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太平洋证券】CXO板块2025半年报总结:行业企稳向好,回暖曙光已现

2025-09-17 19:4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报告摘要

行业观点:

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利润同比快速提升。2025年上半年,CXO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70.96亿元,同比增长13.25%,实现归母净利117.43亿元,同比增长61.19%,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利润端同比快速增长,主要与CXO行业逐步复苏、运行效率提升、降本增效有关;2025年第二季度,CXO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7.50亿,同比增长13.95%,实现归母净利66.74亿元,同比增长52.26%,收入端实现稳健增长,利润端同比快速提升,板块业绩已企稳并逐步向好,回暖趋势明确。

2025H1人均单产提升,固定资产周转率小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人效同比提升,其中人均创收为41.11万元,同比增长12.62%,人均创利为11.40万元,同比增长52.41%,主要原因是行业复苏以及运营效率提升,收入、利润端的增速快于员工总数的增速;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为1.00次,同比增长7.03%,主要原因是行业逐步复苏以及运营效率提升,短期内收入增速快于固定资产增速。

需求企稳订单回升,产能建设节奏放缓。需求端: 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分别为75.49亿元,同比增长3.71%,行业需求基本企稳,订单略有回升。供给端:产能建设小幅增长,员工总数略有增加,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为472.74亿元,同比增长5.81%,在建工程为158.10亿元,同比增长7.69%;此外,截至2025H1,板块员工总数为94606人,同比增加2.50%

投资建议:

资金面:1)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逐步宽裕:根据CME美联储观察,2025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0%50个基点的概率为10%202510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0.7%,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1.6%,累计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7.7%,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进程的逐步推进,市场流动性整体有望逐步宽松。基本面:1A+H股创新药企市值大幅提升,有望带动本土投融资好转。国内A+H股创新药指数持续上涨,创新药板块交投活跃,赚钱效应明显,创新药二级市场的好转有望带动一级市场投融资回暖;2)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从而带动CXO需求和业绩的改善。

行业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海外需求的逐步复苏,4)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5)医保丙类目录、商业保险以及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细则等政策的出台。

公司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出台受益的国内临床CRO,如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海外业务持续向好的生命科学上游企业,如皓元医药688131)、毕得医药688073);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等,4)新签订单超预期的公司,如:普蕊斯301257)。

风险提示:

美联储利率政策不及预期、投融资回暖不及预期、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等。

正文

一、2025H1回顾:行业逐步企稳,有望持续回暖

(一)业绩企稳回升,未来回暖趋势明确

2025H1业绩企稳回升,未来回暖趋势明确。我们从ACXO板块中选取了23家具备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具体为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美迪西博腾股份九洲药业药石科技、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万邦医药、泓博医药、诺思格、普蕊斯、益诺思博济医药成都先导睿智医药、诺泰生物以及和元生物2025年上半年,CXO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70.96亿元,同比增长13.25%,实现归母净利11.743亿元,同比增长61.19%25年上半年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利润端同比快速增长,主要与CXO行业逐步复苏、运行效率提升、降本增效有关;2025年第二季度,CXO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7.50亿,同比增长13.95%,实现归母净利66.74亿元,同比增长52.26%,收入端实现稳健增长,利润端同比快速提升,板块业绩已企稳并逐步向好,回暖趋势明确。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基本触底,2025H1逐步企稳回升。CXO板块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滑后触底回升,2018年到2023年期间CXO板块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40%左右,净利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8.17%15.29%,毛利率、净利率基本触底,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0.06%24.94%,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明显修复,主要原因是:1)行业需求逐步复苏,2)行业整体实行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2025H1管理、销售、研发费用率下降,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CXO板块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均有所下降,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率为8.96%,较去年同期减少1.1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2.84%,较去年同期减少0.0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4.76%,较去年同期减少1.2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有所提升,2025年上半年为0.80%,较去年同期增加2.84个百分点。

