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8 07:56
长江商报消息 “锂矿双雄”之一的天齐锂业(002466.SZ),在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9月16日,天齐锂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在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领域,目前,公司新型电解制备技术已完成实验级验证,正积极推进中试线建设。市场较为关注的固态电池的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方面,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
当前,碳酸锂价格持续磨底,但天齐锂业盈利能力有所回升,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同时,二级市场上,近五个月以来,天齐锂业股价上涨约75%。
参与固态电池产业链发展
根据互动平台内容,在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领域,天齐锂业新型电解制备技术已完成实验级验证,正积极推进中试线建设;完善稳态合金负极研制实验平台建设,具备“克级—公斤级—百公斤级”系统性开发能力,开发出的五类二元锂合金负极材料部分进入电芯客户验证阶段;建立300mm幅宽超宽锂带稳定生产能力,并实现超薄复合带制备。
值得一提的是,天齐锂业还表示通过投资布局、技术研发与上下游协同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发展。
据了解,硫化物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天齐锂业已经完成硫化锂产业化筹备工作,针对下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硫化锂的需求,公司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硫化锂制备新技术、新设备,具有低风险、快速量产的能力。
在投资方面,公司通过成都天齐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约3%股权,通过天齐锂业香港持有SESAI Corporation约7.67%股权,以跟踪固态电池行业的前沿技术趋势和商业化进程。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专注于预锂化负极材料、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预锂化试剂及相关制造设备等业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天齐锂业的研发费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882.64万元、2670.3万元、3037.49万元、4362.07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842.98万元。
净利扭亏股价回升
天齐锂业是一家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公司深耕锂行业已30余年,通过战略性布局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锂产业链,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受行业影响,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以来不断下跌。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从2023年初的51万元/吨跌至4月的18万元/吨,在第四季度跌破10万元/吨;2024年全年均价10万元/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上半年呈跌势,7月以来有所反弹,但仍处于两年多来的低点。
在此期间,天齐锂业的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其中,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0.63亿元,同比下降67.75%;归母净利润为-79.05亿元,由盈转亏。
进入2025年,公司的业绩有所企稳。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3亿元,同比变动-24.71%;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52.0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虽然锂矿价格持续下跌,但得益于天齐锂业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其全资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 Ltd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时间周期错配的影响已大幅减弱。随着国内新购锂精矿陆续入库及库存锂精矿的逐步消化,公司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基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
随着业绩迎来拐点,天齐锂业的股价也触底回升。K线图显示,2025年4月9日,天齐锂业的股价触及年内低点25.57元/股,此后震荡上涨,9月8日触及年内高点的49.67元/股,截至9月1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44.79元/股。从年内低点上行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75%。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