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9 08:30
(来源:中时财经)
作者:李 捷
编辑:张丽敏
制图:张宇萱
外卖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京东的触角又探入酒店行业。
9月17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京东旅行举办的首场“京东品酒会”上表示:“酒店方面,我们不想把酒店再拉到这种价格战,让酒店从业者把价格进一步降低,结果卷得服务品质下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整个生态受到破坏。所以我们京东在酒店行业依然会创新,接下来我们会公布一个全新的酒店发展计划。”
这是继今年618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信》后,京东再次高调宣布进军酒店行业。
刘强东的发言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酒店是京东多元化战略的关键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9月18日,“郑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携程旅行网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
OTA平台“杀熟”等问题由来已久,京东此次重仓布局酒店,能否为解决行业痛点带来新的方案?
01 瞄准行业痛点,时隔14年京东发力酒店业务
刘强东在品酒会上提到,在与酒店行业人士沟通时感到大家普遍焦虑,这让他联想到京东在3C、家电、商超和生鲜等领域成功的关键——“就是因为这些行业存在巨大的痛点。”刘强东说。
公开报道指出,酒旅行业尤其是占比超70%的非连锁酒店,长期面临供应链成本高、OTA佣金挤压利润、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成为京东进入市场的契机。
事实上,京东布局酒旅业务可追溯至2011年。当时,京东上线机票销售业务,试水在线旅游市场。
2014年,京东整合旅行业务,上线京东旅行频道,集机票、酒店、签证、度假、景点等多种业态,快速强化O2O与在线预订能力。进入2018年,京东旅行发布酒店场景拓展战略,依托流量与供应链优势推进数字化赋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当年,京东酒店住宿业务连续三年实现383%的年均销量增长,成为京东旅行业务增长极。
然而,京东酒旅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京东以4.58亿元出售此前21亿元购入的途牛股份,被市场视作阶段性收缩信号。
今年,京东以高调姿态重返酒店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既是战略延续,也是寻求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2025年上半年,京东营业收入达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但净利润同比减少13.68%,此外,二季度数据还显示,受外卖等新业务投入影响,公司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大幅增加。
在此背景下,酒店业务成为京东开拓增量的新方向。
02 酒店业务深度布局初现“三板斧”
对于“全新的酒店发展计划”和京东酒旅业务的相关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联系了京东集团,对方表示目前对此尚未披露。
但今年6月以来的一系列动作,已清晰展现出其进军酒店业“最高三年0佣金”+组织调整+资源协同的战略路径,体现出典型的“京东式”战略打法。
“618”期间,京东首先推出“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享最高三年0佣金”的优惠政策,2天吸引近5万家酒店申请入驻,直指行业高佣金痛点。该策略延续了京东在3C、家电等领域颠覆传统渠道的打法。
7月,京东内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酒旅业务纳入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与外卖、家政等业务板块协同作战。9月,京东与锦江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系统直连、供应链协同与餐饮场景创新,尤其是通过“七鲜小厨”探索“AI+住+吃”模式,构建服务闭环。
与此同时,据京东方面透露的消息,管理层仍在积极同多个大型酒店集团进行接洽。
品酒会当天,京东旅行推出“宝藏城市”计划,将定期与各地文旅局开展深度合作,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还将免费送出10万张5A级景区门票,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与品牌影响力。
有文旅行业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指出,免费景区门票等营销活动能够快速建立用户认知,京东方面称会与多地文旅局深度合作,也是为了强化资源整合能力。该人士还认为,京东通过消费端流量反哺商家,形成双向正循环,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尝试。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京东对外展示出的一些动作还是比较常规。一位曾供职于头部OTA企业的资深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目前公开信息层面,京东还没有实质性的举措,还是在价格上下功夫,更期待看到京东后续的表现。”
国研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牛家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表示,未来,住宿行业将呈现轻资产、品牌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要求头部企业需加快从“开发—运营—服务”向“平台+生态”模式转型。
他进一步指出,京东的入局能够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路,但想要推动行业持续升级,实现生态化发展,还需要OTA平台、会员体系与本地生活服务商将深度融合,打造消费流量闭环,推动行业向“生活方式服务商”升级。
03 能否重塑酒旅行业格局?
京东进军酒店行业,核心依托的是其供应链能力。集团多次强调,所有业务都围绕供应链展开。凭借在电商领域积累的整合能力、大数据资源及供应商网络,京东有望优化酒店供应链。
Wind数据显示,京东物流服务收入占比已达12.1418%,这为其在酒旅行业的履约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京东还拥有全国超过8亿高消费力用户,与全国超30000家大型企业和800万中小企业客户深度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本地生活流量池。京东方面表示,其与四星以上酒店主力客群高度重合,能够为酒店行业带来更丰富多样的高潜力客流。
如京东所言,这是与当前文旅行业内的玩家不一样的“打法”。对于身在局内的OTA企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默契地表示对此“不便评论”。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京东进军酒店行业具备诸多优势与潜力,在当前酒旅行业及OTA平台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同样面临诸多挑战。
在用户习惯与市场份额争夺方面,携程、美团等OTA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培养了大量用户的预订习惯,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拥有庞大且稳定的用户群体与较高的市场份额。
公开信息显示,携程在高端酒店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70%,成为酒店无法绕开的流量入口。即使是后来者美团,通过外卖用户使用习惯形成后,向到店酒旅、闪购等业务的转化率超60%。
由此可见,京东要想在这片红海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推广与用户教育,改变用户的预订习惯。
对此,中金公司指出OTA赛道的核心壁垒在于供应链、服务要求和流量忠诚度。酒旅消费本身具有低频、高客单价的特点,短期内依靠补贴难以快速起量,也无法沉淀用户认知。历史经验表明,即便是鼎盛时期的抖音等平台,也未能动摇现有OTA平台的地位。因此,中金认为,只有细水长流地构建供应链和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做好OTA业务。
而上述曾供职于头部OTA企业的资深人士认为:“京东供应链管理能力确实比较强,但能否在短时间整合好酒店背后复杂的供应链,甚至这套供应链体系能否完整移植到酒旅行业,仍有待观察。”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想要完全颠覆行业现状,要么就是提升效率的新技术,或者是完全创新的商业模式。“如果还是传统的方式进入传统的行业,最多就是修修补补。”
此外,牛家儒认为国家和地方应鼓励住宿行业市场主体持续提升住宿服务品质,也亟需在培育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以及支持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方面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进一步推动住宿行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