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9 01:40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温江区:以全流程管理服务改革 促项目全周期提速
实现“交地立交证 拿地立开工 预验立试产 终验立上规”四立目标
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新基地。
成都国泰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新基地。
9月18日,位于成都温江高新区的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新基地投入试生产,可实现年产10万台液氮罐的产能。企业总经理唐文明表示,“试生产的时间跟集团总部的预期相比,至少提前了2个月,仅厂房租赁费用(此前是租赁厂房生产)就节省了上百万元。”
海尔生物得以提前2个月进入试生产的秘诀,在于温江区探索的“预验立试产”新模式。在前期“拿地立开工”前提下,为进一步压缩项目建设周期,温江区在竣工验收环节提前开展“预验”,待消防预验收通过后便允许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使项目后续收尾工程与设备安装调试环节高度重合,节约时间2个月以上,推动了企业提前投产达效。
不仅通过全面实施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改革,实现项目建设“交地立交证、拿地立开工、预验立试产、终验立上规”的“四立”目标,温江区还坚持深化“四度营城”理念,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服务企业,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真正把“温江效率”变成“企业红利”。
提前介入“预验”
实现“预验立试产 终验立上规”
海尔生物医疗(成都)是一家研发制造深低温存储设备(液氮罐)的企业,在温江落户10余年里,一直是租赁厂房生产。2021年,企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随着实力增长,企业有了自建厂房的打算,于2024年投资2亿元,启动海尔生物液氮储存装备产业项目建设。
按照现有的项目竣工验收模式,企业原本将在项目竣工后,同步开展规划、消防、人防、国安四项并联验收,待验收正式完成后,企业才可以进入下一环节,即设备进场、调试、生产。
但温江区采取的“预验”模式,使验收服务从今年6月项目主体封顶后便开始了。当时,项目正在进行总平施工,在消防设施设备配套到位的前提下,温江区住建局便进场开展消防验收。
6月27日,项目完成消防正式验收,意味着消除了消防隐患,为企业开展试生产奠定了基础。此后,企业便可开始进行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并同步推进项目收尾工程。
7月,温江区相关部门开展联合“预验”,由温江区发改局(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温江高新区管委会召集相关部门开展两次现场服务,提前指导业主开展资料准备和问题整改工作。
温江区应急局按照安全“三同时”要求对安全现状进行评估;温江区生态环境局提前指导并满足试生产环保要求。
9月8日,企业完成设备安装,而温江区市场监管局已提前预约市特种设备检测院前来开展检测,确保项目顺利试生产。
9月18日,预验通过,意味着守住了5项安全底线。此时,企业可进入试生产。但同时继续履行并联验收流程,预计可于11月通过正式验收。所以,企业在正式验收备案前2个月,就已经开始试生产。
“预验立试产”为下一步的“终验立上规”打下基础。在“预验立试产”基础上,帮助企业同步推进试生产与正式验收工作,建立“前置+定制”要素保障模式,提前配置项目正式用电、用水、用气等要素保障,全力做好供需对接、政策匹配、场景搭建等服务工作,促进企业竣工投产及达产满产,即刻升规入库。目前正在全力推动娃哈哈宏胜饮料、翼胜科技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相关工作开展,促进项目实现“终验立上规”目标。
快速启动前期工作
实现“交地立交证 拿地立开工”
近几年来,在开工前的审批环节,温江区不断优化“双承诺制”和“全程代办制”,系统性重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实现“交地立交证、拿地立开工”。
今年9月11日,成都国泰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新基地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6亿元,具备年产500台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的能力。国泰真空总经理助理李哲表示,“如果不是在开工前压紧了时间,我们的项目不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8个月!”
国泰真空新研发生产基地于2024年3月签约,9月开工,12月封顶,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封顶”。这样的速度是如何达成的呢?
2024年3月签约后,温江区发改局(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便联合温江高新区管委会靠前服务,会同国泰真空项目业主量身定制项目建设推进计划,签约后15日内确定设计单位,快速启动前期工作。
同时,联络温江区经信局、区综合执法局、金马街道等部门和街道提前开展现场服务,全力解决通讯管线迁改、工棚拆迁、道路开口等问题,扫清项目进场障碍。
项目方案于2024年6月24日正式提交,园区、部门、专家联审联批,企业专人驻点极速响应,政企高效联动,7月22日通过审查,方案审查仅用时28日,较平均时长提速50%。
规划设计方案在通过专家会评审后,立即启动施工图设计,并在土地挂牌期间完成施工图审查和施工发包工作。9月16日,国泰真空土地摘牌,9月25日完成承诺制办理,9月26日进场施工,实现“交地立交证、拿地立开工”常态化运行。
为加速推进“立园满园”,温江区聚焦工业和物流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升规入库关键节点,全面实施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改革,促进项目实现土地摘牌“交地立交证、拿地立开工”,工程竣工“预验立试产、终验立上规”的“四立”工作目标,从而推动项目建设全周期提速。
1+4+9+N
以网格化服务解企业发展难题
温江区坚持深化“四度营城”理念,以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服务企业为抓手,全区统筹建立“1+4+9+N”企业网格化服务体系。
“1”指由温江区发改局(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统筹全区企业服务工作。“4”指以四大园区为主承载,由园区负责牵头,其他相关单位配合,服务园区企业。“9”指由9个镇街牵头,其他相关单位配合,服务辖区内企业。“N”指其他区级相关单位,负责协同配合园区、镇街开展企业服务。
通过全面梳理全区2400余家重点企业清单,优化“区领导、部门、园区、镇街”四级联动服务架构,整合各类企业服务力量,运用“园区吹哨、部门(镇街)报道”机制,实现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其他企业常态化全覆盖服务。
在今年夏季,温江高新区管委会联动温江区经信局,通过提前对顶津、科伦、统一等园区100强重点企业的用电需求进行摸排,明确加强应急电源调度、动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等工作措施,开展顶峰保电。今年以来,温江区电网6次刷新历史极值,最高峰值达96.94万千瓦,未发生一次拉闸限电情况,助企业稳产增产约12-14亿元,全力确保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实现“双过半”。
为有效破解环保总量指标对重大项目落地的“卡脖子”难题,联动温江区生态环境局积极协调、主动探索,创新运用环境要素跨区域调剂置换机制,促成60吨氮氧化物指标由青白江流向温江,实现全省首例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流动,精准保障成都西电中特、四川海思科、锦丰纸业、百利药业等新建或技改总投资超30亿元的重点项目落地,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燃眉之急。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温江区助企在“零打扰”中专注创新、在“零距离”中扎根发展,把“务实管用、有感可及”嵌入每个环节,有力实现从“能办成”到“快办好”的转变。2025年1-8月,累计协调解决重大产业化项目问题115个,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3%以上。李娟/文 受访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