(二)人效同比提升,固定资产周转小幅增长

2025H1人均单产提升,固定资产周转率小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人效同比提升,其中人均创收为41.11万元,同比增长12.62%,人均创利为11.40万元,同比增长52.41%,主要原因是行业复苏以及运营效率提升,收入、利润端的增速快于员工总数的增速;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为1.00次,同比增长7.03%,主要原因是行业逐步复苏以及运营效率提升,短期内收入增速快于于固定资产增速。

(三)行业需求企稳,订单略有回升

行业需求企稳,订单略有回升。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作为CXO企业业绩的先行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新签及在手订单的情况。2018年至2022年期间,CXO企业预收账款及合同负债保持高速增长,从2018年的22.29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77.93亿元,CAGR36.74%,整体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该指标随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2023年为66.84亿元,同比下降14.24%,随后略有回升,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68.9175.49亿元,同比增长3.10%3.71%,整体看行业需求基本企稳,订单略有回升。

(四)产能建设小幅增长,员工总数略有增加

产能建设小幅增长,员工总数略有增加。CXO板块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小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为472.74亿元,同比增长5.81%,在建工程为158.10亿元,同比增长7.69%。此外,员工总数略有增加,2025年上半年员工总数为94606人,同比增加2.50%

(五)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逐步宽裕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逐步宽裕。根据CME美联储观察,2025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0%50个基点的概率为10%202510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0.7%,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1.6%,累计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7.7%,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进程的逐步推进,市场流动性整体有望逐步宽松。

国外国内投融资下滑,未来有望接续复苏。根据动脉网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及中国医药融资额分为27535亿美元,同比下降10%35%,融资事件数分别为973357件,同比下降19%14%。我们认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活跃度在经历调整后目前已处于逐步恢复的过程,2025H1全球及国内投融资金额及事件数同比下滑,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进程的推进,港股及A股创新药持续活跃,海外及国内的投融资或将接续回暖。

(六)板块大幅上涨,估值仍处合理区间

板块大幅上涨,估值仍处合理区间。截至2025911日,CXO指数收于2179.33,年初至今上涨58.32%,沪深300收于4548.03,年初至今上涨15.58%CXO指数自年初以来大幅跑赢大盘。当前CXO指数PE37.23,中位数为32.06倍,历史分位为70.52%

二、投资建议

(一)行业:持续看好CXO板块,海内外需求有望接续复苏

资金面:1)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逐步宽裕:根据CME美联储观察,2025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0%50个基点的概率为10%202510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0.7%,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1.6%,累计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7.7%,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进程的逐步推进,市场流动性整体有望逐步宽松。

基本面:1A+H股创新药企市值大幅提升,有望带动本土投融资好转。国内A+H股创新药指数持续上涨,创新药板块交投活跃,赚钱效应明显,创新药二级市场的好转有望带动一级市场投融资回暖;2)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从而带动CXO需求和业绩的改善。

行业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海外需求的逐步复苏,4)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5)医保丙类目录、商业保险以及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细则等政策的出台。

(二)公司:建议关注临床CRO、科研上游、AI/减肥药等主题

公司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出台受益的国内临床CRO,如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海外业务持续向好的生命科学上游企业,如皓元医药(688131)、毕得医药(688073);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等,4)新签订单超预期的公司,如:普蕊斯(301257)。

三、公司推荐

(一)泓博医药:小分子药物设计专家,AI助力新药研发

小分子药物设计专家,前端海外业务逐步复苏。公司立足于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以设计能力为核心竞争优势。前端业务海外占比高,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部、海外投融资回暖以及需求复苏,前端业务新签订单有望恢复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7.41%,毛利率为35.61%,较去年同期增长2.44个百分点;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实现收入0.29亿元,同比增长30.13%,毛利率为6.35%,较去年同期减少0.93个百分点。

