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产融协同赋能产业升级 吉林玉米产业以期现联动迎战市场变局

2025-09-18 19:32

转自:新华信用

9月17日,由吉林省农发粮食集团、国泰君安期货、国泰海通证券吉林分公司主办,大连商品交易所特别支持的“DCE·产业行-产融基地2025年玉米产业培训活动”在长春圆满收官。活动以“模式创新,期现联动,管控风险,稳定经营”为主题,强调金融工具赋能农业实体的重要作用,汇聚政企学研多方智慧,为玉米产业链应对市场波动提供解决方案。

吉林省农发粮食集团总经理王志远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全球粮价波动加剧背景下,企业亟须通过期现联动实现风险管控。集团依托年经营量200万吨的规模优势,联合国泰君安期货等专业期货经营机构设计个性化套保方案,成功锁定玉米采购成本及销售利润,主动管控风险保障企业自身及下游加工企业利润稳定。其母公司吉林省农发集团更通过“12347”战略布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化交易平台与金融工具结合,形成“种产销+金融”一体化生态,资产规模达200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吉林分公司负责人白茜重点解析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她指出,国泰君安期货作为国泰海通证券子公司目前注册资本55亿元,依托母公司及境内外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始终践行“金融报国”理念,秉持专业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力求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公司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套期保值服务,借助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策略精准调节风险敞口。

大商所产融基地通过培训、调研等活动,搭建银期合作平台,通过产融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认识和加强期现结合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产业生态优化。

活动期间,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齐驰名提出,当前国际玉米供需格局复杂,企业需强化数据研判能力;大连商品交易所张鹏远推介期转现业务功能,为期货市场引入新的协商交易机制,便利交割、降低成本、提升市场效率;吉林省农发粮食集团米清介绍了“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实务与案例解析”;国泰君安期货汪欣茹分享了“期权工具原理及在玉米产业中的应用实例”。

此外,京粮集团、厦门国贸等企业代表就期现结合实操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金融赋能将加速农业产业从传统经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未来将以产融基地为纽带,扩大合作覆盖面,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为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