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18 08:41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摘要
二级市场表现
市场与板块表现:本周新材料板块上涨。新材料指数涨幅为2.50%,跑赢创业板指0.39%。近五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指数上涨2.88%,半导体材料上涨9.04%,电子化学品上涨6.88%,可降解塑料上涨3.41%,工业气体上涨5.64%,电池化学品上涨13.68%。
产业链周度价格跟踪(括号为周环比变化)
氨基酸:缬氨酸(12600元/吨,-1.18%)、精氨酸(22700元/吨,-0.87%)、色氨酸(37500元/吨,-5.06%)、蛋氨酸(21900元/吨,-0.68%)
可降解材料:PLA(FY201注塑级)(17800元/吨,不变)、PLA(REVODE 201吹膜级)(17200元/吨,不变)、PBS(17800元/吨,不变)、PBAT(9850元/吨,不变)
维生素:维生素A(63000元/吨,-1.56%)、维生素E(60500元/吨,-6.20%)、维生素D3(227500元/吨,不变)、泛酸钙(40500元/吨,不变)、肌醇(26000元/吨,不变)
工业气体及湿电子化学品:UPSSS级氢氟酸(11000元/吨,不变)、EL级氢氟酸(5600元/吨,不变)
塑料及纤维:碳纤维(83750元/吨,不变)、涤纶工业丝(8400元/吨,-1.18%)、涤纶帘子布7月出口均价为(16353元/吨,-0.61%)、芳纶(10.27万元/吨,17.62%)、氨纶(27000元/吨,不变)、PA66(15200元/吨,不变)、癸二酸7月出口均价为28797元/吨,较上月上涨1.78%。
投资建议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建议关注汽车行业上游新材料。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强调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将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提高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盈利能力有望得以改善。此外,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政策驱动下汽车行业有望维持稳定增长。建议关注【时代新材】、【骏鼎达】。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二级市场表现】
本周基础化工、新材料均上涨。本周(20250908-20250912)沪深300涨跌幅为1.38%,上证指数涨跌幅为1.52%,创业板指涨跌幅为2.1%。涨幅前三行业分别是电子(6.15%)、房地产(5.98%)、农林牧渔(4.81%)。
图1:行业周涨跌幅(%)
图2:近三年创业板指与新材料指数走势
重点板块表现:近五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指数上涨2.88%,半导体材料上涨9.04%,电子化学品上涨6.88%,可降解塑料上涨3.41%,工业气体上涨5.64%,电池化学品上涨13.68%。
图3:化工新材料板块表现、估值及盈利能力情况
图4:公司市场表现、估值及盈利情况(半导体材料、工业气体、可降解塑料、维生素)
图5:公司市场表现、估值及盈利情况(化纤、新能源、工业涂料、吸附剂、合成生物学)
个股市场表现: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60.67%,表现占优的个股有厦钨新能(26.79%)、恒神股份(20.33%)、天岳先进(17.38%)、久吾高科(14%)、奥来德(13.28%)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无锡晶海(-7.02%)、吉林碳谷(-5.44%)、亿帆医药(-5.13%)、凯美特气(-4.95%)、硅烷科技(-4.06%)等。
个股资金流动情况:上周新材料板块中,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23.42%,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金发科技(2.7亿)、雅克科技(2.47亿)、新和成(2.29亿)、鼎龙股份(1.68亿)、久吾高科(1.59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晶瑞电材(-7.29亿)、凯美特气(-7.21亿)、厦钨新能(-5.37亿)、天岳先进(-5.09亿)、新莱应材(-4.53亿)等。
个股估值情况:当前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两年的较高位的前十个股为厦钨新能(100分位)、聚和材料(99.79分位)、美埃科技(99.79分位)、奥来德(99.79分位)、江化微(99.59分位)、铂科新材(99.59分位)、金宏气体(98.97分位)、华海诚科(98.97分位)、海正生材(98.76分位)、天承科技(98.56分位)等。
图6:新材料板块个股市场表现、资金流入、外资流入、调研及估值情况
【产业链数据跟踪】
氨基酸
周度价格数据更新:截止9月12日,缬氨酸价格为12600元/吨,环比下降1.18%;赖氨酸(98.5%)价格为6950元/吨,环比上涨2.21%;赖氨酸(70%)价格为4850元/吨,环比上涨2.11%;蛋氨酸价格为21900元/吨,环比下降0.68%;色氨酸价格为37500元/吨,环比下降5.06%;精氨酸单价为22700元/吨,环比下跌0.87%;苏氨酸价格为8250元/吨,环比下降1.79%。
图7:部分氨基酸品种价格
可降解塑料
截至2025年9月14日,聚乳酸(FY201注塑级)价格为17800元/吨,较上周不变;聚乳酸(REVODE 201吹膜级)的价格为17200元/吨,较上周不变;聚乳酸(REVODE 110透明挤出级)的价格为17400元/吨,较上周不变;玉米均价为2366.08元/吨,较上周上涨0.13%。2025年7月,聚乳酸进口均价为2328.7美元/吨,环比下降6.62%;出口均价为2506.54美元/吨,较上月上升6.06%。聚乳酸进口5207吨,较上月上升135.47%;出口1471吨,较上月下降20.78%;2025年7月,PLA进口数量同比增加2.8%,出口数量同比减少20.8%,进口平均单价16750元每吨,环比减少1120元,出口平均单价18030元每吨,环比增加1094元。截至2025年9月14日,PBS均价为17800元/吨,较上周不变;较2025年8月14日不变;截至2025年9月12日,PBAT的价格为9850元/吨,较上周不变,较上月同期持平;若原材料均外采,当前PBAT成本价为8520元。
图8: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价格情况
图9:可降解塑料产业链情况
工业气体
2025年9月14日,氧气单价为475元/吨,较上月下降0.21%;氮气单价为497元/吨,较上月下降1.78%;二氧化碳单价为331元/吨,较上月上涨1.85%;氢气单价为2.4元/立方米,较上月不变;四川氩气单价为760元/吨,较上月不变;氖气单价为110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4.35%;氪气单价为215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4.44%;氙气单价为24000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2.04%;2025年8月,国内氮气开工率为61%,氩气开工率为57%,二氧化碳开工率为45%。