后端业务替格瑞洛为核心品种,专利到期快速放量。公司后端业务主要为销售替格瑞洛中间体,随着202412月替格瑞洛欧美专利延长保护期结束,国外替格瑞洛系列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商业化生产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55.89%,毛利率为12.91%,较去年同期增加9.44个百分点,未来公司海外销售有望持续快速放量,形成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不断夯实技术实力,AI平台助力新药研发。近年来,公司不断夯实技术实力,对前沿技术进行布局和储备,自2019年以来先后成立了CADD/AIDD、酶化学、光化学、连续流化学、不对称催化、小核酸药物靶向递送等12大核心技术平台。其中,AI平台不断赋能客户新药研发,截至20258月,CADD/AIDD技术平台已服务客户45家,涵盖国内外多家创新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

市场需求回暖,业绩强劲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32.73%,归母净利润为0.25亿元,同比增长54.99%,收入和利润端均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原因是:1)海外投融资及市场需求回暖,带动药物发现、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逐步复苏;2)后端商业化生产快速放量,进入高速增长轨道。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35.75%,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同比增长3.89%

Q2新签订单环比改善,客户数量持续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服务板块实现新签订单2.46亿元,环比增长98.77%,新增客户数量为23个,环比增长35.29%,商业化生产实现新签订单0.82亿元,环比增长31.27%,新增客户数量为6个,环比增长20.00%,主要原因是:1)海外投融资回暖以及创新药BD交易活跃,带动行业需求持续回暖,2)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及客户开拓力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7.39/9.89/12.99亿元,同比增长35.79%/33.79%/31.34%;归母净利为0.60/0.87/1.40亿元,对应PE88/61/37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的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商业化生产产品单一和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等风险。

(二)皓元医药:前后端一体化布局,赋能新药研发及生产

深耕小分子领域多年,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皓元医药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为全球制药和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小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CRO&CDMO服务的平台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有:1)前端:小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发现领域的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的研发,2)后端:小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改进,以及制剂的药学研发、注册及生产。

前端业务快速增长,产品种类数持续扩充。2025年上半年,前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29.2%,毛利率为63.0%,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订单数量51.7万个,其中分子砌块业务实现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4.1%;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实现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31.4%。此外,公司不断加速新产品管线布局和技术迭代,截至2025H1,公司累计储备约14.7万种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其中分子砌块约9.5万种,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超5.2万种。

后端业务稳健增长,在手订单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后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13.6%,毛利率为17.8%,其中仿制药业务项目数为419个,包含商业化项目83个;创新药业务累计承接966个项目,其中超130个项目已进入临床二、三期及商业化阶段,未来有望快速放量。此外,后端原料药及中间体、制剂业务在手订单超5.9亿元,同比增长40.1%Q1收入符合预期,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Q2收入超预期,利润强劲增长。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27.99%,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增长66.59%,收入端超预期,利润端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原因是:1)高毛利率的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明显提高;2)公司不断进行提质增效、精进内部运营和管理,同时严控各项成本费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28.48/35.98/45.64亿元,同比增长25.47%/26.33%/26.84%;归母净利为3.08/3.99/5.17亿元,同比增长52.65%/29.56%/29.75%,对应PE42/32/25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人才流失、新签订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存货减值、行业竞争加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三)毕得医药:分子砌块专家,赋能新药研发

深耕分子砌块多年,赋能新药早期研发。毕得医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为新药研发机构提供专业、高效的药物分子砌块及科学试剂产品及服务的企业。公司坚持多、快、好、省的核心优势,采用横向扩品种+纵向做深优势产品线的模式,服务于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目前主要业务包括:1)药物分子砌块:杂环化合物、苯环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2)科学试剂: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催化剂及配体。

分子砌块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未来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研发的持续投入是医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预计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药研发市场规模分别为4177766亿美元。医药研发的持续投入推动分子砌块市场规模不断扩容,预计2026年全球分子砌块规模将增长到546亿美元。此外,在主流的科研试剂市场,外资占据90%的高端市场份额,国产试剂因为供货周期短、研发投入加大以及价格优势,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收入增速符合预期,利润增速超预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7.91%,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同比增长41.60%,剔除股份支付后归母净利润为0.90亿元,同比增长70.60%。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22.86%,归母净利润为0.43亿元,同比增长65.77%,收入端增速符合预期,利润端实现超预期增长。

