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特高压“心脏”中的中国电力出海密码|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5-09-18 14:3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常州报道

继高铁、核电之后,特高压直流输电正成为我国“走出去”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我国首个海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9年建成投运的巴西美丽山二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阀及直流测量等核心设备都来自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电力”)。

作为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常州在变压器、电力电缆、直流输电领域位居行业领先地位,拥有上上电缆、华朋集团、安靠智电、博瑞电力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从常州出发,以博瑞电力为代表的新型电力装备企业,也代表中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国门。

特高压直流输电打造出海名片

特高压直流输电是解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及电网互联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重大工程项目中。

目前,国内建成了23个特高压直流工程,博瑞电力为其中19个提供了核心装备。

其中,在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博瑞电力提供了1100kV特高压换流阀。换流阀负责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转换,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心脏”设备。 

博瑞电力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吴继平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建设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通过多个重大项目的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还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吸引了许多国家选择中国厂商参与特高压直流项目。 

如在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项目中,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电常变”)也提供了14台±800kV特高压换流变。

除了新建项目,许多国家在现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改造中也倾向于选择中国厂商。

如在2024年,博瑞电力实施了我国首个海外高压直流工程换流阀改造项目——巴西伊泰普水电站±6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改造项目。

该工程原本由西方老牌电气强企ABB提供装备和技术。针对已运行40年设备原站址改造的需求,博瑞电力结合阀厅情况首创了“外支撑+内悬吊”全新型立式阀塔,阀塔尺寸较典型结构压缩30%,接口与原系统成功兼容,为老直流输电系统延续新生。

通过国际合作,博瑞电力、西电常变等常州企业也将“常州制造”推向世界,进一步巩固了常州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

特高压柔直应用加速

随着风光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东吴证券研究指出,截至2025年5月,我国风光电源装机约16.5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46%,风光大基地仍需特高压承担远距离输电的重责。

柔性直流输电应运而生。柔性直流(VSC)是以IGBT等全控型电力电子元件为换流阀核心器件的直流输电技术,其易于实现电能大规模汇集和风光储多源互补,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并网与送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2024年开始,我国对于特高压柔直技术的应用开始加速。当年7月,全球首个特高压柔直工程——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柔直工程开工建设。 

博瑞电力也参与了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东莞工程。这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其使用的新一代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以及选相分合闸装置等核心装备,均由博瑞电力提供。

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作为“国家名片”成功走向世界的同时,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也在加速“走出去”的步伐。中国企业通过参与欧洲海上风电并网、东南亚岛屿供电等项目,推动特高压柔直技术适配不同国家的电网需求。

围绕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博瑞电力还在加快构网型储能系统、智能抽蓄、柔性低频输电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构网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博瑞电力董事长严伟表示,博瑞电力率先成功研制构网型储能、构网型SVG和静止同步调相机等技术装备,以构网型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