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港股资金面的两大变化

2025-09-18 14:0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要点

●●●●

一、资金面短期变化:short cover提供动能,卖空成交占比回落

  • 93日的报告《港股长牛之“秋日胜春朝”》,坚定看好港港股,短期港股上涨动力足,有望延续震荡向上的慢牛行情。尤其建议优先配置性价比高的互联网。我们持续提示,8月份是逢低布局互联网的好时机,始终坚持,中期而言,港股互联网行情有望从“外卖内卷”叙事回归AI赋能叙事、科技成长叙事,未来业绩恢复向上弹性值得期待。短期互联网做空交易过度拥挤,而估值却处于历史低分位数,是逢低布局的好时机。

  • 此前,受互联网巨头外卖大战内卷影响下,港股卖空成交占比于8月一度攀升至20.8%的历史高位。8月中旬互联网龙头的未平仓卖空股数也处于近五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 9月初以来,随着AI 业务端持续发力,部分互联网龙头业绩改善,前期压制板块的利空因素逐步出尽,空头回补,卖空成交占比下降。截至2025912日,恒生指数卖空成交占比为13.8%,处于2021年以来的64.2%分位数水平,较20258月中旬的20.8%显著下降。

二、资金面中期变化:外资流出放缓,部分板块率先迎来回流

(一)自20223月起外资持续流出港股,但20255月以来外资流出港股的趋势出现边际改善

20223月起,外资持续流出港股;不过这一趋势在20255月以来出现明显边际改善。20254月以来美元走弱、港股基本面亮点频出,外资流出港股的步伐显著放缓。

  • 20241月至4月期间,港股外资累计净流出金额高达4959.4亿元;20255月至8月,港股外资累计净流出金额降至2593.9亿元,流出规模较此前明显缩减。其中6月主要受到因为互联网巨头外卖业务内卷导致资金流出相关个股,而5月、7月港股已经实现单月外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分别为765.5亿元、400.3亿元。

(二)哪些行业率先迎来外资青睐?

  • 20255月以来,资讯科技业与工业是外资净流入的主要行业,分别实现外资净流入438亿元、417亿元,规模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原材料业与医疗保健业同样获得外资积极布局,5月以来分别实现外资净流入66.0亿元、65.7亿元。

(三)5月以来外资最青睐的个股有哪些?

 5 月以来外资净流入前二十大个股名单可见,优质的赴港上市新股和行业龙头是最吸引外资流入的两类公司。

  • 2024年以来不少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进而吸引外资配置。其中,2025 5月上市的宁德时代表现最为突出,自5月以来累计吸引外资净流入 331.7 亿元。其他受外资青睐的新股还包括恒瑞医药92.3 亿元)、海天味业85.9 亿元)、三花智控71.7 亿元)、地平线机器人48.2 亿元)及多点数智(36.3 亿元)。

  • 行业龙头同样是外资布局的核心选择。此类标的包含资讯科技业的腾讯控股(269.2亿元)、小米集团(193.9 亿元),医疗保健业的远大医药(175.4 亿元)、药明生物(70.9 亿元),非必需性消费的泡泡玛特(50.9 亿元)等。

注:括号内为5月以来外资净流入金额

风险提示:大国博弈风险,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风险

●●●●

报告正文

●●●●

一、资金面短期变化:short cover提供动能,卖空成交占比回落

93日的报告《港股长牛之秋日胜春朝》,坚定看好港港股,短期港股上涨动力足,有望延续震荡向上的慢牛行情。尤其建议优先配置性价比高的互联网。我们持续提示,8月份是逢低布局互联网的好时机,始终坚持,中期而言,港股互联网行情有望从外卖内卷叙事回归AI赋能叙事、科技成长叙事,未来业绩恢复向上弹性值得期待。短期互联网做空交易过度拥挤,而估值却处于历史低分位数,是逢低布局的好时机。

此前,受互联网巨头外卖大战内卷影响下,港股卖空成交占比于8月一度攀升至20.8%的历史高位。8月中旬互联网龙头的未平仓卖空股数也处于近五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 截至2025815日,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集团、百度集团的未平仓卖空股数分别处于近五年以来的44.5%94.9%100.0%66.4%100.0%分位数水平。(注:百度历史分位数时间范围自2021326日开始)