科学试剂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分业务来看,2025年上半年药物分子砌块业务实现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14.35%;科学试剂业务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38.95%。此外,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4.25%,较去年同期增加4.7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组合,引入高附加值、特殊用途及定制化的分子砌块和科学试剂,从而带动毛利率水平提升。

研发持续投入,产品种类数不断丰富。公司持续投入研发,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0.30亿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研发投入占比为4.78%,较去年同期减少0.87个百分点。此外,公司产品种类数不断丰富,截至2025H1,公司常备药物分子砌块和科学试剂现货库存超过14万种,并具备向新药研发机构提供近百万种药物分子砌块的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13.39/16.28/19.79亿元,同比增长21.48%/21.61%/21.58%;归母净利为1.65/2.00/2.47亿元,同比增长40.15%/21.71%/23.19%,对应PE35/29/23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存货减值、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四)阳光诺和:深耕仿制药CRO多年,创新转型持续布局

深耕仿制药CRO领域多年,全流程一体化布局。公司成立于2009年,起步于药学研究服务,随后将业务逐渐拓展至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等服务领域。公司在仿制药CRO业务上持续深耕10余年,已形成了全流程一体化业务模式,同时持续布局创新药业务。公司除了开发客户指定的品种外,也持续推进品种自研储备战略。

政策利好本土临床CRO,公司和市场认知存在预期差。新药支持政策利好本土CRO,其中临床CRO受益确定性强,一方面临床市场竞争格局未固化,另一方面,国产创新药靶点分散化和多样化趋势明确,有相关靶点临床业务经验的CRO有望持续受益。公司整体创新药订单占比持续提升,与市场普遍认知的仿制药CRO存在一定预期差。

研发不断投入,创新持续转型。公司持续布局创新转型,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0.76亿元,同比增长10.3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92%,较去年同期增加0.64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25H1,公司内部在研项目累计超过460项,其中包含创新药、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涉及多个疾病领域和药物剂型。

Q2收入增速稳健,利润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0亿元,同比增长4.87%,归母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下降12.61%,上半年收入和利润略低于预期主要是受到一季度业绩影响。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15.73%,环比增长55.72%,归母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32.23%,环比增长239%,收入端实现稳健增长,利润端展现出季度间同比、环比快速改善的趋势。

药学研究短期承压,临床业务快速增长。分业务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药学研究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40.80%,主要是受到此前低价订单的影响,预计下半年逐渐出清;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实现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29.05%,预计未来延续良好的发展趋势;知识产权授权实现收入1.00亿元,主要是007项目对外BD的首付款收入;权益分成实现收入733.71万元,同比增长119.73%

盈利预测:在不考虑朗研并表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12.48/15.27/19.38亿元,同比增长15.75%/22.33%/26.90%;归母净利为2.33/2.77/3.38亿元,同比增长31.31%/18.89%/22.08%,对应PE35/30/24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业务增速放缓或减少、新签订单不及预期、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药物研发失败、行业监管政策等风险。

(五)诺思格:聚焦临床CRO领域,一站式赋能临床研发

聚焦临床CRO领域,业务体系布局完善。诺思格专注于临床CRO服务,为全球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综合的药物临床研发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具备临床试验全链条服务能力。目前,主营业务包括临床试验运营服务(CO)、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SMO)、生物样本检测服务(BA)、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DM/ST)、临床试验咨询服务、临床药理学服务(CP)。

