分位点。
但分析人士认为,本轮流动性支撑的叙事并未打破,中国股市上升的逻辑是可持续的。另外,一些新的积极因素正在出现,如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会重新开启、公募基金发行出现回暖等,市场中长期仍有望持续上行。
芯片股集体爆发
昨日早盘,A股人工智能赛道再度“一骑绝尘”。光模块、PCB等方向虽受外部限制,但芯片、算力、大模型等核心环节集体爆发:半导体ETF一度涨近6%,科创AIETF涨近4%,中芯国际A股飙升逾7%,华虹半导体、寒武纪等龙头亦大幅冲高,个股再现涨停潮。盘面虽涨少跌多,却无碍资金对科技主线的狂热追逐。分析人士指出,四大“重磅”在同一时段共振,是引爆行情的直接导火索。
其一,学术侧迎来里程碑。由DeepSeek团队完成、梁文锋担任通讯作者的论文,首次将大语言模型研究推上国际顶刊《自然》封面。文章系统披露了DeepSeek-R1训练细节,并用同行评审方式回应了年初“蒸馏”质疑,成为迄今全球首个经受独立学术检验的主流大模型。《自然》评论称,几乎所有现存大模型都缺少同行评审,DeepSeek“终于填补空白”,为中国AI学术话语权写下新注脚。
其二,产业侧再抛“AGI”时间表。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表示,xAI下一代基座模型GROK5“有机会直接触及AGI”。SemiAnalysis同步爆料,xAI正在美国田纳西州建设的Colossus2集群,等效H100规模30万—40万卡,将成为全球首个吉瓦级,也是最大单一AI训练集群,预计2025年3月全面动工,扩容速度刷新行业纪录。该消息不仅强化了海外算力军备竞赛预期,也抬升了国产配套环节估值。
其三,需求侧给出“天文数字”。在9月18日开幕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预测,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较2025年扩大500倍。华为同时公布昇腾芯片后续路线图:2026年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四季度发布950DT,2027年四季度上线960,2028年四季度迭代至970,形成“一年一迭代”的节奏,明确对标英伟达。华为呼吁,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关键中的关键”,更是中国AI自立自强的胜负手。
其四,供给侧“国产化”逻辑被持续加热。国泰海通指出,美国针对Anthropic的出口限制,将倒逼国产AI加速发展,中芯国际作为大陆唯一先进逻辑代工厂,有望承接更多AI芯片订单;民生证券亦强调,寒武纪定增落地、海光开放CPU互联总线,标志国产算力生态进入“可用、好用”阶段,中芯国际、华虹、寒武纪等代工与designhouse将充分受益。此外,关于上海微电子28nmDUV通过下游验证、产业链零组件完成替代的小作文再度流传,光刻机题材随之躁动,成为昨日芯片板块加速上行的“点火器”。
高盛点赞中国资产
9月18日,高盛发布研报,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并重点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高盛分析师KingerLau等人指出,盈利与流动性是股市行情持续的双重必要条件,当前A股“慢牛”格局较以往更为稳固。
这并非高盛近期首次释放对中国资产的乐观信号。8月22日,其研报便提及,中国股市当前涨势主要由散户资金推动,而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为市场进一步上涨提供动力,尤其看好中小盘表现。研报数据显示,目前仅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于股票及相关产品,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10万亿元,意味着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存在显著调整空间,股市仍有强大资金吸纳能力。
同时,高盛数据显示,A股连续成为净买入最多的市场,买入倍数达1.1倍,凸显外资对中国股市的持续青睐。技术面来看,约10%的上证综指成分股、8%的深证成指成分股均创下52周新高。
回溯来看,高盛对中国股市的看好具有连贯性。今年2月,其策略团队已发布报告维持A股和H股超配评级,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将从基本面和流动性角度支撑H股表现,A股亦有追赶空间,将缩小与H股的回报差距。而这一评级立场早在2024年10月已奠定——当时高盛首次将中国股票整体评级上调至超配,并于11月4日研报中重申,预计A股和H股未来12个月潜在回报率约20%。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活跃,除高盛外,多家外资大行亦纷纷发表观点看好中国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