图10:部分工业气体品种价格
电子化学品
2025年9月14日,国内UPSSS级氢氟酸价格为11000元/吨,较上月不变;EL级氢氟酸价格为5600元/吨,较上月上涨5.66%;G2级双氧水价格为950元/吨,较上月不变;G5级双氧水价格为3200元/吨,较上月不变;G5级硫酸价格为2300元/吨,较上月不变;G5级氨水价格为3500元/吨,较上月不变;BVI级磷酸(≤100ppb)价格为7200元/吨,较上月不变。截至2025年9月14日,电子级(双氧水G2级)市场价格为950元/吨,较上月不变;电子级(双氧水G5级)市场价格为3200元/吨,较上月不变;截至2025年9月14日,国内G5级氨水价格为3500元/吨,较上月不变;2025年7月,中国电子级氢氟酸出口均价为1285.02美元/吨,环比上升11.92%,同比上升8.90%;进口均价为3032.85美元/吨,环比下降1.70%,同比上升5.00%;出口量为2545.68吨,环比上升20.61%,同比上升68.16%;进口量为654.48吨,环比上升25.69%,同比下降49.07%。
图11:部分电子化学品价格
维生素
图12:维生素价格
高性能纤维
2025年7月,芳纶进口单价为12.22美元/千克,环比下降11.40%;出口单价为14.28美元/千克,环比上升17.17%;2025年7月进口230吨,环比下降21.28%;出口311吨,环比上升32.94%。
2025年9月14日,江苏地区T700/12K碳纤维价格为105元/千克,较上月不变;吉林地区T300/25K碳纤维价格为85元/千克,较上月不变;吉林地区T300/12K碳纤维价格为95元/千克,较上月不变。2025年9月12日,碳纤维毛利为-9055元/吨;碳纤维成本为107131.85元/吨,较上月上涨0.43%。2025年9月12日,市场碳纤维总库存为15620吨,较上月增加0.45%。2025年8月,国内碳纤维产量为8199吨,环比上升2.59%。2025年8月,碳纤维产能利用率为60.73%,环比上升1.53%。
图13:芳纶与碳纤维产业链情况
2025年9月12日,聚酰胺66(注塑,平顶山神马,EPR27)价格为1.52万元/吨,较上周不变。2025年7月,涤纶工业丝出口42110吨,累计同比下降4.48%;截至2025年7月,涤纶帘子布价格为2.27美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0.99%;PA6帘子布价格为2.41美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0.67%;PA66帘子布价格为3.74美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4.74%。2025年7月,中国涤纶帘子布出口量为1.63万吨,累计同比增速为13.19%。
图14:PA66、氨纶、涤纶工业丝产业链情况
重要基础化学品
图15:部分基础化学品价格情况
资料来源:Wind,ICE,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汇易网,化工在线,商务部,金联创,中塑在线,锦桥纺织网,隆众资讯,山西证券研究所
【行业要闻】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9月13日,商务部公告,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根据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资料来源:商务部、DT新材料
工信部提出绝不能容忍非理性竞争毁掉企业、产业
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提出:企业产业的培育千辛万苦,绝不能容忍绝不能容忍毁掉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下一步,工信部将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提高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理,强化行业自律,落实监管责任,提升服务能力。工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市场化法治化理念,运用改革的思路办法,构建协同高效、监管有力的行业治理格局,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资料来源:国新网、光伏头条、化工新材料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主要目标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为完成稳增长目标《方案》提出: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资料来源:工信部、DT新材料
金风科技拟投资189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9月10日,金风科技发布公告,拟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书》,计划在巴彦淖尔市辖区内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189.2亿元,项目总体规划建设3GW风电,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制取绿氨40万吨/年。项目有助于金风科技完善业务布局,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充分发挥金风科技自有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打造其在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资料来源:金风科技关于签署投资开发协议并开展申报工作的公告、DT新材料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建议关注汽车行业上游新材料。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强调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将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提高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盈利能力有望得以改善。此外,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政策驱动下汽车行业有望维持稳定增长。建议关注【时代新材】、【骏鼎达】。
1)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2)政策风险;
3)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4)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分析师:冀泳洁(博士)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3120002
分析师:王锐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90001
研究助理:申向阳
邮箱:shenxiangyang@sxzq.com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9月17日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