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未来国际化空间大。临床是新药研发中花费最高、价值量最大的一环,受益于药企的创新转型及国家临床政策的出台,中国临床CRO市场规模不断扩容,预计2030年将增长到1863.9亿元,我国临床CRO行业的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固化,未来市场份额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此外,我国本土临床CRO国际化空间大:12023年临床CRO海外收入占比仅为33.75%CDMO和临床前分别为80.29%70.15%2)目前我国以本土临床试验为主,MRCT占比较低,2023年仅为6.7%。近期创新药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创新药定价及支付或将得到明显改善,MNC等对我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及在我国开展的MRCT数量有望快速增长,其势必会推动我国本土临床CRO在亚太地区产业地位和MRCT项目经验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也有望持续增强。

持续布局海外业务,政策利好行业发展。2025H1,公司持续布局海外业务,分别在香港、澳大利亚新设立子公司,不断加快出海步伐。此外,随着医保丙类目录、商保以及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细则等政策出台,创新药定价及支付或将得到明显改善,本土临床CRO行业有望复苏,公司或将再次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收入基本持平,利润小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0.18%,归母净利润为0.61亿元,同比增长4.45%,收入端基本符合预期,利润端实现小幅增长。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2.56%,归母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下降1.18%

CO业务收入同比下滑,SMO业务快速增长。分业务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临床试验运营(CO)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7.60%,毛利率为28.78%,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个百分点;临床试验现场管理(SMO)实现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31.23%,毛利率为33.67%,较去年同期增加0.08个百分点;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为0.50亿元,同比下降1.71%,毛利率为48.15%,较去年同期减少2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7.76/8.52/9.69亿元,同比增长4.33%/9.75%/13.79%;归母净利为1.50/1.63/1.81亿元,同比增长6.85%/8.83%/11.26%,对应PE33/31/28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人才流失的风险、订单价格下降、汇率波动等风险。

(六)普蕊斯:SMO行业龙头,赋能临床研发

聚焦SMO领域,赋能临床研发。普蕊斯是国内领先的SMO企业,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现场管理外包服务。受益于临床试验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药企的创新转型,国内SMO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350亿元,CAGR18.3%。此外,相较于发达国家日本SMO行业的高集中度,我国SMO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SMO市场空间不断扩容,市场份额有望向龙头集中。受益于临床试验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药企的创新转型,国内SMO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350亿元,CAGR18.3%。此外,相较于发达国家日本SMO行业的高集中度,我国SMO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Q2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快速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下降1.08%,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下降1.40%,上半年收入和利润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一季度业绩拖累。单季度来看,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21.06%,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同比增长45.17%,环比增长528.73%,目前已展现出季度间同比、环比快速改善的趋势。

新签订单持续回暖,SMO需求不断增加。随着行业及客户的需求逐步复苏,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询单量、新签订单同比快速增长,新签订单金额为6.00亿元,同比增长40.12%,在手订单为19.98亿元,同比增长9.45%,主要原因是国内外药企的新药临床试验对SMO服务的需求增加以及SMO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服务项目数量丰富,客户服务能力提升。公司致力于承接具有创新性和高临床价值新药的SMO项目,服务项目数量丰富,目前在执行的SMO项目数量为2428个,累计承接超4000个国际和国内SMO项目。此外,公司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截至2025H1,公司共有员工4157人,其中业务人员近4000人,累计服务960家临床试验机构,可覆盖临床试验机构数量为1300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00个城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8.05/8.82/10.10亿元,同比增长0.16%/9.57%/14.46%;归母净利为1.00/1.10/1.25亿元,对应PE29/26/23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SMO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订单取消的风险、人力成本上升或人才流失的风险。

四、风险提示  

美联储利率政策不及预期,投融资回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等风险。

投资评级说明

1、行业评级

看好: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中性: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沪深300指数-5%与5%之间

看淡: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沪深300指数5%以下

2、公司评级

买入: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在15%以上

增持: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介于5%与15%之间

持有: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介于-5%与-15%之间

卖出: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低于-15%以下

证券研究报告:太平洋证券】CXO板块2025半年报总结:行业企稳向好,回暖曙光已现(2025.9.15)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师:周豫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1190523060002

分析师:张崴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1190524060001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