  • 9月初以来,随着AI 业务端持续发力,部分互联网龙头业绩改善,前期压制板块的利空因素逐步出尽,空头回补,卖空成交占比下降。截至2025912日,恒生指数卖空成交占比为13.8%,处于2021年以来的64.2%分位数水平,较20258月中旬的20.8%显著下降。

二、资金面中期变化:外资流出放缓,部分板块率先迎来回流

(一)20223月起外资持续流出港股,但20255月以来外资流出港股的趋势出现边际改善

20223月起外资持续流出港股,不过这一趋势在20255月开始出现明显边际改善。20254月以来美元走弱、港股基本面亮点频出,外资流出港股的步伐显著放缓。

  • 外资撤离港股的幅度自20255月开始边际收窄:20241月至4月期间,港股外资累计净流出金额高达4959.4亿元;20255月至8月,港股外资累计净流出金额降至2593.9亿元,流出规模较此前明显缩减。其中6月主要受到因为互联网巨头外卖业务内卷导致资金流出相关个股,而5月、7月港股已经实现单月外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分别为765.5亿元、400.3亿元。

(注:累计净流入以起始日期当日的资金基数为 0,之后每日按当日净买入金额逐天叠加)

(二)哪些行业率先迎来外资青睐?

20255月以来,资讯科技业与工业是外资净流入的主要行业,分别实现外资净流入438亿元、417亿元,规模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原材料业与医疗保健业同样获得外资积极布局,5月以来分别实现外资净流入66.0亿元、65.7亿元

  • 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业是2025年以来最早迎来转折的行业之一,20252月资讯科技业吸引外资净流入284.8亿元。随后的5月、7月外资流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分别实现净流入457.5亿元、212.3亿元。

  • 工业:20255月宁德时代港股上市,直接带动当月外资大幅涌入工业板块,单月净流入达326.3亿元,创下20223月以来的最大单月净流入纪录。此后外资对工业的布局保持持续性,6月至8月持续实现净流入,分别净流入17.0亿元、59.3亿元、20.7亿元。

  • 原材料业:20255月至8月期间,原材料业持续吸引外资净流入,单月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0.6亿元、6.7亿元、35.7亿元、42.7亿元。从流向来看,5月以来外资主要聚焦于行业龙头企业,以万国黄金集团、中国宏桥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成为外资布局的重点标的。

  • 医疗保健业:202410月起医疗保健业处于外资大幅净流出状态,但20255月开始这一趋势逆转,5月当月实现外资净流入92.0亿元;尽管6月外资再次出现大幅净流出(6月单月净流入金额达210.5亿元),但7月又迅速恢复大幅净流入,单月流入125.1亿元,创下20223月以来的最大单月净流入纪录。

三)5月以来外资最青睐的个股有哪些?

 5 月以来外资净流入前二十大个股名单可见,优质的赴港上市新股和行业龙头是最吸引外资流入的两类公司。

  • 2024年以来不少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进而吸引外资配置。其中,2025  5 月上市的宁德时代表现最为突出,自 5 月以来累计吸引外资净流入 331.7 亿元。其他受外资青睐的新股还包括恒瑞医药(92.3亿元)、海天味业(85.9 亿元)、三花智控(71.7 亿元)、地平线机器人(48.2 亿元)及多点数智(36.3 亿元)。

  • 行业龙头同样是外资布局的核心选择。具体来看,资讯科技业的腾讯控股(269.2亿元)、小米集团(193.9 亿元),医疗保健业的远大医药(175.4 亿元)、药明生物(70.9 亿元)、晶泰控股(34.2 亿元)、京东健康(28.5 亿元),非必需性消费的泡泡玛特(50.9亿元)、安踏体育(49.9 亿元)、金沙中国有限公司(30.8 亿元),以及原材料业的万国黄金集团(27.7亿元),均获得外资显著净流入。

注:括号内为5月以来外资净流入金额

风险提示:大国博弈风险,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风险

注:文中内容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港股资金面的两大变化》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18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5

请注意:李彦霖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